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古装剧还有相关文学作品里,古人会将白花花的银子当成法定货币使用。
如《水浒传》里梁山好汉随便吃一顿饭都得花出去十两白银,诸如“生辰纲”之类的不义之财,所携白银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于是很多人好奇:古代有数不胜数的白银,可发展到今天,为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见了?
其实,银子是在明朝中后期才成为我国主要流通货币。在此之前的封建朝代里,铜币才是主流。
按照史书和考古发掘双重结果来看,银币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在其后一千多年时间里,银币、银两与金币、铁币在市面上都十分罕见,铜币才是主流货币。
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宝”等,大宗交易则使用“绫”“绡”等丝织品。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中国古代不盛产白银,据史料记载,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全国白银总产量为21.5万两,这一数字等于封建时期中国白银年产量。
看上去不少,但当时每年全国财政换算成白银达到上亿两,这点白银产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历朝历代统治者也无法将白银作为主要货币。
但铜钱体积大,不易携带,所以北宋时出现了“交子”纸币,这比西方同类型货币还早了五六百年。“交子”是一种信用货币,对应的也有储备金,只不过不是黄金、白银,而是铜钱。
按照一些历史考古学家的考证:银子在明代之前的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个稀罕物,很多百姓一生都没有接触过银子。
宋代之前的朝代的金银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以奖赏臣下或收藏。
这个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大概也是如此。即便两宋时期增加了交子、会子和关子等纸币,但结算单位还是“贯”(一贯等于1000文制钱)。
明中期以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明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出口国,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都流入中国,前前后后多达数亿两。
因为白银不再稀缺,加上张居正改实物税为货币税,交税统一折算为白银,所以在明嘉靖八年(1529年),白银一跃成为主要的法定货币。
与文学作品还有武侠小说中不同的是,直到明代中后期古人才将银子当作流通货币,那就无从谈及“有流传千年的银两消失不见”的说法。
即便如此,成为“银本制”的中国在最近五百年来,同样留存了大量白银。
但值得注意,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朝代更替,还有一些主客观因素,譬如战争、权斗,以及一方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样流失了一大批白银。
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即规定北宋每年给对方十万两白银;南宋初年,宋金双方签订的“绍兴和议”规定南宋每年要给金国二十五万两白银。
前面简单说过,中国古代每年白银产量维持在二十万两左右,经过这么一损耗,几乎没有多少白银可留存下来。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白银流失,那些未被记录于史书文献中的交易,特别是改朝换代或兵荒马乱之时,同样会出现大量白银损耗。
除此之外,在明末清初这一段波澜诡谲的时期,还有不少地方军阀大量搜集白银,将其当成私人财富隐藏起来,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张献忠的“江口沉银”。
此说法长期以来存在于民间,但2005年4月,引水工程在江口镇一处岷江河道内施工时,工人从地表下三米处挖出一些银锭。经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这些银锭为崇祯时期所征收的税银。
2017年,有关部门启动水下考古发掘,使得“江口沉银”从传说变为现实。考古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其中包括许多包括金器、银锭。
据初步探究,“江口沉银”中的白银大多来自明朝官府、宗室,应当是张献忠抢夺而来,具体数目至少超过100万两。
但这绝不是张献忠掠夺来的全部财富,再加上同时期其他军阀的掠夺,沉入江底或隐藏于世间某个角落的白银肯定不在少数。
包括晚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许多白银又流入国外。仅仅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就失去了不计其数的白银。这还不包括《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而这些流失海外的银两也是一去不返……
何况几百年来,银子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腐蚀正常消耗。所以看上去留存了很多的白银,但其实都很少流通市场了。现如今要么成为历史文物,要么就是被人收藏。
当然,这也仰仗于考古和文史专家们通过挖掘古墓,研究历史文献,分析古代遗迹等多种方式,逐渐揭开这一难题的谜底。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中国古代的“银子”[J].中国经济报告,2015(08):121-122.
[2]李云辉.银子是古代通行的主要货币吗?[J].十几岁,2022(24):54-5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