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浩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东河村,原名董家屯,又名东河头,是康浪河(又称沧浪河)发源地,河水西流经西河头往北,再流经彩家桥、吴家桥、李家桥、梧台村等,最后汇入乌河。

这里是千年古道、交通枢纽,往东通往临淄古城(约3公里)、青州、青岛、烟台;往西通往张店、周村、济南;往南通往鲁中山区泰安等地;往北通往博兴、桓台、惠民至渤海之滨,乃齐国的国道。南来北往的人必经过康浪河上的石桥,宁戚饭牛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今河南省),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听说齐桓公有宏图大略、重用人才,决心到齐国来一展抱负。宁戚为来齐国做买卖的商人做了赶车夫,一路风尘仆仆,这天傍晚赶到临淄城西门外不远的东河头。他听说城门已经关了,便在大路旁的康浪河畔停下来休息,等明日进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半夜时分,忽听人声喧哗,原来是齐桓公夜间出城会客。宁戚认为机会到了,便一只手给牛拌草料,一只手拍打着牛角,唱道:“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裋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听到歌声,觉得此人不凡,便令后车载回京城,命管仲第二天去察访。

第二天,管仲去见宁戚,说明来意,不料宁戚只是说:“浩浩乎白水。”管仲不解其义,回家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宁。管仲妻子名叫婧,问丈夫何事忧愁,管仲说明了原委,婧微微一笑说:“诗经里说‘浩浩白水,倏倏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宁戚引用这首诗的意思是愿意听从齐君召唤,出来做官。”管仲恍然大悟,立刻禀报齐桓公,说宁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许多大臣劝谏说:“宁戚是卫国人,离齐国很近,不如派人到卫国打听打听,如果他确实是贤能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齐桓公说:“不可,如果派人去打听,假如他得罪人太多,那里的人肯定说他的种种缺点,这样他的才能和美德就被掩盖了。一个人谁能做到十全十美呢?用人就要用人之长,用人不疑。”于是,齐桓公力排众议,没有去卫国调查宁戚。

齐桓公戒斋五日,亲自去请宁戚,任命他做大司田(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宁戚深受感动,从此一心一意辅佐齐桓公,为齐桓公霸业的创建作出了杰出贡献。后来宁戚辞世后,被安葬在胶水东岸(今青岛平度市马戈庄镇境内)。

据传,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来齐国时,曾到康浪河畔听歌,孔子曾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孟子也曾在康浪河畔听到这首《孺子歌》:“沧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此歌有劝人积极进取的寓意,意思是好的环境我要努力做官、为民造福;不好的环境我要洁身自好、修养身心。

清代文坛泰斗,刑部尚书、桓台人王士禛,多次游览康浪河源头的宁戚饭牛处,曾在诗《临淄道中》中写道:“驱车一回首,西眄康浪源。不见饭牛人,狂歌夜火间。一朝蹑卿相,通国称其贤。”王士禛的诗,叙述了宁戚饭牛、遇齐桓公而被重用的经过,表达了对齐桓公、宁戚的怀念、敬佩之情,更为历史名河康浪河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据报道,东河村与西河村之间曾经立有一方石碑,上书“宁戚饭牛处”。据东河村老村民李淑云(85岁)、李福太(79岁)回忆,“宁戚饭牛处”石碑,立于东河村原土地庙西南角,20世纪50年代初被毁。

(本文作者为山东师大报原社长、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