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将学习力与分数等同,其实两者有区别:实际上,学习力不仅仅是指孩子在学校面对课本、面对考试的得分能力,而是吸收新知、井将其应用、创新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家庭教育专家付立平提出: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学习竞争力、习惯自控力、情绪自控力、学习抗逆力,孩子就能拥有终身竞争力。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超能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朝红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15 年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研究方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案例一

“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我的学习怎么办?”

提问人: 莉莉 8岁 三年级

我的性格内向,学业平平,尤其是语文。书写常出错,朗读速度慢且易出错,阅读理解与想象力不足。

我的父亲常年在外,母亲除了工作还要照顾我和妹妹。我很努力了,需要家长在学习上给我帮助和支持。

专家支招:求学动机源自习得性心理机制,可以通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实施个性化辅导,助力应对学习挑战,达成后天培养。家长要基于孩子能力、兴趣及心理承受力,给予合理期望,激发积极学习兴趣。

建立亲密亲子关系也至关重要,通过倾听、参与及家校合作,增进相互的理解与支持。鼓励孩子发掘兴趣,勇于探索,允许孩子犯错,培养他们自信与学习动力。

在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适宜环境的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助力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个人潜能与价值的最大化。

案例二

“孩子学习拖拉,是病症还是干扰?”

提问人:章妈妈(儿子章钢 10 岁 五年级)

章妈妈担忧五年级儿子患学习困难症,孩子在写作业时特别拖拉、容易分心。班主任了解后发现,章妈妈过于操心孩子学习,纠正坐姿、即时改错、频繁送食……频繁进出孩子房间干扰学习。

专家支招:学习拖拉属于行为问题,源于复杂的心理因素,家长需耐心引导。

首要,洞悉孩子情绪,有效沟通以缓解畏难与焦虑。营造专注学习环境,减少干扰,避免过度监督,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培养时间观念教会孩子使用时间管理技巧,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强化自律。用高效的学习法,提升孩子学习效率,减少拖拉。与孩子一起商量,设定明确目标,激励自我管理。

章章不属于学习拖拉,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改变。但如果发现孩子拖拉的背后藏有深层心理障碍应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获取专业指导。

案例三

父母的爱,全部化成精神压力,我该怎么办?”

提问人: 明明 13岁 初二

自从升入初中,我的成绩像是被困在了中等区,偶尔还会滑落到下游。我热爱阅读,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每当夜深人静,耳边总回响着父母那句“北大梦”和“辛苦全为你”的期望。我感觉自己背负的不仅是书包的重量,更是父母的梦想。

学习成了取悦父母的工具,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内心既迷茫又压抑。

专家支招:父母的期望对孩子学习具有双重影响:合理期望能激发学习动机,指引方向;过高或不符实际的期望则可能削弱动力,影响表现。

家长可以试着将远大目标细化为可达成的短期小目标,既保护孩子学习动力又增强自信,同时,开放沟通,理解孩子兴趣与能力,设定挑战性与可行性并存的期望,给予正向激励与实质支持,助力孩子克服困难,积累成就感,强化学习动机与幸福感。

孩子也要学会理性看待父母期望,理解背后的关爱,主动表达学习状态与挑战,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学习压力管理,平衡学习与休息,维护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实现自我潜能发掘的最大化。

案例四

“面对高三压力,家长如何帮孩子调节?”

提问人: 珍珍父母(珍珍15岁 高二)

作为高二学生,珍珍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小学、初中到高中,珍珍没让父母操心过学习。但进入高二,珍珍的学习状态急转直下。同学间无声的竞争,超负荷的学习压力,在意的学习和成绩,父母殷切的期盼……都让珍珍不堪重负,她渐渐产生焦虑懈怠的情绪,变得浮躁不安,思虑过重。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家长应该怎么办?

专家支招:高三,学生生涯的关键期。家长应平衡期望与现实,避免给孩子过高压力,鼓励他们享受学习过程。建立积极沟通倾听孩子心声,认可孩子的努力,给予正面支持。营造稳定学习环境,确保充足睡眠与健康饮食,创造温馨家庭氛围,避免紧张。同时,教给孩子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放松手段,助力他们放松身心。鼓励参与课外活动,不仅减压,还培养社交与兴趣。

来源 | 《新家长报》第1472期

编辑 | 本报编辑部 贺洪媛(实习生)

审核 |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