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一慰

油旋是济南人很熟悉的名吃,外皮酥脆油润,葱香透鼻,呈螺旋状,故名油旋。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非常喜欢吃油旋,山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蔡德贵每次去北京,都会从济南苏将林师傅那里定做50个油旋。13年前,笔者前往苏将林师傅家中,时年77岁的苏师傅介绍了他的油旋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旋的历史演变

油旋作为济南的著名小吃,追溯其历史,最早出现在清初顾仲编著的饮食著作《养小录》中,其对“千层油旋烙饼”是这样描述的:“白面一斤,白糖二两,水化开,入真香油四两,合面作剂。擀开,在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上火烙之,甚美。”

清末著名的饮食专著《调鼎集》中有“油旋饼”的记载:“最忌不松,油饼用卷,必有此病,法以上白细面同煮肉汁和摊大饼,掺椒末,勿加油,俟捏极薄加油,油上如箩筛飞面,轻轻卷起,摘段,以生脂油,羊糖作馅,包成小饼,锅微火慢烙,饼上仍用手轻捺,刚极松散,此要法也。”此书还有“晋府千层油旋饼”的记载:“白面一斤,洋糖二两水化开,加麻油四两,和匀拌开,入油擀,再次如此七次,作饼烙。”

据已故著名烹饪文化学者张廉明先生考证,济南的油旋是在清末兴起的。齐河县的徐氏三兄弟,在济南城里县西巷南首经营油旋生意。因济南人喜食大葱,为适应济南口味便加入葱油泥(葱末和猪油)及盐,使油旋变为葱香咸鲜的面食,深受顾客喜爱,连清晨去巡抚衙门点卯的官员也会购买,由此生意兴隆,被称为“徐家油旋”。据说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曾以经营油旋等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至民国初年,济南有十多家经营油旋的店铺。但时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济南打油旋者就很少了。

“文升园”最早在后宰门街西头的辘轳把子街,后来迁至泺源桥东侧路南。那是一座两层楼,楼梯为木质的,楼上是木地板。记得1965年前,“文升园”的门口两侧各挂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满了该店经营的菜品。

1965年汇泉楼迁到泺源桥东侧路北,“文升园”就改成了汇泉饭店的旅客食堂。1966年春天邢台地震时,时任济南市饮食公司业务科副科长的张廉明先生,还在二楼开了一次如何面向大众提高菜品和服务质量的会议。后随着城市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拓宽,“文升园”被拆除。尽管如此,这家饭店的名菜名吃却留在不少老济南人的记忆中。

新中国第一部由商业部饮食服务业务管理局编、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山东名菜点》中,根据“文升园”制作经验整理的菜肴有:罐儿蹄、油旋、坛子肉。

刻苦学习油旋制作技术

耿长银师傅年轻时是“文升园”打油旋的高手,耿师傅后来离开了饭店,在他居住地纬三路通惠街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北洋大戏院(时人民剧场)附近卖油旋。1956年济南召开全市名吃大会,耿师傅制作的油旋被选中。随后,耿师傅调入聚丰德饭店。几个月后苏师傅也调入聚丰德,跟耿师傅学习打油旋,一年后签了师徒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送耿长银师傅退休照,前排左三为耿长银,中排左一为苏将林。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聚丰德时和耿、苏二位师傅是同事。虽然了解一些他们的事情,但为准确起见,2011年10月18日下午,我前往苏将林师傅家又专门采访了他。时年77岁的苏师傅向我介绍了他的油旋人生。

苏将林师傅是山东莱芜寨里人,1934年出生,由于生活所迫,7岁便到济南,跟其叔叔在馆驿街附近沿街卖糖。叔叔居住的地方有一个饭铺,老板姓汪,看着苏将林聪明、灵巧,肯吃苦,便说服其叔叔叫苏将林跟着他学徒,专门烙制烧饼。1956年店铺公私合营后,苏师傅进了济南聚丰德饭店,跟随耿长银师傅学习制作油旋。

那时的炉子跟现在不一样,是用砖盘起来的中间圆、外面方的炉子。中间是凹进去的炉膛,烧的是焦炭,因为焦炭无烟干净,热量大又耐烧。周围是一圈大约10厘米宽的干净平台,还有专门放鏊子的外围。

油旋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和软面作剂,擀成一长条面片,左手拿起面片,右手手背在面片下向前一甩,“啪”一声甩在面板上,然后把面片向右折叠,抹上细盐、猪油葱泥(猪油的起酥作用最好,而且猪油有特殊香味),然后随卷随抻,抻得极薄,卷成一螺旋形圆柱,把做好的油旋胚子放在鏊子上烙,用手指压成直径两寸左右、半寸厚的圆薄饼,烙好两面、再两面刷油放进炉子内壁上烘烤,先烤一面,再烤另一面。

每次翻动烤着的油旋时要先用铁钩子把鏊子端下来,才能翻动。这反过来烤另一面和把手伸进炉子把烫手的油旋拿出来时,手要不怕烫,手臂还不能碰到炽热的炉壁。刚开始学,由于手法不熟练,稍不留神,胳膊就会被炉壁烙起红红的水泡,有时疼得不敢穿长袖衣服。

油旋烤好后,要趁热用左手拿起来,用右手指往油旋中心捅一下,才能出现一层层的螺旋状。

正宗油旋制作时必须“打点”。右手拿着大约20厘米长的擀面杖,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的两头,有节奏地先向左打点,再向右打点,犹如打击乐。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称为“打油旋”的原因吧!

耿师傅严格按照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苏师傅平时除了打油旋以外,其它如砸焦子(焦炭)、备料、和面等杂活也都干。由于苏师傅学习认真,又不怕吃苦,加之有制作烧饼的基础,很快就学会了打油旋,可以独立操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聚丰德打油旋在水案的西北边,两盘炉子,耿师傅在北边干,面朝北墙干活,紧挨着的苏师傅在南边,面朝西干活。苏师傅炉子的西边和南边各有一扇窗子,夏天西晒特别热,所以让耿师傅在北边。耿师傅年纪大了少言寡语,我和苏师傅比较熟,没事就经常去那里观看,有时苏师傅就教我一些东西。

打油旋夏天要早上五点上班、冬天六点上班,苏师傅经常三四点起床,店里有时封不好炉子,还要先把炉子生起来。和好面、饧好后开始制作,每人一个班打50斤,要干到下午3点左右才能干完。干完活油旋也就卖完了。那时是人工和面,站着干活,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夏天要守着炉子,汗流浃背,十分辛苦。苏师傅说制作油旋和面最重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面时的掺水量是不同的。和好面后应做到手光、盆光、面光“三光”,另外还要看好火候。

油旋的特色就是酥,入口即碎,酥脆的能发出声响,掉在地上会被摔得粉碎,这才是正宗的济南油旋。第二就是香,正宗的油旋葱香浓郁,入口浓香,弥久不散。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所以油旋做好,趁热吃才能吃出味来。

闪光的油旋人生

1958的一天上午,苏师傅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被通知“防疫站检查卫生”,要把打油旋的家什全部消毒,手也要消毒。苏师傅回忆说:“一会儿来了防疫站的人,对打油旋用的油、盐、葱等调料检查了一遍,还检查了手,检查完后,就让我继续干活,这时两名男子就站在我的身后,看着我做油旋。等做好20个油旋后,他们走上来把油旋包好,带走了。过了一会儿,饭店经理跑来告诉我,我打的油旋和苏乐文师傅做的烤鸭是给毛主席吃的,他老人家就住在我们西边的交际处(现在的济南饭店)。”苏师傅谈起此事,很激动,认为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一件事。

1964年解放军大比武,6月8日至10日,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大将在济南检查时,也从聚丰德购买了耿师傅和苏师傅制作的油旋。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时,也品尝过耿师傅和苏师傅制作的油旋。

1990年,苏将林代表山东赴杭州参加了全国名小吃展示会,他现场制作的油旋、扁担烧饼和小油酥芝麻饼(后两种小吃也曾是济南名吃,现濒临失传)在许多挑剔的南方评委中好评如潮。苏将林不仅会制作圆形油旋、鸡蛋油旋和马蹄油旋,还创造了寿桃油旋。他制作的“油旋”“油酥芝麻烧饼”“扁担烧饼”“马蹄油旋”“寿桃油旋”等品种全部获奖,他制作的“油旋”被大会评选为“中华名小吃”“济南名小吃”。

参展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摊位前,品尝和购买油旋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天都排起长长的队伍,为此,主办方单独做苏师傅的工作,请他再多做一些,满足顾客的需求。苏师傅加班加点,一天工作近16个小时,主办方专门授予了他一面锦旗。

苏师傅1992年退休后,在老百货大楼对面的胡同里开了一家油旋作坊,扑鼻的葱香和清脆的打点声常常使小小的店面门庭若市。每天做出的油旋供不应求,苏将林一直恪守“师训”,从来不卖过夜的油旋。他说:“油旋应趁热吃,刚出炉的油旋最好吃,如果卖过夜变硬的油旋等于砸自己的牌子。”

1996年泉城路拆迁,恰好聚丰德饭店经理亲自请他们回去。当时苏师傅非常高兴,又干了5年。后来聚丰德饭店改革,承包给了别人。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生前非常喜欢吃济南的特色小吃——油旋。当时,山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蔡德贵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北京一次,蔡教授很细心,每次看季老都特意从苏师傅那里定做50个油旋,早上做好,中午赶到北京,让季老当天就能吃上。这已成了蔡教授每次到北京的固定“课目”,考虑到老人家的健康,他每次都叮嘱店家少放盐,一直到苏师傅不干了,才又买别人做的油旋。

2014年是让苏老先生为之舒心的一年,因为老手艺终有了黑发传承人,在济南又能吃到正宗"苏氏油旋"了。从3月11号这天起,80岁的“苏氏油旋”掌门苏将林正式将打制油旋的手艺传给自己的外孙聂书恒。“我从师傅手里学到手艺,不能让这门手艺断送在我手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我外孙能有这个心,想继承这门手艺,我乐意教他。”苏将林老人笑着说,“一想自己的手艺后继有人了,心里很高兴。”

2018年,84岁的苏师傅去世。故人已去,谨以文此追念之!

(本文作者为山东原烹饪专业中学高级教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