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存语言多达7000余种,其中广泛传播使用的只有10多种。根据研究,80%的语言将会在未来200年内灭绝,届时世界主流语言将会剩下两种:英语和汉语

目前全球英语母语者为5亿多人,以汉语为母语的约有15亿人。尽管汉语使用者占多数,但英语才是公认流传最广的世界性语言。这与近几百年来英美制霸全球的文化入侵有关,并不代表英语在语种上具备先天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从知识记载和实际交流两大方面评判,英语要比汉语低效数十倍以上。因此国内涌现了两种观念,第一种称英语是必被淘汰的落后语言,在今后一定会被汉语替代。第二种是国内目前一定要削减英语教育的权重占比,将有限的资源投用在文理领域上,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剖析下这两个问题。

语种的优劣性

数百年前,生活在北欧沿海区的日耳曼人对不列颠岛进行了入侵,将原住民克尔特人驱赶到了岛西部。入侵者共分为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三个分支,他们将语言汇总成为初代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世纪后,这群来自英国的日耳曼人强盗侵占了美国、澳大利亚,殖民了印度、非洲,英语也随之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同时也证实了英语是不折不扣的殖民语言,伴随着侵略扩张而传播。

虽说成熟的语言各有千秋同样伟大,但若是从最基本的易学性和高效性而言,汉语对比英语明显是要胜出一筹的。1900年根据官方统计,英语总词汇量为20多万,1990年这个数量是6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到了2006年全球语言监督机构表示,现在英语词汇量已经达到99万,并且每98分钟便会出现一个新单词。但同时也有机构表示,这个统计过于保守,现今英语单词总量极有可能在200万以上。

英语之所以越发臃肿,主要还是与其文字的天然缺陷有关。美西方每出现一个新事物,英语就要创造一个新单词,比如ROCKET火箭、COMPUTER计算机以及jiaozhi饺子、猪肉pork等等。这些单词之间很难看到关联性,例如猪肉pork,与英语中的猪pig和肉meat没有任何关系,仅仅代表他们的联合体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英语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多,扩展局限性会成为英语的最大缺陷。更令人绝望的是,随着英语单词越发膨胀,新单词的字母量往往都在6个以上,有的甚至是10个,极其考验使用者的记忆力。

而汉语则截然不同,汉语是一种高效组合语。汉字之间能相互组合成无穷无尽的新词汇,不同的词语又能组合成不同的词组,并且阅读起来言简意赅、一目了然。比如火箭,计算机等等,根本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字膨胀速度上,虽然从先秦到清朝,汉字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截至新中国成立后,《汉语大字典》中也仅仅收录了6万个汉字上下。如果将所有古今异体字都计算在内,如今的汉字数量至多也不过11万字左右。

现代汉语,只需要熟练掌握2000个常用字,就能轻松覆盖98%的日常阅读,3000个就能轻松实现无障碍阅读市面上的所有书籍,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让汉语更能兼容未来世界的发展。而英语想要完成基本阅读,至少也要掌握2万个单词以上,3万个单词才能畅读周刊。据美联邦教育委员会调查,美中学毕业生70%读不懂纽约时报,而同阶段的中国中学生都能完读四大名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易学性上,很多人抨击汉语晦涩难懂,学习门槛抬高,但在此我们依然以数据举例。中国识字人口目前全球第一,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整整14亿国民中文盲率仅为3%,而西方文盲率则普遍在10%以上,在美国21%的成年人都属于功能性文盲。

解放初期我国仅有寥寥几千万人识字,伴随着扫盲和简体字的推行,中文的易学性大大提升,这与汉语本身易于学习的特性有莫大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语言精确性上,汉语也要远胜英语。比如亲属,汉语在叔叔、表叔、婶婶、姑姑上都有明确不同的称谓。但英语中只有uncle和aunt来表示叔伯和姑婶关系,亲属界限十分模糊,非常不利于关系交际。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来说,未来主流语言的第一特性一定是拓展性,因此汉语才是人类语种的第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的选择

明明汉语要比英语更加先进,但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英语教育热度却在连年攀升。从升学到职称,每个阶段似乎都在强迫大家掌握超出需求的英语知识,甚至中学的英语课时要超出语文,沦落成了弱势的第二语言,弄得个人苦不堪言。

因此有人提出,中国教育要重视如今英语产生的不正常现象,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英语教育展开真正利于人才培养的彻底改革,大力弘扬以汉语为根基的主流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许进提议对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进行改革,取消中小学阶段英语的主科地位。

其实早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就曾展开关于取消英语高考和中小学英语必需课的热议,当时认为一个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十年中要花费20%的学时用在英语上,每年消耗1637亿元的国家教育资源,这对于一个以汉语为主的国家而言是极大的浪费,还不如将英语彻底停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究竟是否要学习英语,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民间还是政府,都是争执不下的难题。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英语的降级将会直接封闭社会中下层逆袭的重要道路,为小村镇的学子向上奋斗的道路徒增了一道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将英语纳入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目的是为了给中国的亿万学子创造全面发展、走向世界的条件。而在后来,教育部也公开回应了关于各界降低英语教学占比的建议答复:中小学英语课时占比仅为6%~8%,远低于语文、数学甚至是体育等学科。外语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国家教育部的回应很简明,外语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我们需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国家也需要肩负起提升全民外语能力的重任,因此英语的教育地位不应降级,更不应以任何方式去间接削弱英语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也有人议论,目前随着AI技术的迭代完善,翻译技术的不断精进,我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来实现英汉语之间的直接翻译。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数学科目的地位也可以降格,因为人类有计算机,音乐美术甚至可以取消,因为我们的声乐绘画软件具备强大的功能性作用。

人类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任何科技都无法取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塑造学子的人格,而不是培养只有知识没有想法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