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之心”的东阳,到湖山之畔的杭州,距离有多远?

在车马都慢的时代,这趟跋涉可能要一天;在普通公路的年代,这趟行程缩短为半天;在高速公路的时代,这趟出门只需要2小时;在呼啸而至的高铁时代,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杭州西郊,品龙井茶香,观西溪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李磊 摄

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天——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东阳段正式开通,东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纳入浙江省陆域“一小时交通圈”

铁龙追风,圆梦今朝!仅仅用时3年,东阳就实现了从轻轨到铁路再到高铁的“三级跳”,成为金华市域内第二个同时拥有高铁和机场的县级市,为“无中生有”的东阳人创业创新精神增添了生动的脚注。有了高铁作为新引擎,“山一重水一重”不再是制约发展的藩篱,转而成为招徕南来北往熙攘游客的资源。交通能级的提升,正在强劲拉动城市能级、产业能级的提升,将催生更多“点石成金”的奇迹,交通区位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喷薄欲出。

高铁梦圆,离不开高瞻远瞩的擘画和接踵联翩的坚持。善弈者谋势,谋势者致远。杭温高铁之所以能经过东阳,在于历届市委市政府锚定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寻找对接重大交通项目,精心谋划,苦心奔走,希冀借高铁之力,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在杭温高铁项目落子东阳后,历届市委市政府排除万难、砥砺前行,秉持“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在项目攻坚阶段更以交通大会战作为抓手,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稳步推进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胡扬辉 摄

高铁梦圆,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实干兴邦的传统。冲破地域局限,链接外部资源,扭转区位劣势,是世世代代东阳人民的强烈愿望。为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构建并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织起“上天入地”的立体路网。这张“网”,不是轻轻松松编出来的,而是无数建设者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杭温高铁东阳段建设更是经历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诸如复杂的地质构造、纷繁的拆迁工作、起伏的新冠疫情,等等,东阳人民不言放弃,步步为营,啃下难啃的“硬骨头”,闯过难闯的“腊子口”,以实干苦拼实现了伟大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梦圆,离不开系统集成的布局和协同高效的体系。造一条高铁,并非只是造一条高铁,而是为东阳高质量发展造一条“动脉”,造一个全新的交通系统。孤立的思维永远成不了气候,系统布局才能掌握发展主动,通过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果。市委市政府把杭温高铁东阳段建设当成“一盘棋”,既着眼借助杭温高铁与杭甬、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圈融合,并通过杭州西和温州北等站点,接轨宁杭高铁、合杭高铁、杭深铁路,融入国家综合交通立体网的大局;又专注于将金义东轻轨站点接入高铁横店站,实现站内换乘,与东阳城市交通体系高效衔接等细节,从而扩大东阳人民的出行范围,提升旅客的出行便利度和舒适度,为东阳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要素。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与上级各部门的联动,又注重与上下游县市的协作,更注重与东阳城市总体规划协同,确保高铁新城等各项顶层设计落地见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力求杭温高铁东阳段建设不多“赘笔”更不留“败笔”;还注重与东阳特色产业的联动,通过把东阳木雕、古建营造等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站点建设,彰显东阳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影视文化名城的特色,以“颜值即正义”的法则,展示东阳县域经济的审美品位与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包康轩 摄

高铁已通,未来已来。能否借助杭温高铁扩大“朋友圈”,拓展城市圈,激活经济圈,放大幅射圈,汇聚强大合力,重塑改革动能,做好杭温高铁东阳段开通的“后半篇文章”,远比高铁实体建设难度要大。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同心同向,再造一个“轨道上的东阳”,指日可待。

记者|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视频 张弘剑 蒋哲炫 马靖鑫

编辑:严格格

二审:陈云

终审: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