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两例病例脱颖而出。
8月31日,在万众期盼中,2024届“菁瑞”乳腺肿瘤临床规范诊疗挑战营北中国半决赛在河北石家庄拉开帷幕。此次赛事汇聚了华北赛区和东北赛区晋级的4位优秀选手,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学术与临床技能交融的精彩盛宴。
此次半决赛的大会名誉主席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耿翠芝教授、刘运江教授以及宋振川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团队成员由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马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月娥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骆瑞珍教授以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史业辉教授组成。除了兼任主持专家的李曼教授、骆瑞珍教授、史业辉教授以及滕月娥教授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张少华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莫雪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齐义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杨谨教授等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共同组成了此次大会的评委团。4位参赛选手分别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莉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苏菲教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穆坤教授以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姗姗教授。
在激烈的病例分享环节后,评审专家团评选结果最终出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莉莉教授以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姗姗教授分享的病例最终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曹莉莉教授:HR+/HER2低表达乳腺癌术后13年复发转移,
深入解读术后复发及多线治疗路径挑战
53岁女性患者,已绝经,ECOG评分为1分。主诉为左乳腺癌术后13年余,肝、骨及多发淋巴结转移2年余。患者于2009年11月确诊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中分化),于外院接受了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分期为IIB期(pT2N1M0)。术后辅助治疗包括长春瑞滨+卡铂(NC)方案6周期化疗、左胸壁和左锁骨区放疗25次以及他莫昔芬(TAM)辅助内分泌治疗(10mg,Bid)。患者于2017年1月停用TAM。
2021年10月27日入我院复查,影像学评估显示纵膈多发淋巴结、胸骨破坏、肝脏多发转移瘤、肝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
图1.PET-CT示淋巴结转移可能
2021年10月28日肝穿刺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强阳性(90%)、PR弱-中阳性(50%)、C-erbB-2低表达(1+)、Ki-67(40%+),符合乳腺癌转移来源。
图2.肝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左乳腺癌术后,IV期 肝、骨、纵膈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转移
确诊转移后,患者开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来曲唑+CDK4/6抑制剂(CDK4/6i)哌柏西利+唑来膦酸治疗。治疗2个周期,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SD),未出现II度以上不良反应。全基因检测显示患者携带ESR1突变,但无PIK3CA突变和BRCA1/2胚系突变。
图3.全基因检测显示患者携带ESR1突变
鉴于患者携带ESR1突变,经多学科诊疗(MDT)团队会诊后,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为氟维司群(FUL)+哌柏西利。经过6个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但治疗9周期后疾病进展(PD),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1个月。
图4.FUL+哌柏西利联合治疗9周期后影像学疗效评估为PD,肝内病灶明显增大
为控制晚期疾病进展,患者参与了DESTINY-Breast06临床研究,接受T-DXd作为晚期二线治疗方案(378mg,d1,q21d)。T-DXd治疗2个周期后,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SD),TTP为15个月,2024年1月再次PD。
图5.T-DXd治疗20周期后,影像学疗效评估为PD
在晚期二线治疗进展后,患者依据“复旦分型”被评估为SNF2免疫原型,三线治疗方案选择接受法米替尼+卡瑞丽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经过6个周期治疗后,患者的肝内病灶略有缩小,疗效评估为SD。
图6.法米替尼+卡瑞丽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6个周期后,影像学疗效评估为SD
图7.疾病诊疗全程
赵姗姗教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教科书式”应对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多发转移的治疗挑战
37岁女性患者,2018年4月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有一鸡蛋大小肿物,未及时就诊。2019年1月右腋下再次发现肿物,且乳腺及腋窝肿物逐渐增大,遂于医院就诊。2019年4月,乳腺超声提示右乳肿物(BI-RADS 5级),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
图8.乳腺超声提示右乳肿物及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
乳腺MRI显示,右乳肿物大小7.4*3.3cm,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2.4*1.5cm,颈部淋巴结IV-V区最大1.6*0.8cm,VII区0.6*0.5cm。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及腋窝肿物均为ER(-),PR(-),HER2(2+),Ki67(30%+),FISH检测阳性。2019年4月15日行右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右颈部淋巴结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右乳肿物为浸润性导管癌,右腋窝淋巴结乳腺癌转移,右颈部淋巴结细胞学可见成团的癌细胞。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患者最终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IIIC期(cT3N3M0),右腋窝及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患者随后接受了8周期EC-THP新辅助治疗方案(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治疗结束后随访,超声结果提示左右颈部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
图9.超声提示颈部异常肿大淋巴结消失
2019年9月22日,患者接受右侧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期乳房重建术。术后病理显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2级,Miller-Payne评分3级,肿物大小1*0.7*0.8cm(T3→T1),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0/12(N3→N0)。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为ER(-),PR(-),HER2(2+),Ki67(3%+),FISH检测阳性。2019年11月13日开始辅助放疗,计划靶区(PTV)剂量为50Gy/2.0Gy/25F,锁骨上加强剂量为10Gy。随后继续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直至2020年6月。
2021年4月,患者出现背部疼痛,外院胸椎MRI提示T6椎体及椎体根异常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2021年4月23日行CT引导下经皮胸6椎体病变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为腺癌,符合乳腺癌来源。免疫组化结果为GATA-3(+),Mamgb(乳球)(大部分+),ER(-),PR(-),HER2(2+),Ki-67(20%+),FISH检测阳性。PET/CT显示胸6、7、12椎体,腰3椎体棘突,右髂骨,右坐骨,右侧耻骨联合,左股骨颈多发糖代谢异常增高灶。临床诊断为右乳癌术后多发骨转移,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A期(ypT1N0M0),右乳腺癌IIIC期(cT3N3M0),右腋窝、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根据指南推荐,患者接受了卡培他滨+吡咯替尼作为晚期一线治疗。
图10.MRI及骨髓穿刺活检结果提示肿瘤骨转移
2022年6月,影像学检查提示全身多发骨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骨髓穿刺活检证实骨髓转移。临床诊断为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A期(ypT1N0M0),右乳腺癌IIIC期(cT3N3M0),右腋窝、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
图11.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乳癌术后骨髓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
基于DESTINY-Breast03研究及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推荐,患者二线接受了T-DXd治疗。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治疗后(2023年1月)与治疗前(2022年4月)对比,骨骼及骨髓糖代谢较前明显减低(部分病灶接近本底),糖代谢增高的多发淋巴结病灶消失或体积明显缩小。骨髓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未见肿瘤细胞,疗效评价接近完全缓解(CR)。
图12.影像学检查显示骨骼及骨髓糖代谢较前明显减低,多发淋巴结病灶消失或体积明显缩小
安全性方面,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2级)、呕吐(1级)、疲乏(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等不良反应,但未出现间质性肺病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为减轻不良反应,T-DXd剂量作了调整(5.4mg/kg→4.4mg/kg),恶心(1级)、疲乏(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级)等症状有所改善。
稍作休整,征途即将再次启程!
至此,2024届“菁瑞”乳腺肿瘤临床规范诊疗挑战营北中国半决赛圆满落幕。在本场半决赛中,我们见证了医学精英们在乳腺肿瘤诊疗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对医学的热情。经过激烈的角逐,嘉宾们展现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乳腺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树立了新的标杆。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努力和智慧,为我们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2024年10月19日,上海世博中心将迎来“菁瑞乳腺肿瘤临床规范诊疗挑战营”全国总决赛。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晋级选手们,乘风破浪,共同踏上决赛的征程。在这场医学盛会中,我们将见证医学精英们以“勇求真,拓新界”的精神,展示他们在乳腺肿瘤诊疗领域的专业与创新。这不仅是一场竞技的较量,更是一次深入的学术交流。我们诚邀所有对乳腺肿瘤诊疗充满热情的医务工作者,共赴医学盛宴,共同探索诊疗新境界,为乳腺肿瘤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上海,不见不散!
精彩资讯等你来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