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1933年林徽因29岁,和丈夫梁思成(32岁)一同来到河北省正定县考察古建筑。第一次是在4月,阴晴无定;第二次是在11月,雪雨彻骨。不单只天气如风刀霜剑,时藉国事蜩螗,兵荒马乱。华北政局动荡,日本皇军2年前(1931)侵占东三省后,大军压境,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华北平原)濒临被日军大举入侵,危在旦夕。

正是在这个时候,梁思成林徽因出于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按图索骥到全国各地考察古建筑,以文字、照片和绘图把它们记录下来,免被战火毁灭。他们来到正定考察这里的古建筑,对建造年代、材料构造,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作出科学的分析,为正定的古文物保护、修缮和评价提供了权威的论述和历史考证的依据。这是对中华文化古建筑遗产的抢救运动。这方面的工作,梁思成有舍我其谁对历史负一己责任的悲情,惘惘中感到有家国濒临绝境的威胁,因此决心要尽快和恶化中的时局赛跑。为了保存国家的文化命脉,对包括正定在内的所有最重要的一批古建筑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记录下来,为子孙后代的传承作出责无旁贷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正定的考察,第一次是从当年4月16日开始,早出晚归8天。回清华后,同年8月整理出正定调查纪录。他利用在教学与研究之间的空隙,以突击的方式对隆兴寺内的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弥陀殿、毗卢殿等殿阁、周边四塔和其他重要文物,以摄影、绘画及测量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

他们第二次重访正定考察时,详细检查图稿并重新测绘,对这座始建于隋朝(大约在公元586)的隆兴寺、历经北宋、金、元、明各代的扩建、修葺和增建,以至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大规模重修,一直到大约公元1735,前后共约1149年的嬗递,饱历风霜而屹立不倒的名寺深入研究。他们对里面的毗卢佛像、泥塑金装阿弥陀佛、大悲阁塑壁、须弥座雕刻、千手千眼观音铜像、7米高的弥勒菩萨、铜铸双面佛像、四方胜景壁画、令人神魂颠倒的倒坐观音、集藏书、传道和祈求于一体的多功能转轮经藏等稀世奇珍,逐一勘察,无一遗漏。这些无价之宝无可取代、凝重著厚实的华夏文明。梁思成盛赞隆兴寺为京外(京城之外)名刹之首,可谓一锤定音,绝非过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新中国已经成立,梁思成时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利用暑假带一批学生来到正定再一次考察和测绘当地的古建筑。他的执念是把祖先古建筑的非凡成就和神妙结构详细记录、绘制和保存下来,为国家保存国宝出力,对历史文化传承负责。他第4次来到正定是在1963年,当时已满门桃李兼且名驰天下,不顾年事已高,对正定的一众寺塔再一次进行详尽审慎的勘察,对清华的一众弟子在现场谆谆教学指导。

1945年,梁思成赴纽约参与对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建筑设计。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的北京十大建筑,梁思成是总设计师。他对隆兴寺情有独钟,30年来间关不断,详细地考察了正定所有的古建筑群,并提出了很多权威性的宝贵意念,为正定的文物保护指明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对古建筑文物的破坏席卷全国,华屋成丘墟,正定的古建筑也被波及。5月16日,梁思成函电交驰,要求各地的文物保护所务必保存古建筑文物,尽量减少损失。他特别关心正定的古建筑群,详列必须保护的各项件,提出“特别要求清单”,包括“请马上把开元寺钟楼的唐代两块板门拆下来要妥善保存”,可谓千叮万嘱,珍而重之。

笔者上周因缘际会,到正定县盘桓整日,较详细地了解隆兴寺的前世今生。导游的介绍如数家珍,充满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对比1933年的败瓦颓垣,91年匆忽过去,今天的隆兴寺、古城墙,还有那四个不同朝代和建筑风格的宝塔,在夏末秋初湿润的空气中傲然屹立;逾千年的古树,枝头在和煦的日照下迎风摇曳。抚今追昔,对梁思成的家国情怀深有所感。祖国的今天,如你所愿。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