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6796字,阅读约15分钟

《城市秘密》作者:小满

感谢 郑立宗、郑利永、孙大正提供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十年前,“城秘”主编“大倾城”还在本地最火的网站工作,无意中发现了龙坞的龙尾巴塘,这个小小的山中水库,水色竟然和九寨沟有的一拼,自此视为杭州秘境,叮嘱小伙伴不要轻易发帖,以免把它变成网红打卡地,搞出人山人海。有些山水舍不得分享,因为爱它的心胜过了流量变现。龙坞是追逐流量的我们,舍弃了kpi而想保护的地方。

一晃十年过去了,龙坞茶乡早已经成为休闲观光运动胜地,而且成为九溪之后,真正在西湖秘境区的人居胜地。不能建高楼,要修补山峦,要和自然相协调,在龙坞营造是有很高要求的。除了审美还要塑境,要和山水相辉映,为了更美而奔赴,怀着同样一颗珍视土地的心,来到龙坞的中海·月陇云岚和城市秘密一起探访了这块土地的角角落落,把它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暑假,我骑自行车从孩儿巷出发,沿湖而行,越赤山埠,过九溪,向西至转塘,沿留泗路复向北,转入小路后过长埭、上城埭、慈母桥至龙门坎入山,缘水行,经深潭,隐约有隆隆巨声,便快到白龙潭瀑布了。

过转塘之后,黄土扬尘、烈日浇头,偶尔有卡车经过,溅起的石子如同箭簇;道路摊开在大地上,晒得一片通红。进午潮山后,山林幽深,如豆的汗珠立刻收进,双手探入潭水,冰凉彻骨,瀑布如练,水汽飞扬,日光返照,有霓虹现于山崖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时的白龙潭瀑布与龙门坎村 摄影@阮晓

65年之前,郁达夫先生也来过这里,他是乘小汽车由北而来,登小和山,先至金莲寺,再游白龙潭,脱去了文明人的鞋袜,光着双脚,露着白腿,不惜臀部,体会了一番城市边上的野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白岩山、午潮山、小和山和南荡山包夹的龙坞,便是由南边的转塘和北边的留下与杭州城发生联系,转塘和留下都算得上是杭郊重镇,龙坞虽距离不远,但隐于四季的云雾之中、馥郁在千年的茶香之内,竟成为杭州西部群山中的一片秘境。

▲龙坞茶园与云海 摄影@黄克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园与云海 摄影@黄克勤

凡是秘境,便多神话,龙坞之名,本是从龙门坎和桐坞各取一字而成,但大家更愿意相信此地有龙隐于坞中之水。原来的龙坞乡有10个行政村:龙门坑、慈母桥、何家村、上城埭、长埭、大清、桐坞、外桐坞、葛衙庄、叶埠桥,后来又加了一个天降下来的西湖茶场村。

这里有龙门山、龙门岭、龙门坎、白龙潭,群龙聚首;而里桐坞和外桐坞则是西溪十八坞的最后两坞,收煞结束。因为龙坞的山(黄山)是钱塘江与西溪的分水岭,所以钟毓龙先生在《说杭州·说山》篇讲,龙坞的山是“西湖西溪诸山之祖”,得两者之灵气。

每年三月,春山被雨,新茶破芽,1.6万亩茶园被时节的命令催动,在缭绕的云雾中,西湖龙井从老树新桩上争相冒出嫩叶。从空中俯瞰,青翠欲滴的茶林依着丘陵编织出柔和的曲线,流淌出连绵悠长的旋律;而古老的香樟撑开巨大的树冠,在动人的春之曲中敲打出鼓点般的节奏;游荡在山谷中的云雾低矮,有时会拂过采茶人的脸颊,时起时落,如同空灵和声;蓝宝石一般镶嵌在其中的深潭水库,是大地睁开的眼睛,这曲无声之歌,最后震荡开来,化成水面上的一道道涟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村与光明寺水库 摄影@吕海彬、吴海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村与光明寺水库 摄影@吕海彬、吴海平

这便是隐藏在杭州西部群山之中,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因为茶园实在是太有特色了,所以这儿成为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的“龙坞茶镇”。泗乡的袁长渭老师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如果把龙坞茶镇看作一个欧洲,长埭村就是意大利,坐落在龙坞茶镇南端、四周被长埭村包围的西湖茶场村就是梵蒂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长埭村、西湖茶场村核心区的中海·月陇云岚项目,探访时当地人说,这块地靠山向阳,在茶山的坡地上,而且交通方便,真是一个好地方!摄于2023年5月。摄影@停香

这片山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秦置钱唐县,其故址置于何处,目前有多种说法,有专家认为,围绕凌桥、转塘、龙坞、中村的这片区域,便是秦汉钱唐故址。最晚到唐代,龙坞就有种植茶叶的传统。茶叶和僧人的关系密切,民间有“无寺不茶,无茶不寺”的说法。在龙坞,唐宋以来就有龙门寺、光明寺、妙静寺、金莲寺等十多所寺观庙庵,某些寺庙的遗址之上可以看见当年种茶的痕迹,而光明寺、妙静寺周边已经成为了一望无际的大茶园。

这片大茶园对于杭州人意味着什么?它不像梅家坞已经车水马龙,也不像龙井村已经寸土寸金,它是尚未被开发的城市秘境,很多人不舍得分享这儿的一山一水,怕被占领怕被淹没。在龙坞陇上,是清心静气的每一秒。龙坞村民喜欢兰花,这一带山野间长着著名的“绿云”品种,是家家户户设计过的庭院中的爱物。这个时节,桂花又香了,花香浮起的村子,在小院里喝一杯自家手工炒制的龙井,那小日子是金色镶边的,可以说龙坞四季有体香。

在金融部门工作的李忠是土生土长的龙坞人,年过半百的他同父母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和老伴闲来伺弄山脚边的二分地,种些四季蔬菜。说起龙坞,夫妻俩满是感慨。过去这个秘境,交通不便,现在西湖高尔夫球场边上的道路也修通了,去主城十分方便,开车十多分钟便是之江文化中心……这是过去想也想不到的,住在龙坞或许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尾巴塘水库和龙坞茶园 摄影@姚扬、吕上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尾巴塘水库和龙坞茶园 摄影@姚扬、吕上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树,南方之嘉木。到晚清、民国时期,龙坞的茶叶产业已经十分兴旺蓬勃,《杭县志稿》“物产”部分提到“龙坞、树塘的茶叶为佳”,俗称“定北茶”,其色、香、味据京津客评,“有凌驾浙江温州、安徽祁门之上”。红顶商人胡雪岩,在龙坞长埭买下数百亩的茶园和柴山,以供日用,当地人称之为胡家山。

▲“胡家山” 摄影@hellohut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家山” 摄影@hellohutao

民国时杭州万茂茶行的老板做试验,将各路春茶取一斤,分14包,放入七斗米灰缸,等次年春茶上市,将这14包茶叶,各取3钱泡出茶水,请行家品评,龙门岭所产的茶叶无论口感还是外形均拔得头等,从此龙门坎村的本山茶最受茶商欢迎。这恐怕是最早的双盲试验,也可能是龙坞茶人创新的营销手段。毕竟,龙坞有三绝,其中“里桐坞的嘴”,在那个时候已经小有名气,意思是头脑精明,长袖善舞,能说会道,个个是生意场上的好手。

▲点茶 摄影@阿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茶 摄影@阿刚

里桐坞的“店门前”是一条小街,宽不足两米,长也就150米左右,民国时期,这条小街被称为“小上海”。在此之前,茶叶交易的枢纽在留下,但因房租飞涨、地域帮派之争,加之1934年杭城遭灾,田禾枯死,颗粒无收,史称“甲戌大旱”,龙坞一带的茶商陆续撤离留下,回到里桐坞的店门前经营。

这条小街本来就有十几家茶店和十几家百杂店,加之回流的商号,便迅速壮大,龙坞、转塘、双流、湖埠,以及留下的东穆坞、小和山、闲林埠,甚至有从梅家坞、富阳、东坞山赶来的茶农,肩挑背扛,一拨拨来到这里销售茶叶,每天多达200多人,日交易茶叶近百担。

▲民国时期茶街生活场景 插图@朱小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茶街生活场景 插图@朱小贱

日渐兴旺的龙坞茶市吸引了留下和转塘的行贩,甚至连双浦的螺蛳鱼虾,萧山杨家墩等地的萝卜干也卖到了这里。亦宝肉铺原来每天销三四十斤猪肉,这时候增加到200多斤。

以茶叶交易为核心,铺陈衍生出各种业态:桐茂、松茂、祥记、德泰、恒丰等大茶行,业务开展到上海、苏州、镇江、南京、扬州等地。春茶闹猛的时候,看样定价、开票记账、挺茶炒制、打包挑脚,短街之内,人生鼎沸,银钱过手如流水一般。

▲人从众的龙坞小辫子面馆 摄影@张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从众的龙坞小辫子面馆 摄影@张涵

直到夕阳射进石板小路,茶行老板悬挂的煤气灯亮起,采茶工结束一天的忙碌,宵夜毕,到南北货店买瓜子当手势,聊聊这一天的收成;老六阿金茶馆的《包公传》开书,街西的空地上小热昏卖梨膏糖的小锣响起,这个被称为“小上海”的地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朝茶山,岁月静好,龙坞何家村茶田边有集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打卡。 摄影@吴海平

▲龙坞茶镇画外桐坞的市集 摄影@保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画外桐坞的市集 摄影@保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4月26日,正是春茶开采时节,14岁的葛以华去龙门岭砍柴,见到了解放军,5月3日中午时分,葛以华在学校广播中听到,杭州解放!村民们奔走相告,一片欢腾。多年之后,葛以华成为龙坞公社人武部长,少年时代的那个场景一直清晰难忘,云雾山间走来的部队,在自己的家乡修整补给之后,完成对杭州的解放,心中与有荣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初龙坞首届西湖龙井茶开采节掠影 摄影@章胜贤

新中国成立之后,龙坞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西湖区政府加大对龙坞茶叶产业的投入,在1959年,决定将上城埭村以南、长埭村以北的这片丘陵山地开垦成为茶园。

经过专家勘察,这块区域无论是土质还是地形地貌,都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但是因为多年撂荒,乱石满山,荆棘遍布,无主野坟侵占,非一人一户之力可以改变。是年冬,上泗人民公社组织龙坞管理区各生产队,成立垦荒队,整个龙坞都被动员起来,垦荒队员拿着锄头镐把,扎着厚厚的绑腿,从各自的村庄汇聚到这里,奋战三天三夜,开出了263亩茶园。

▲茶园里的采茶人 摄影@一只丫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园里的采茶人 摄影@一只丫咪

时年7岁的关达祥跟随母亲来到这里,在此之前,她母亲辗转于龙坞、小和山等地,靠采茶打零工为生,这片新的茶场,为他们提供了栖身之所。她母亲和其它垦荒队员一起,从清晨的第一根荆条开始,直到日落松明火把燃起。饿嚼干粮、渴饮凉水,如梳如篦,砍伐杂木,移走巨石,填平古墓。人力之盛大,将整个山冈震得隆隆作响,夜晚火把连线,如巨龙蜿蜒起伏,直到凌晨方才散去,天亮之前,山间磷火明晦闪烁,日出时消散于长夜,仿佛是和一个时代告别。

次年二月,上泗茶场成立,越一年,更名为杭州市西湖茶场,关达祥的母亲和其它40多名来自龙坞各地的村民及知识青年一起,成为了茶场的首批员工。

▲白色背影据说是龙井茶“形”的创新改良者,神龙见首不见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背影据说是龙井茶“形”的创新改良者,神龙见首不见尾

关达祥生长在茶场,很小就帮衬着干活,年龄稍长,有些力气之后,分配去为炒茶炉烧火。炒茶须识火,六个茶炉围成一圈,其中火势大小全靠关达祥怀抱着的木柴调整,六个老师傅坐在茶炉前,“来火!”就需速速添柴,“撤火!”就要用风门或者新柴压制,但是新柴入炉,过一会又会烧得更旺,其中关窍,殊非容易,稍一不慎,便有“笃栗子”飞来,至于老师傅嘴里的骂骂咧咧,那更是炒茶季节的背景音乐。

关达祥聪明,后来不仅成为了炒茶高手,还是村里的电工、赤脚医生和拖拉机手,几乎所有吃得开的岗位都占了,2005年成为村书记,修了第一条柏油路,这是后话。

▲西湖龙井采摘 摄影@吕海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龙井采摘 摄影@吕海彬

烧火时间久了,自然就坐下来炒茶,当地有个说法,60岁以上不炒茶,因为皮肤粗糙,感受不到温度细微的变化,关节僵硬粗大,无法贴合茶叶和锅沿的曲线,其中略有空隙,茶叶就不紧不实,浮于水汽,香味更是消散殆尽。

少年人的手掌是最好的,就如同雨前的青叶,淋漓着自然的元气。关达祥把手投入锅中,再一抽出来,就70岁了。

▲抖青叶 摄影@徐世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青叶 摄影@徐世明

但依然记得第一次感受到的温度,青叶在遇热收缩后的颤抖,这种变化的猛烈和迅速,让他立刻理解了老师傅的急脾气。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青叶的脱水应该有一条与温度正相关的曲线,关达祥也许无法在黑板上把它画出来,但他的手掌却能感受到,锅里的茶叶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它们的生命力应该被释放还是应该到了收敛的时候,这是无法言说的体会,自然界的芬芳浓缩在这小小的旗枪当中,三万六千个芽头凑出一斤整茶,而一斤茶,可以卖六块钱。

“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和所有的西湖炒茶人一样,关达祥的双手,就和这十个字厮磨了大半辈子。

幸运的是,1963年,杭州锅炉厂厂长陈有生和杭州机械研究所叶志强来到西湖茶场,开始研发炒茶用的电炉,有效地解决了以前柴炉、煤炉火候难以控制的问题。西湖龙井的第一台电炉就诞生在这里,很快便推广到了整个杭州地区。现在我们在翁家山、梅家坞看到沿街炒茶的电炉,归根结蒂,源头就在西湖茶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茶场村被南面的长埭村包裹,出生在长埭村的郑森法从部队复员之后,当了多年的村书记,之后下海经商,最后回到老家制茶。说是老家,也不尽然,郑森法和大多数长埭村民一样,都是温州平阳的移民。郑森法的太公移民到龙坞长埭,距离现在大概也就150年历史。泗乡人把温州移民叫做“厂帮里”人,“厂帮里”讲一口温州话,泗乡人听不懂。

▲长埭村 摄影@吴海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埭村 摄影@吴海平

郑森法之前游历过欧洲和南美诸国,看到那些乡村遍布葡萄酒庄,心想,这不是和茶园一个道理?家乡万亩茶园,有没有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语言,可以和世界沟通?

饮过葡萄酒、干过龙舌兰、嚼过咖啡豆之后,郑森法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奶奶最喜欢喝自己泡制的红茶,这在绿茶盛行的龙坞,可谓是一个异类。但是国外的经历和这段回忆成为了启发他的灵感——“发酵”,因发酵而产生的芳香和口感,是一种比绿茶更加通行的语言。于是,他在2014年成立了三叶堂茶业,专门制作“九曲红梅”

《中国茶经》记载,“九曲红梅”本产于西湖区周浦,早在1886年就荣获巴拿马金质奖,在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上,再被评为优质产品奖,成为全国十大名茶。这种工艺,在郑森法的少年时代有所接触,在当兵之前,他也是村里炒茶的一把好手,如今掉过头来做红茶,等于自废了炒茶的功夫。

▲曾经的九曲红梅茶叶基地 摄影@章胜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九曲红梅茶叶基地 摄影@章胜贤

然而红茶更加馥郁芬芳和复杂的口感令郑森法更为沉醉,相对来说复杂的工艺也让他对于茶叶的理解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采摘之后,从阴摊开始,这个名为“之江工夫”牌子的九曲红梅,就在郑森法的手中注入时间和技艺,这是制茶人耐心和时节进度的较量,也是激发茶叶本身能量的过程。

红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说起来都不复杂,萎凋、揉捻、发酵……都有标准的操作流程,但是每天采摘来的茶叶含水量不同,青叶大小有别,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在不停变化,尤其是青叶要经过发酵这一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凝结出独特的芬芳物质,每一道流程都需要制茶师敏锐的洞察和即刻的判断,无论是不及还是过头,这批茶叶便丧失了呈现最好状态的机会。

“而供你判断的时间就那么短”,郑森法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制作红茶的关键是通透。

▲九曲红梅 摄影@章胜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曲红梅 摄影@章胜贤

立春一过,他就投入了“战斗”,整个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南京军区。他的“武器”也是特制的,比如盛放青叶的蔑蕈,专门从福建购来,因其蔑条编制得疏松,孔眼较大,即可筛去碎叶,又置青叶于更加通风的环境。从翻动阴摊的青叶开始,到送钢屉进入发酵炉,类似这样的一个个小细节,保证了茶叶在制茶师手里能激发出最大的力量。

后半夜才能稍微睡一会儿,此时茶园里的新芽还在不停地生发,对于茶人来说,没有哪个老板或者领导给你记考勤,这是土地的命令,阳光和雨水带来的鞭策。

西湖茶场村的绿茶和长埭村的九曲红梅,都是这片土地赠予的礼物,一片叶子绵延千年,闻得到茶香的地方,就是杭州人的原乡。

▲郑森法的琉璃茶室 摄影@停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森法的琉璃茶室 摄影@停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核心区的中海·月陇云岚,于三进西湖云升处,万担龙井茶山间,赏一线茶园风景,坐拥多元配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杭州城市骨架的迅速拉大、突飞猛进的城市化,现在的龙坞也许依然被满山白云锁闭。自从中国美院落子转塘、梅家坞被外地游客“占领”、这片青绿秘境像长轴画卷一样被徐徐打开的时候,人们开始诧异此间山水的开阔疏朗,乡风民俗的平和静气。

来自中国美院雕塑系的博士生导师李秀勤教授就是被龙坞打动的其中一位,她站在长埭村游步道入口,身后是她捐赠给村里的雕塑作品——黄土地的图腾。从她站立的位置望去,这件金属焊接作品的三条曲线呼应着远方白岩山的脊线,而缀于其中的锄头和耙犁则是农人每日需要使用的工具,表达了创作者对大地的敬畏和对劳作的颂扬。

▲右侧雕塑就是李秀勤的作品“黄土地的图腾” 摄影@停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侧雕塑就是李秀勤的作品“黄土地的图腾” 摄影@停香

一方面,这是对于当地支持她开设工作室的感谢,另一方面,也许是为自己的位置打下一个坐标,李秀勤在美院的外号叫“大侠”,那么看到这个雕塑,便知“大侠在此”。

2008年,李秀勤在市区的工作室动迁,搞雕塑创作,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空间,经早来的学生介绍,李秀勤来到长埭村考察,溪流边有三亩洼地,种茶叶、种庄稼都不行,抛荒多年,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堆。

艺术家就有发现美的能力,虽然小环境不佳,但是背靠青山,面对茶园,溪流从门前缓缓淌过,时值春日,空山新雨,静谧无声。既然来到这里,那也需要有改造这里的勇气和胸怀,李秀勤租下这三亩土地,开始建设“李秀勤工作室”。

▲“李秀勤工作室” ,这片墙的名字叫“开启”。摄影@hellohut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勤工作室” ,这片墙的名字叫“开启”。摄影@hellohutao

最早的工作室是没有围墙的,李秀勤用渔网粗粗拉出一道隔断,目的是为了村民能够看到自己的院子,“看到我们在做什么,进而了解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直到G20之前,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李秀勤利用村里运来的石头,筑了具有雕塑特征的六道矮墙,行人依旧可以看到院子的风貌。

定居在长埭村的第一年夏天,李秀勤就和先生商量,开设一个针对六岁以上儿童的美术兴趣班,她先生郭老师是一位画家,当即手绘了海报出门张贴。

有村民问:“多少钱?”

“不要钱。”郭老师笑笑。

▲李秀勤工作室周围,溪流潺潺,供以生活。 摄影@停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勤工作室周围,溪流潺潺,供以生活。 摄影@停香

到了开课那天,别说是六岁,就连两三岁的小孩也被送了过来,李老师和郭老师照单全收,门前则堆满了爷爷奶奶送来的瓜果蔬菜。

这个兴趣班的目的很明确,一来是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和兴趣,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粒种子;另一方面也是李秀勤一家和这个村庄最好的交融方式。乡间生活的乐趣之一就是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初来乍到,关起门来大家都不认识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秀勤工作室长大的孩子,免费培训班开了九年,产生巨大的能量传递。摄影@停香

然而这件事情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艺术家经常会被纯真质朴的力量打动,未经训练的眼睛和双手,注视着和触碰到的是生命最本真的线条和色彩,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李秀勤就在工作室里举办了名为“能量传递”的展览,作品来自雕塑系、书法系教师、学生和长埭村的孩童。于是大师与儿童相遇,书法与雕塑融合,传统与当代结合,王冬龄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长埭村的这个院落里,她带我们走过小木桥,就开启了一个目不暇给的雕塑世界,满园子这儿那儿,几乎全是李老师的作品。你从来没想过这么一位瘦小的女生,可以在巨石、铁轨、混凝土、木头中安置自己的能量,饱满好奇,触觉凹凸,就算盲人都能感受到的视觉艺术,这是她对雕塑本质的把握。1978年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院雕塑系,又在欧美看尽西方现当代雕塑艺术的各种流派后,她在黑暗和光明的交替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雕塑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龙坞遇见了一位看过世界又被世界认可的雕塑艺术家—李秀勤教授,美院的博士生导师,她在龙坞住了15年,与茶山相看两不厌。摄影@停香、hellohutao

李秀勤创作的“盲文铁路”和“触觉·凹凸”系列作品分别参加了2013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和2014上海国际双年展,其作品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捷克霍希泗国际雕塑公园、上海国际雕塑公园、浙江大学等多家知名机构收藏。

李秀勤来到长埭村之后,陆续就有更多的艺术家在这里寻找自己的空间,她的学生柳纪科差不多也在2008年,租下了废置的砖瓦厂,并在2016年将其从自己的工作室,扩大改建成名为“白桦崊手作园”的创意产业园,而柳纪科的力量是把不同类型但声气相投的艺术创作者们引入创意园,大家一起在龙坞山水的滋养下,跨界交融,灵感迸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桦崊手作园 摄影@认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桦崊手作园 摄影@认识杭州

从芝加哥艺术学院毕业的童心笛携手爱人沈婷在这里创建了陶瓷釉画工作室“心未”,徒手搭建的3D釉料数字打印机械,一片大约一平米的釉画,零售价可以卖到6万元;英国留学归来的蒋雨雪跟两位合伙人钟雷、王硕,从景德镇来到杭州,在白桦崊共同创建了“陶艺式CeramicsLab”工作室,致力于将陶瓷课程带给大家,吸引了不少从事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寻找灵感;李秀勤在美院雕塑系的学生徐进在这里跨界了,创立的国风服装品牌“服兮”, “希望从自身汉文化美学的元素、形式、神韵中设计出与当代生活适然合和的服装”……

艺术的气息播种之后,就开始和这片土地的根脉交织在一起。1500多人的长埭村,目前已引进来自德国、美国、英国的留学生创业者和来自中国美院、清华、中央美院、浙江理工、浙江工商、景德陶艺、鲁美等艺术家、创业者200多位,8家大师工作室,白桦崊手作园拥有35家工作室40多个品牌,集聚了木工、陶艺、服饰、雕塑等一批文创产业。

▲白桦林手作园 摄影@认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桦林手作园 摄影@认识杭州

2017年,长埭村提出了“塑境长埭·共享未来”的发展思路,成立长埭村艺术家委员会,近30位驻村达5年以上的艺术家们申请加入艺委会。同时,村委会为艺委会成员发放了长埭村新村民证,旨在让艺术家们在这片山水间获得归属感。

离开长埭村的时候,秋雨正密,见龙坞诸山,被玉带环绕,氤氲水汽,从洞窍而出,峰峦叠翠,茶园生光,云雾穿插其间,凡人坐照,却似登仙。大地承接雨水,遍流小径,溪流激涌,山谷回音不绝,而龙坞的十二时辰,每一时都在诱惑着你……

▲龙坞十二时辰 插画@朱小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十二时辰 插画@朱小贱

参考资料:

[1]《转塘志》,[2]《桐坞纪事》,[3]《龙门坎村志》,[4]《泗乡文化研究》

《城市秘密》本期创作团队

设计:徐世明

插画:朱小贱

摄影:停香

编辑:大倾城、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