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两个场景。一,你刚吃过饭,而且吃得非常饱,之后去一个朋友家拜访。朋友为了款待你,做了很多拿手的饭菜。席间,朋友一直跟你说:“这是我精心为你做的,你可一定要给面子。”二,有一位家长,正在斥责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才这样说的,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
铃木敏文说,在这两个场景中,朋友和家长,都是出于好意。但是朋友并不是真的站在客人的立场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已经做好饭了这种自身的立场。大人虽然嘴上说着“为了孩子”,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孩子应当怎么做,也是更多地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别人不会感到舒服。
推演到卖方跟顾客的关系也一样。铃木敏文说:不是为了顾客,而是站在顾客的立场上。
“为了顾客”“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听起来非常相似。但是这两者有一个核心区别,那就是有没有“我”存在。为了顾客,可以完整表述为,“我为了让顾客满意”,“我”是这句话的主体。而铃木敏文提醒,人对于涉及自己的事情,往往是控制欲很强的,也很容易固守在自己的边界内,很难退一步思考。
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是无“我”的,只有在无我的境界里,我们才能真正让顾客成为主角,把自己的执念放下,也才能真正突破自己思维的边界。
铃木敏文说,7-11犯过很多“为了顾客”式的错误。比如,为了面包能在长途运输后依然在质保期内,7-11跟生产商研发出了长保质期的面包。研发人员会说:“你看,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为顾客提供了保质期内的产品。”
这个做法在铃木看来,非常错误。真正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会是顾客不仅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也希望能够随时购买到味道和新鲜度都非常棒的——刚出炉的面包。
为了随时能够向顾客提供刚出炉的美味面包,需要将制造工厂尽可能建在店铺附近。另外,需要根据销售高峰时间,及时将商品送达。也就是说,商家不是要实现商品特性的最优化,而是要从零开始,改造制造和物流流程。为此,7-11通过与各地的食品工厂合作,在各地建设专用工厂和物流体系,推出了“刚出炉直接配送”系列面包。
为顾客提供长保质期的产品,这就是“为了顾客”的思维方式。是在现有能力框架内的努力,在不知不觉中,考虑的是自己和生产企业的立场。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则会带来一场生产和制造的颠覆,最终形成他人难以取代的竞争力。
很多时候,卖方自诩是为了顾客,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顾客身上。如果事情没有朝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商家就开始指责顾客“我们如此努力,但是顾客不理解”。
7-11的冷荞麦面有段时间在关西地区销量不佳,但是在东京地区销量行业第一。公司就片面断定:冷荞麦面在关西地区不受欢迎。经过调研后才发现,关西地区顾客对冷荞麦面的吃法,跟关东很不一样。关东地区的消费者喜欢在荞麦面上浇上一些味道浓厚的调味汁,而关西地区的消费者,则喜欢将味道清淡的调味汁与荞麦面充分搅拌之后再吃。于是,7-11根据关西地区的口味,调整了调味汁的浓度和味道,冷荞麦面的销量立即获得很大提升。
再比如,一些女性用品,比如丝袜,被当作普通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后来女性员工反映,女性顾客在便利店买丝袜产品,不是为了时尚,而是为了应急,但是购买后没有地方更换,非常不方便。于是,7-11在店铺的卫生间为女性顾客准备了更换遮板,使得丝袜的销售量增加了3倍。
小小的细节,能真正透露出一家零售店的服务水准。如果固守在“为了顾客”的思考里,是永远看不到顾客这些真实需求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