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生活仿佛突然变成一座巨大的 9 块 9 折价店。
出门逛街,9块9的奶茶比翼齐飞:书亦烧仙草的薄荷奶绿和多肉杨梅,沪上阿姨的西瓜椰椰和波波奶茶,部分地区再叠加点优惠券,折合一杯比瓶装东方树叶还便宜,9 块 9 真的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喝个奶茶不过是个位数,感觉毫无压力。轻奢品秒变日用品,打工人喝到就是赚到。
不只奶茶,餐饮业处处都见 9 块 9。
有白领工作餐之称的和府捞面,也从30+变成20出头。九毛九旗下的怂火锅宣布锅底8元起、荤菜9.9,必胜客也开始推出pizza hut wow,9 块 9 的诱人小吃在马路抢眼的广告位上平等诱惑每一位路人,还有一向高昂着头颅的星巴克,领券加红包、羊毛一顿薅,9.9的新中产都市丽人咖啡不是梦……
一觉醒来物价回到15年前,这感觉就像中式梦核。一张十块钱人民币竟然可以有如此多的美食选择。虽然我回不去20岁,但物价自己坐时光机回去了。
想起去年之前手机里还一堆羊毛群,一个没注意就错过几个亿,如今根本不需要为这点小钱劳心劳力,“九块九”买不了吃亏,“九块九”买不了上当。这股堂堂正正的降价秋风横扫范围之广,就连高不可攀的五星酒店也卖起自助餐折价卡。一睁眼,到处都是飘散的羊毛,你只需要稍微伸手,平价的世界立刻拥有。
然而,正当我徜徉在九块九的波浪里,一则新闻甩到了我面前:
也是,九块九的狂欢之下,餐饮从业人员们叫苦不迭的消息似乎被埋没了。偶尔逛到北京芳草地,发现曾经人均几百的餐厅几乎统统被装修围挡挡住,肉眼可见的撤光了,我才如梦初醒,赶紧看一眼私藏好店,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铺天盖地的穷鬼套餐,挂遍全国的九块九,究竟该不该鼓励?
最新一个引发大家关注餐饮闭店的重大新闻,是来自我的家乡,宝岛台湾的品牌鼎泰丰。
这个获得过米其林一星的小笼包品牌,全盛时期曾有180家店铺遍布世界。然而媒体报道,鼎泰丰目前计划关闭整个华北地区的全部14家门店,华东、华南地区不受影响。一次性关掉14家店,怎么都是个伤筋动骨的事儿。有人说这跟经济没关系,是背后代理公司经营不善;也有人哀嚎说鼎泰丰都关了,下一个该轮到谁。
然而鼎泰丰总部所在地,海峡对岸的台湾群众,面对这个新闻却无动于衷。
我的台湾朋友、广告设计师阿KEN收到我转发的新闻,第一反应是:“贵得要死,赶快关一关啦。” 他眼里的鼎泰丰是非常典型的老派中产料理。味道中规中矩,服务不错,主打的不是好吃,而是环境优雅和食品安全,品牌溢价高于真实水平,“都是老人家去吃,或者是国际旅游团慕名品尝”。
今年6月,顶不住食材成本上升,鼎泰丰在台湾全面涨价。招牌小笼包一笼10颗卖新台币280(约合人民币62元),涨幅逼近10%;一盘清炒虾仁,更是直接突破新台币500元(人民币110元)。阿KEN直言“根本没可能去吃”,毕竟小笼包、蛋炒饭都是庶民小吃,或许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会去装一下,但经济不好的时候,谁去谁是冤大头,“CP值真的太低了,麻烦赶快放生吧!”
CP值,台湾对“性价比”的说法。鼎泰丰在如今台湾省人心中的定位就是贵且不值,地下一层挨着平价美食街,顾客还是以中老年+旅游团为主,我们普通台湾人真的很少去。但90年代,鼎泰丰开在商场顶层,人们都要抬头仰望。所以阿Ken觉得大陆的鼎泰丰也是在给向来自命清高的台湾连锁餐饮上了一课:只顾吹嘘自己好吃,不考虑大众真实消费承受能力的店面,下场都不会太被看好。
海底捞旗下的小嗨火锅,鸳鸯锅底直接打到9.9和隔壁怂火锅 6.9 元的锅底打得如火如荼,肉类产品个位数就有交易,小鸟胃50块吃饱,旁边呷哺呷哺瑟瑟发抖,曾被排队追捧的49 块套餐如今无人问津;必胜客新型店定价直逼三线小资萨莉亚,意大利面15元起,单人披萨19元起,饮料只要6块钱。还有无数的低价套餐,无数的会员日活动,无数的折价券穿梭在人间,就连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也时不时放出“海鲜日买一赠一”、“肉蛋奶满80减30”活动,价格连最爱精打细算的老奶奶看了都心动,分分钟抛弃菜市场。
KEN一直在羡慕大陆的果敢,抱怨为什么台湾餐饮就不能放下面子,认清CP值才是当下大家最关注的选餐厅参数,共同加入 9 块 9乱战,让台湾年轻人感受一下选择自由?
勒紧荷包的时代,品牌不再搞奇葩营销,而是主动降价迎合我们谨慎的心态,仿佛米兰同款奢侈品直接一折捡漏,买到就是赚到。这种感觉,隔壁日本已经体验了三十年。
我曾读过一段故事:1991年泡沫经济顶峰阶段,东京的宴席料理主打奢华,天妇罗拼盘可以摆成凤凰,炸的是法国白芦笋与阿拉斯加帝王蟹,还用威士忌泡酸梅、白兰地蒸鱼腩,连茶水都要掺入金箔。为了炫富,下水道井盖也要拿来一用,商家用繁复图案抬高造价,一度让日本井盖均价逼近1000美元,1991年换成人民币可以买5吨大米,给工人发5年工资。
结果就是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瞬间坠入衰退三十年。豪华的宴席料理消失,日料的刻板印象变成了“量特少、吃不饱”,艺术井盖被低价贱卖,出现在国外坑坑洼洼的马路上。与此同时,优衣库、无印良品、萨莉亚等平价品牌崛起。贵不再等同于好,而是必须物有所值。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把这种消费心态归类为“第四阶段”,从重视实用、追求奢侈、崇尚个性,再到第四阶段的回归价值。
这个剧情台湾同胞也很熟悉。阿KEN早年也被外派过日本、铩羽返台之后,我们偶尔会在台北的外省料理店见面,聊一聊现在以及缅怀一下过往。他说自己现在是想方设法逃离每年公司两次的聚餐,不是因为i人害怕社交,而是受不了二十几岁的年轻同事“每次聚餐都投票,选出来的餐厅全都是吃到饱!火锅吃到饱、烤肉吃到饱、海鲜吃到饱……”
“吃到饱”就是自助餐:牛尾汤,捞起来是最便宜的里脊肉;奶油蛋糕,一嘴氢化植物油的口感。然而吃到饱就是台湾当下年轻人的小确幸。
2023年,岛内月薪中位数新台币4.3万元 (不到1万人民币) ,但是白菜一斤99 (大约21块人民币) ,五花肉一斤199 (大约45块人民币) ,哪怕是一份提前做好的酸菜白肉预制菜也要卖到540 (大概120块钱) 。阿KEN的年轻同事们薪水不高,在台北只能住“雅房” (没有窗户的卧室,共用卫生间) 。不多的薪水再扣掉房租、交通,有些人还要赡养父母,可想而知一顿能够撒开肚子狂吃的自助餐,该有多么幸福。
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厌世代”,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最完备的社保,却承担着跟不上物价的低薪以及看不见的未来。他们被生活榨干了一切,厌倦思考、厌倦责任、厌倦自我提升,也厌倦一切CP值不够高的餐饮,因为真的吃不起。
虽然我还没在大陆看到这些毫无生命力的厌倦,但餐饮低价狂潮的的确看到不少负面:
7月份,“太二酸菜鱼单价跌至7年前”上了微博热搜。母公司九毛九集团随即爆出上半年净利润不超过7000万,同比下滑近7成。8月份,不断推出低价套餐的呷哺呷哺,也爆出上半年净亏损约2.6亿,哪怕是“穷鬼套餐”热闹非凡的麦当劳,上半年净利润也掉了4%,差不多10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总收入为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然而也有超过100万家餐厅闭店…
没错,此刻的我的确正享受着9块9的时代红利,过上了我曾经想象中的“花小钱办大事”的美好生活。但长久看,这些9块9真的能长长久久吗?他们会不会也成为台湾这种廉价冷冻科技狠活食材“吃到饱”的变形?下一代年轻人,会不会也因为吃到太多氢化植物油和速冻食物,也丢失了分辨食材口味好坏能力?
2006年,三浦展出版《下流社会》,探讨日本长期低迷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下沉的中产阶级。他们衣食无忧,有上一代接济不至于流落街头,但也失去了实现阶层跃升、改善生活的机会。个人努力在停滞的社会中微不足道,只能放弃所有的人生目标,躲进自我安全区,压制消费欲望,过起唾手而得的小确幸生活。
另一位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下流阶层之上提出了“低智商社会”:后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年轻人,逐渐陷入集体不思考、集体不学习、集体不负责的氛围之中,甘于自我沉沦而无法自拔。他们在日本与大陆批评者甚多,却被宝岛台湾奉为经典:似乎每一句话,都是台湾社会现状的写照。
台南老字号阿堂咸粥,漂洋过海的泉州味道,一大碗满满的海鲜猛料,却因价格独树一帜成为新闻常客,不仅顾客抢座打架能招来卫星转播车,连涨价也能成为热播大新闻。
一碗鱼粥,2008年是130元,2024年涨到260元,6年涨了整整100%,看起来是很触目惊心。然而他们家用的虱目鱼都是最新鲜的品质,肉质细嫩、油脂充分但鱼刺极多,处理起来相当麻烦。店家自述,他们每天要为每一条鱼仔细剔骨、挑鱼刺,加上近年物价飞涨,涨价实属无奈。他们大可以换成越南冷冻的人工养殖巴沙鱼,不仅省了成本还省了人工,但老板娘觉得,这不是这个鱼粥应该有的味道。
店家不想妥协,岛内吃货却并不领情,瞬间涌入店家的Google页面狂打差评:“咸粥而已,别人一碗20你卖260”、“贵又吃不饱,CP值为负还敢开店”、“不赚钱不要做啊,不知道是在矫情什么”……有美食作家为阿堂咸粥打抱不平,在社交媒体写下:“您的坚持却换来骂声,何苦呢?如果被逼到业者自我剥削,那会不会过了几年,老板年纪大了热情熄了,这家店就真的消失了?” 结果这位“亲上火线”的作家,被网友逼到上电视道歉。
贵,在台湾成为了原罪。为了生存,越来越多的店家主动舍弃好食材,放弃环境和服务,宁愿用一人来顶替两人的工作,一切都为了降低售价。一些不愿意低头的业者,涨价就要上新闻、被批判,甚至还要当众跪地,乞求顾客谅解。所以台湾困在一个奇怪的圈里:既享受不了大陆9.9的漫天福利,也不会诞生下一家鼎泰丰了。
鼎泰丰诞生于台湾经济最辉煌的时代,这让我想起如今被奉为精致标杆的广式早茶、扬州细点,也都是“富养”养出来的菜色:广式早茶崛起于清末十三行外贸,扬州细点起源自唐代富可敌国的盐商,有钱又有闲,才有功夫去折腾食物,传承至今就是标杆之味。
十几年前,台北忠孝东路附近有一家炭火烤肉,用的是真果木炭火,还有当时少见的精酿啤酒。均价不低,但体验感拉满,让你觉得每个子都花在了刀刃上。但现在,那里是一家台币399吃到饱的烤肉。而我,大概再也不会踏进去了。
本期作者|水水
编辑|梅姗姗、斯小乐 视觉/创意|BOEN
摄影|《风味人间》、台湾“联合新闻网”、小红书@D Chan、@羽翼光环的快乐、@张 Weer、@瑞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