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赛努奇博物馆入藏海派艺术大师陈家泠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入藏海派艺术大师陈家泠佳作

创建于1898年的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是欧洲最大规模收藏亚洲艺术的博物馆之一,也是西方收藏和推广中国现代绘画的先行者。9月3日下午,《水岸丹青:陈家泠艺术展》回沪展作品捐赠仪式在上海半岛美术馆举行,海派艺术大师陈家泠在展览现场向法国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捐赠作品《漓江晨韵》,为赛努奇博物馆增加了一件中国优秀传世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长达近五米的水墨画《漓江晨韵》,山峦层叠、空灵雅致;水岸竹林、气韵生动。艺术家开创性地革新传统水墨笔法,并且引入现代摄影观念,用独特的水墨意境,描绘了漓江之美。

今年四月份在巴黎举行的《水岸丹青:陈家泠艺术展》上,这件水墨作品受到法国赛努奇博物馆的高度关注。经双方友好协商,《漓江晨韵》将在中国展览后,由赛努奇博物馆永久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馆长 易凯表示,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七十年前就开始收藏中国的现代画,从上世纪20年代初的齐白石、张大千等艺术大师,到徐悲鸿、林风眠等中国留法艺术家的作品,都有收藏。“今天收藏陈家泠老师的作品,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作品,因为陈家泠老师刚好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跨越两个世纪的艺术家,画水墨几十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选择。”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重点推出的城市形象推广系列活动,旨在推动上海与巴黎从“河流与城市”发展和互动关系切入,聚焦生态治理、城市更新、人文艺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开展双城人文对话,共贺中法建交60周年。

《奔流》首季法国巴黎站重要项目《水岸丹青:陈家泠艺术展》于2024年4月5日至21日在法国巴黎科德利埃空间举办,17天的展期共吸引了近八千名法国观众,此次展览共展出水墨画、缂丝、瓷器、书法等作品40余件,陈家泠先生通过中国绘画的独特语言,诠释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将中国艺术的流动之美呈现给法国公众,为中法文化交流增添了生动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该展览整体回沪,亮相上海半岛美术馆,策展人之一贺婧介绍,展览的策展理念为“水岸丹青”,不仅是陈家泠毕生寄寓于水墨的生命写照,也是巴黎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寓水而生的文化风景。陈家泠的“三变”艺术理念——“水变、火变、丝变”,全面展示了他近年来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这些变化蕴含了中国传统艺术和哲学的精髓,是对生命与自然、文化与历史的理解和表达。

著名海派艺术大师陈家泠认为,中国传统水墨画在新时代要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我的作品既有传统功底,又有国际审美符号的共性,还运用了欧洲颜料,让作品获得了欧洲观众的喜爱,谈及“何为海派”,他认为,海派文化是引领性、创造性,然后加强时代性和江南文化的优雅性、经典性,形成了新时代的新海派文化,“我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陈家泠,1937年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作为当代“海派”艺术家的代表人物,陈家泠的“新水墨”创作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实验结合起来,以灵变、诗意的风格开拓出一条水墨现代性的中国绘画之路。他的创作媒介多元,在水墨画之外,亦于陶瓷、缂丝、家具与服装领域展开跨界实验,以“多变”生“万变”,将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的变化之美寓于艺术创作的生命力之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陈家泠先生曾在国际和国内多个重要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陈家泠的作品也被世界各地重要的博物馆、艺术与文化机构收藏,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西安美术博物馆、合肥博物院、上海玉佛禅寺陈家泠佛教艺术馆等。2002年他创立了“半岛艺术中心”、“半岛瓷艺馆” 和“泠窑” 。1987年至2017年分别在美,德、日、法、英等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举办画展、联展和讲学。

隐藏在法国巴黎八区的赛努奇博物馆有着珍贵的亚洲艺术展品陈列,这个1898年开馆的博物馆是法国继吉美博物馆之后第二大亚洲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位于精致的蒙索公园附近,以其创始人——银行家、记者和收藏家亨利·赛努奇的名字命名。

该馆以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为主,计一万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秦汉时期的画像石、佛像,隋唐时期的彩塑,隋唐至宋代的瓷器,明、清、民国时期的中国画等。

赛努奇博物馆是西方收藏和推广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先行者,自二战结束后发起并推动了中国绘画和中国艺术家跨越东西方的历程。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幕,有志于艺术创新的中国学子奔赴欧洲学习西洋绘画,同时活跃在中国画坛的艺术家坚持复兴中国晋唐宋元和文人画传统,两股艺术力量交相辉映、推陈出新,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