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初秋时节,走进方城县券桥镇,笔者发现,各村的土地托管价格一路走高,各类新型种粮主体、种粮大户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其中不乏“粮二代”“90后”的身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猛,一些组织服务链条越来越长,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一股“种粮热”大潮正悄然成势,成为这个农业乡镇诠释种粮担当的生动注脚。脚下是“良田”、管理凭“良方”、服务靠“良机”、销售有“良法”……笔者发现,券桥镇涌起的这股“种粮热”的背后,发挥推动作用的是多路集成的“增粮策”。近年来,该镇聚焦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锚定提质增产高效目标,压实镇、村、部门“三方责任”,整合政策资源要素,聚力聚焦“谁种粮”“愿种粮”“种好粮”,粮食生产保持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谁种粮”,让种粮“底气足、前景优。该镇针对当前种粮收益低不如外出务工挣钱多挣钱快的现实,积极探索“种粮有人”新路径,认真破解“谁来种”难题,围绕创建服务平台推行托管,探索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简称“四不变”)情况下,以“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农户”运作方法,以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为托管方,按照农民要求,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简称“四统一”)的土地托管模式,提高粮食集约化水平,年动态托管面积2万亩以上,最大程度低解放了劳动力,既保证了在外务工等无劳动能力家庭土地收益,也解决了一部分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达到了人、地要素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聚焦“愿种粮”,让种粮“风险低、收入稳”。该镇发挥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作用,实现旱涝保障和地力稳步提升,2021年提升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22年完成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23年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2024年在潘河以西启动实施五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同时建立完善“一长两员”制度,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农综开发机电井后期管护不到位问题。扎实推进 “机械强农”行动,全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2%;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在99%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6.3%,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花生机械化水平实现新突破,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在96%以上,全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2个,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落实政策激励种,2021年、2022年精准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023年上半年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保险覆盖保障种,结合全镇农业生产实际和保险业特点,做到宣传到人,落实到户,并按照群众自愿原则,依据农户实际种植面积,据实投保,应保尽保。

聚焦“种好粮”,让种粮“科学化、精准化”。该镇大力发展大力发展适宜券桥种植优质高效的弱中筋小麦,品质和单产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突出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抗倒、熟期适中、多抗广适的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突出抓好玉米密度、整齐度、成熟度等“三度”的落实;持续推进“智慧农业”, 打造数字农田提质量。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在90%以上, 智能化农机作业在60%以上,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扶持引导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会”种粮,到“慧”种粮,让农业种植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

拥抱“种粮热”,写好“增粮策”。展望未来,券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霞信心满满:“券桥镇将锚定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环节轻简化、技术服务集成化、田间管理数字化等发展方向,落细政策、集聚资源、调动要素,让更多粮农‘种地有谱、增收无忧’,让种粮成为乡村最体面的职业。”(王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