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在客家人童年记忆里,一定有这样一种鱼:体型普遍在5厘米左右,浑身上下呈现红色或黑色,在田间、小溪里很常见,抓几条来养,已成为70、80后90初年的孩子们童年时代无法磨灭的一种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人小时候常见这种“美人鱼”,学名“中国斗鱼”,客家人一般叫“彭普辣”“旁皮闪”“火烧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普辣”在客家地区的野外溪流、河沟、稻田到处可见,因为它的分布地带属于亚热带地区,可以0℃以上的低水温环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温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普辣”是一种很活泼的鱼,尤其是成年鱼,在环境的突然改变时或者受到惊吓时,会发生跳缸现象。故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要给鱼缸加个盖子,防止跳缸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在小溪里随处可见的“彭普辣”数量急剧减少,如今难以在乡村小溪间寻觅到它们的踪迹。只有在过年“打旱塘”的时候才能看见数量较多的“彭普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工业污染不断蔓延农村,农村滥用农药现象日渐加剧,山区耕种水源严重污染,河流小溪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鱼儿逐渐灭迹,其中“彭普辣”已经开始在95后的视线里消失,很多农村长大的95后孩子对这种鱼的记忆也十分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溪流生态环境里,“彭普辣”是一种生命力相对较强的鱼儿。如今,这种鱼已经越来越难见得着,从中折射出目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江河日下,不断恶化的触目惊心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要寻得一两条“庞普辣”都得费不少周章,市场上一条的价格甚至都到10块钱了,而且是可遇不可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