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屋养老金“火”上热搜。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权威回应,明确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那么

为何推出房屋养老金制度

不用个人缴费钱又从哪儿来

房屋养老金跟房产税什么关系

《中国消费者报》

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就此深入解读

01

房屋也需要“养老”

所谓房屋养老金,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日常维修以外的大、中修,以及更新改造的资金。同时其也是保障居住条件,延长房屋使用寿命的必要保障。

2023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房屋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开展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试点。

当前我国针对房屋公共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改造,主要使用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那么,既然有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又为何推出房屋养老金制度呢?

目前的现状是,部分老旧住宅维修资金严重不足,续缴制度难以落实。据介绍,自2004年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成为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必须缴纳的费用,但之前的“房改房”、部分商品房以及自建房,并没有缴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记者表示,由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来源于业主自行缴纳,整体资金量有限,且自建房等类型的房屋也没有这笔资金。截至2022年,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占比已接近20%。老旧房屋体量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难以满足小区维护改造的需求,亟须增量资金入场。

02

资金多渠道筹集

房屋养老金钱从哪来?需不需要自掏腰包?

住建部明确回应,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就是业主缴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按现行规定执行。公共账户由政府负责建立,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也就是说,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据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住建部正在22个城市进行房屋养老金试点,从试点城市看,公共账户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进行筹集

公共账户资金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房屋基本安全的资金,用于房屋定期体检以及个人账户资金适用范围以外出于公共安全目的的维修,具有社会共济作用,也被业内视为房屋养老金的“第一支柱”。

►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表示,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目前,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增值方式和管理主体等,并没有做统一的官方说明,22个试点城市可自行探索。

►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公共账户资金来源于多渠道筹集,比如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等。个人账户的资金属于个人,须由业主决定如何支配,用于业主共用的部分、共用设施,而公共账户资金,则主要是用于房屋安全管理。

► 在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看来,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非但不会额外增加个人负担,实际上还会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保障房屋正常使用及安全的维修更新等费用本应由房屋所有权人自己承担,政府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后,有关费用就可以由房屋所有权人以外的渠道来解决了。”

03

房产税完全两回事

据记者了解,最初一则关于“房屋养老金收费标准”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提及“上海浦东试点房屋养老金收费标准提前透露,主要依据房屋的面积和楼层而定”,还标注了不同房屋的收费细则,该消息被部分自媒体解读为“变相”征收房产税。

随后,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明确表示“传言不实”。记者核查发现,该消息中提及的数字早在多年前某地发布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操作细则里就已出现,并非上海房屋养老金的收费细则,更与房产税无关。

“加强版房产税来了”“房屋养老金不就是变相收房产税吗”的说法系严重误读。

► “房屋养老金和房产税完全是两回事,把两者混淆是错误的,更是不负责任的。”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记者称。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也表示,房屋养老金与房地产税“不是一回事”,房屋养老金用于维护房屋安全使用,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房产税用于房地产调控,可以起到影响房地产交易,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别的作用。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告诉记者:“房产税是财产税,是居民持有不动产而需要上缴国家的税收。房屋养老金则是为房屋未来维护和修缮而设立的资金归集账户,二者性质有本质上的不同。房产税是国家为了支持城市建和公共服务而征收的,与小区的房屋及公共设施关系不大。”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孙蔚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