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吉林市丰满区建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里。李鹏医生已经坐在桌前,迎来今天的第一位患者——75岁的社区居民张大爷。张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疾病,最近又耳背得厉害,李鹏贴近大爷的耳边,用洪亮的声音询问病情,这一幕,温暖而熟悉。

选择基层

以一颗仁心

服务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7岁的李鹏毕业于吉林医药学院,2022年,曾经有过三甲医院工作经历的李鹏,自愿到吉林市丰满区建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基层条件差一些,却是医生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

要服务好社区百姓,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在长期的医疗照护中,李鹏摸索出不少独具特色的慢病管理方法,但他更看重的是要用一颗博爱之心去关心、爱护社区居民。

今年65岁的蒋大爷去年因车祸做了股骨颈骨折手术,术后出院因长期卧床休养,身上皮肤出现多处感染,伴溃烂流液,蒋大爷的老伴为此常常焦虑得睡不着觉。偶然间,她听邻居说起李鹏医生诊疗患者十分耐心且细心,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李鹏,询问能否上门换药,没想到李鹏一口答应了下来。

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鹏隔三差五就来上门换药,有次遇上暴雨天气,他换完药回到家全身衣裤都已湿透。白天工作忙,他就利用下班后时间上门为蒋大爷换药,直至其伤口拆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引领

构建健康管理

新模式

在社区,李鹏感受到连续性服务是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熟人模式让家庭医生更擅长治疗固定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发挥“离群众最近”的优势,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从而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成了李鹏的“心病”。

李鹏破解自己“心病”的药方是—以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抓手,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微网格治理新路子。李鹏在中心的帮助下,选择辖区人口密集的4个社区分别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驿站”、“四季康养中医工作室”,他带领团队每月根据居民的需求定期来到驿站和工作室,除为居民提供现场咨询和初步问诊、检查外,还通过入户走访方式,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同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协议。李鹏擅长超声诊断,在签约驿站服务时,一位中海社区居住的张大爷,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他发现“肝脏回声异常,内可见低回声占位,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CDFI:内可见丰富的红蓝血流信号”,他立即联系家属,交代病情,果断做出诊断:“早期肝癌”,并协助家属立即转诊上级医院。一年来,他通过义诊和团队家医服务共筛查早期癌症5例,大大的为患者争取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他带来团队实现了“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的工作新模式。

李鹏探索的这种模式,将原来的单纯的“看病开药”,转变为向百姓提供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妇幼保健、医养融合、健康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提升了疾病预防效率。此外,李鹏带领他的团队不仅走进社区,还走进了辖区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确保健康服务全辖区全覆盖。两年以来,服务群众7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鹏还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为抓手,打通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为术后出院、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提供换药、导尿等适宜居家康复、护理等精细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坚持学习

当好社区居民的

“贴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门口能够方便就医是民之所系,政之所向,但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李鹏认为,当医生不容易。“很多时候患者来找我们,称我们为名医,我认为这个‘名’不是名气的名,而是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铭记的铭,医生要把老百姓的疾苦铭记在心;第二是明白的明,医生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站在医学前沿,做一个明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李鹏虚心请教业界精英,埋头苦练医术,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提升专业技能。工作中,李鹏积极钻研临床工作、总结积累临床经验、时刻跟踪业界技术及理念发展,通过不断地积累、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如今的李鹏已成为该中心的中流砥柱。经过他的努力,建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见习基地。基地的建立,填补了中心教学方面的空白,李鹏也被聘请为吉林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和学院外聘教师。2023年,他还撰写了《居民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分析》《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研究》两篇论文发表,受到相关专家好评。

担任家庭医生以来,李鹏以爱心、耐心、细心、诚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他多次街头救人、扶弱济贫,待空巢、单身老人如父母,对重症患者做好临终关怀,为抑郁居民抚平心理创伤,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120”,被广大居民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供稿:吉林市丰满区建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朱红剑 校审:郑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