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七十一期(总第841期)
下面是本次课的课堂录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如果不想听录音的,也可以浏览一下接下来的文字版。
初三开学第一课,是从作家李娟和董宇辉在直播间的一段对话说开去的。
董宇辉:很多人喜欢你的欲言又止,喜欢你的纠结,喜欢你的犹豫,喜欢你过度思虑的自我否定,所有看似充满了矛盾和缺点的东西,其实背后只有一个人性的光,就是善良。 李娟:谢谢,这真是一坨巨大的,巨大的赞美,谢谢。 董宇辉:一坨?
这个“一坨”的说法,引发了热议,后来,李娟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出了《一坨声明》,她称:
自己是四川人,“坨”是常用的一个量词,“对于互联网这两天一些断章取义的言论,则是感到咚大的一坨震惊——是不是还要让我解释‘咚大’是啥意思?定语,形容一个东西又大又沉,掉到地上‘咚’的一声。”
为什么要从这段内容说起呢?是想让学生理解一个正常的表达应该是什么样的。董宇辉的这个夸奖,使用了排比的修辞,看起来语言很繁复很华丽,但在相当程度上却既缺少真诚,也缺乏逻辑。
一般而言,面对面地说话交流,哪怕是表达对他人特别的赞美,也不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表达让人觉得非常刻意,只是想用一个“炫酷”的表达,来给这个人做一个概念性的定位而已,并不是发自真心的肯定与赞美。
细分析这个排比句的内容,也是凌乱的,缺乏逻辑的。四个“喜欢你……”,无法构成明确的并列关系,而且,也不能用“看似矛盾和缺点的东西”来概括,更不能一刀切地把这些都归因到“善良”这一点上,这样的归因既浅薄又武断。
实际上,学生在写作中,这种追求语言繁复华丽,但缺少真正,缺乏逻辑的表达比比皆是。
比如,我暑假之初发公众号文章时曾经分析班级海报中的一段话:
时光好似白驹过隙,身边的一切都好像长了腿似的,逐渐从我们的身边路过,伸出手想抓住点什么,可他们又从指缝间溜了出来。
“白驹过隙”,白驹自然是有腿的,“身边的一切都好像长了腿似的”就是废话了。“白驹过隙”本来形容时间飞快,但偏偏又说“逐渐”,感觉这时间不是快的,而是慢的。“伸出手抓住点儿什么,……”这看起来化用了《匆匆》中的句子,但又不如《匆匆》的上下文衔接那么紧密自然。到底想要抓什么呢?溜掉的又是什么呢?是时间还是其他的什么,都表述的不够清楚。这段话想说什么呢?我觉得无非是在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初二就结束了。”这样内容空洞,堆砌辞藻的文风实应该坚决反对。
……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勉学》
这样的文风,有一个专门的成语来形容,叫“博士买驴”。其实,古今中外,都反对这种浮夸空洞的文风。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孔安国(《尚书正义》) “欧公(欧阳修)文章及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好处只在平易。”——朱熹(《朱子语类》)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作文秘诀》
我希望学生能够有“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表达”。这看似是不高的要求,但实际上却很难,因为很多人写文章动不动就要“上价值”,觉得不“上价值”就没有出路似的。而那些“上价值”的东西,很多又不是自己真实的思考所得,完全是人云亦云,是涂抹粉饰而已。这种人云亦云,涂抹粉饰,把自己从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表达中拔除了,和真实的自己完全脱节了。这是非常可悲的事。
初三开学第一课,要做一些备战中考的动员,我也本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原则,从学习一则成语故事说起。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①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②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③,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④。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⑤之,不谷⑥知之矣。”处⑦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人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于河雍,合⑧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⑨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⑩”(《韩非子·喻老》)
①御座:侍坐。 ②嘿:同“默”。 ③翅:展翅。④民则:治民之法则。⑤释:放心。⑥不谷:古代君王自称。⑦处:经过。⑧合:会盟。⑨蚤:通“早”。⑩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比喻能担当大事或做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将要面对中考,到了该“一鸣惊人”的时候了,如何能一鸣惊人,前提是之前有良好的储备,初中的前两年,我们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在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思维水平上下了很多功夫,这些积累的成效会在初三备考中会逐步展现出来。
初三阶段,面对中考,语文学习要想一鸣惊人,我强调两个关键词,一共就六个字:“一本书,两手抓。”
一本书是2005年—2024年过往二十年的中考真题,要充分利用历年中考真题,做到举一反三,对中考的“稳”与“变”做到胸中有数,胸有成竹。
两手抓是一手课堂抓效率,一手课下抓落实。课堂效率是第一位的,要全神贯注,记好笔记,尤其要把老师所讲的有关解决某一类试题的思路记录下来。课下落实也必不可少,要在课下以“讲授”,也就是模拟当老师的方式,做好当天所学重点内容的复习。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最近开始讲《古文观止》的公益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