提起解放军中最能打仗的人,有两个人无法是绕不开的,关于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取得的战绩谁更厉害的问题,直到现在也争论不休。一个元帅一个首席大将,任谁提到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琢磨:谁更能打仗?

有人说,看军衔不就知道了?也有人回应,军衔不代表作战能力,也不考虑政治工作状况。那就光看指挥的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两个人分别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作战,瓦解国民党军的“三大战役”,这两人全占了。再往前推,抗日战争时期两人也取得了各自的佳绩。那么,这两位出色的将领,各自对革命做出了什么贡献?二人比来比去,他们到底交情如何,是“王不见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从小就在培养革命预备队的学校就读,思想进步,16岁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在这个期间,林彪的革命觉悟迅速成长发展。后来经组织批准考入了黄埔军校,并转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19岁的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深受组织器重,被安排到了“叶挺独立团”,就此踏上了革命征程。北伐战争、二次北伐、南昌起义都有他的身影,接着林彪跟随部队来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参加了多次反“围剿”行动,还率部进行了主攻任务,成为了当时红军第一方面军能征善战的高级指挥员之一。长征期间,林彪参加指挥了四渡赤水、过金沙江、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战役,成为了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西北军区的军事委员会成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师长兼政委书记,率部进入抗日战争前线的华北战区。首战林彪率部与聂荣臻部就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时名声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2月,林彪奉命率部前往山西开辟新的吕梁根据地,就在所有人都期待他再创佳绩的时候,他不幸被国民党友军误伤,这次意外使得他被迫退出抗日战场前线。几经治疗后,也还是落下了病根,人人都在感叹可惜。这之后林彪开始进行政治工作,出任中央党校委员会成员,随后他与周恩来一起前往重庆进行了近10个月的谈判,取得“合作抗日”的成果。1945年8月,林彪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央军委,他就此成为了军队的核心人物。

而粟裕在革命早期并不如林彪受重用。他与林彪同年出生,19岁入共青团,第二年转入共产党。1927年粟裕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了一个警卫队的班长。井冈山时期,粟裕屡建战功,渐渐升上了师长、红四军和红七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率浙闽抗日游击队编入了新四军,粟裕任支队副司令员,做侦察和破坏铁路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1月,粟裕得到了直接与日军作战的机会,率部进行了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役、官陡门战役,歼灭日军四百多名。这之后,江南抗日作战指挥部成立,粟裕被任命为副指挥,代表着他的作战能力渐渐被组织看重了。皖南事变后,粟裕出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进行反日军“扫荡”作战,领导指挥重要基地争夺战,粟裕连续42天不断地率部作战,歼灭日军和伪军五千余人,保证了基地的稳定。1944年至1945年间,粟裕指挥先后对日军发起春季攻势、车桥战役、南坎战役,几乎每场战役都能歼敌上千,未有败绩。1945年10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受命开始清扫华中军区的日军、伪军残余部队,一举歼灭了两万多人,使得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内战阴云笼罩中国大地,中共中央也在加强解放区的防御实力。1945年10月底,林彪奉命前往东北沈阳,出任东北野战军总司令兼政委,参与领导成立了东北战区革命根据地,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临江等保卫战,阻截了国民党大部的进攻。1947年,林彪为了争夺东北战区的主动权,发起了夏季、秋季、冬季攻势,林彪指挥下的东北野战军在这个期间歼敌四十多万,取得了解放东北的有利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战役其二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林彪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辽沈战役最初的时候,林彪稳重的指挥习惯让他对中央下达的命令有所异议,拖了几个月的时间,直到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掌握得都差不多了,林彪的排兵部署甚至都精确到了营,他才在9月正式打响了辽沈战役,一举围歼了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至此他的东北野战军也扩大成为了百万大军。之后,林彪马不停歇地奉命率部南下包围北平、天津,打响了平津战役,与罗荣恒、聂荣臻两位将领一同指挥作战,解放了平、津两城。在林彪取得的傲人战果背后,就是靠着他独自研究出来的“六项原则”战术,在他的战术体系下,就算是三流部队或者新兵都能发挥出巨大的战力。

不过,三大战役中林彪唯一没参与的淮海战役在粟裕的指挥下竟是让人大呼“神了”,林彪知道具体情况后,也不由得为之侧目,矜持说了一句“粟裕这个人老打神仙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共内战一开始,粟裕就“先下一城”,中共中央采取了粟裕的建议,改变了原先三军同时出战的战术,让华中野战军先在苏中内线打响战斗。由粟裕和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对国民党军的攻势发起防守反击战,这场苏中首战,粟裕仅仅以三万兵力迎战装备美军先进武器的十二万国民党,七战七捷,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取得了解放战争前期的重大胜利。

1947年1月,粟裕被调往华东野战军,率部先后发起了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战役,将国民党军号称“王牌军”的第74师歼灭殆尽,实现了华东战区由被动转向主动进攻的转折。1948年5月,粟裕被中央任命为华东野战军总司令兼政委,不过粟裕谦虚地推辞了,便被任为代司令。此后粟裕率部在华东战区打响了开封战役、睢杞战役、兖州战役这三场豫东战役,给予了国民党军重击,20天歼敌近十万,为进一步取得华东、中原的胜利打开了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9月,粟裕不再推辞,出任了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在11月发起了让他名满天下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集结了解放军60多万人和地方部队40万,组成了百万大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大军以13万人的损失歼灭了国民党军44万余人,华北地区大部被收复。战役过后,毛主席称赞粟裕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头等大功。”

取得大胜的粟裕同样也没停下来,渡江战役中,粟裕率部取得了解放南京、杭州的胜利,之后前往上海,一举歼灭了敌军主力的8个军。当关于粟裕各场战役的战报放到林彪办公桌上后,林彪也不由地对自己这个老战友发出感叹:“粟裕打仗真行,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怎么敢下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骁勇善战的两位统帅,在建国授勋时,一个被评为“开国元帅”,一个成为了首位“大将”。这里说一下粟裕为何没能评上元帅。当时评选标准除了率部取得的战功,还有在党和军队中的资历,粟裕在革命前期的红军时期,最高职位就是千人团的参谋长,后来他的部队也被打散了,粟裕就变成了游击队师长,达不到评选元帅的条件,但又因为他的战绩确实辉煌,军中能与他相比之人不过一二,他就被评为了大将之首。

可以说,林彪和粟裕这二人,时常让人感叹一句:“千载难堪伯仲”。这两个人同年出生,粟裕比林彪稍稍大了三个多月,两人面相上都有文弱书生之气,都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魁梧的武将。林彪当年在抗日战场上因为意外伤到了神经,终生未愈,怕风、怕光、怕水;而粟裕更是六次受到重伤,左臂残疾,土地革命时期就颅内中弹,直到去世后才从骨灰中取出弹片,所以粟裕经常性头疼眼花,吃饭都要把饭菜摆成一列,看不清左右。因此,两个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取得辉煌战绩的两人,大半时间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两个人都受伤严重,身体不好,当建国后毛主席选择抗美援朝统帅时,可真是愁坏了。最开始毛主席决定让粟裕出战,但是粟裕当了一段时间的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后,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也只能向毛主席请辞;毛主席便去问问林彪的意思,林彪则认为出战不稳妥,他不看好远征,但是他也表示如果组织有需要我必然奉命,毛主席一是考虑到林彪不认同出兵朝鲜,二就是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最后选择了彭德怀。果然,援朝战争开始没多久,林彪就觉得身体还是不适,又跑去苏联疗养了。在身体这方面,林彪和粟裕真是难兄难弟。

另外,可能大家会认为林彪和粟裕二人是“王不见王”的状况,其实并不是这样,二人早在都不出名的南昌起义时期就一见如故,交往颇深了。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是连级干部,一个是连长一个是连指导员,两人机缘巧合下开始谈论起自己的对战役理解,一说到这方面,两人都是滔滔不绝,他们在军事思想上极为契合,渐渐就来往很多了。这以后,两人的发展速度就不一样了,林彪的革命底蕴更加深厚,有两位在中共资历不浅的堂兄,林彪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成为了粟裕的上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粟裕依靠出众的军事才能在解放时期也成为了屹立一方的野战军总司令。后来他指挥的各场战役,远在东北的林彪也收到了战报,当他发出一番感叹,还要继续翻看时,参谋长刘亚楼有些不解,开玩笑地问林彪:“林总,你对华北战区的作战情况这么关心,是要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下吗?”林彪倒是认真起来了,他回答道:“你这个说法有点偏颇了。我不仅是关心粟裕的作战情况,而是对所有打了胜仗的部队都感兴趣。

另外,我与粟裕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对他很了解,当年从南昌起义再到井冈山时期,年轻一辈的人就数我和他打得好。后来,由于经历不同,我们两个的作战风格变得完全相反,我受到组织器重,由毛委员长直接指挥作战,压力很大,我打仗不得不慎重。一般情况下,我习惯有了七成把握才打,五六成把握的时候风险还是太大了,不打,到了八九成把握又恐怕拖得太久失去了战机,也不适合打。”接着林彪停下喝了一口水,想了想又继续说:“而粟裕同志,他远离中央,长期孤军奋战,会遇到各种险境,他一般都是在敌人的包围下突破作战,不得不冒险,他也习惯了处在劣势下作战。像豫东战役,我看也就五分把握,而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的各种计谋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最后他果然取得大胜,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学习的。”

因此,我们可以见得,林彪对粟裕没有分个高低上下的情绪,只有钦佩、赞赏之情,以及研究学习的态度。后来知晓林彪这番话的粟裕,也是发出了“人生得一知己”的感慨。艰难的革命时期,中共中央能有这样两位相互欣赏的“战神”确实是幸运,当然也还有更多的革命功勋,他们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汗马功劳,没有高下之分,他们同样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