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兽归笼,终于开学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聊孩子,有几个话题比较劲爆。一个是反内卷,最开心的莫过于培训机构,奔走相告,学校不给补课了,快到我这里卷起来。

一个是各地小学入学人数断崖,有多离谱?有的学校直接招不到小孩了。之前都说,幼儿园的寒冬来了,而小学的寒冬提前了。

01

每次聊到这类话题,都绕不开新生人口减少。

大家可以对照下图看一下,今年小学入学的,是201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人口下滑的第一波。

接下来,还有更凶猛的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种种表明,今年出生人口和生育率,会有小幅反弹,但大趋势不会改变。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日本上半年新生儿数量35万,同比减5.7%,而2023年韩国新生儿人数为23万人,创1970年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之前有人研究过,为什么东亚国家情况相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受儒家文化影响,人口密度大,内卷严重。

02

去年,我们就幼儿园关停潮,写过一篇。不过再多的文字,没有数据来的震撼。

根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为4092.98万,相比2022年减少了534.55万人,降幅达11.6%。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比2022年减少1.48万所。

一年减少1.48万所,除以365天,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全国平均每天关闭40幼儿园。

一点都不夸张,有些民办幼儿园今天开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的,孩子们没有了学校,老师们没有了工作。就连有编制的老师都不稳了,转岗分流大概率。

年初,有种说法是幼儿园可以转型成养老院,这完全是“理想化”的想象。

小学今年怎么了?提前招不到学生了。就拿南京来说,市区不少中等学校去年一年级17个班,今年只有13个,河西某小学去年招了9个班,今年只有5个班。

最离谱的是市中心几个草小,一年级就招了2个班,有的30人,最少的17人,这是要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节奏。

03

小学率先关停的,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因为人口率先收缩。

有统计,过去十年间,黑龙江消失了近六成、合计1900余所小学,吉林消失了近五成、合计2600余所小学,辽宁也消失了2200余所小学,降幅近一半。

经济发达地区直到今年,才出现小学招生下滑的情况。

比如老城区的草根小学,尤其是有优质初中学区加持的。很多家长买学区房,就为给孩子读初中

这种小学的结局就是合并,后期大概率会将校区借给初中,因为初中入学人数即将暴涨,尤其热点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模不大,名气不大的民办小学,今年招生也难了,明年会更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类小学很难招到学生,那就是乡镇小学,家庭只要有一点点能力都转移到县城、城市学校。

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上课,校车接送。说一组数据,过去二十年里,我国村庄数量大幅减少117.4万个,乡村常住人口流失近3亿。最倒霉的是代课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有些小学招生人数在增加?前些年人口往大城市迁移造成的,尤其房价不太高,人口集中的新城区,适龄孩子非常集中。

那些画饼的半成品板块就没这么幸运了,无论是什么名校的分校,无论校舍盖得多高大上,没有人就没有基本盘。

所以,我在判断一个片区房价走势的时候,先看入住率,再看出租率,最后看挂牌量占比。

04

今天我们聊这个话题,不是看看热闹。

小学招生难,今年只是开始,明后年会更突出。对于家长来说,倒是好事。

过去两年我反复强调,小学择校没有太多必要性了,除了最顶尖的几所名校,和教育局安置统筹生的渣小,其他差距会慢慢缩小。

公办小班化能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家长来说,即便有变故,无非上学远一点,没准因为学区重划,能去更好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是那句话,小学关键看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民办小学,一旦招不到学生,办学规模肯定要缩小,优质师资会提前流失,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是有严重影响的。

倒是初中,接下来进入入学高峰。很多家长焦虑,还能保证教学质量吗?

和小学越来越均衡完全不同,这几年初中的走向是越强越强,越弱越弱,一线初中对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大(公开的抢人大战),管理水平相对高,家长愿意配合,通过分层教学来解决学生多的问题,还是很奏效的,就是越来越卷。

学校消失的背后,是很多岗位的消失,这条链上的每个从业人员都要未雨绸缪。师范这条赛道,能躲开就躲开吧!

编制正在快速减少,合同制将普遍化,也不再是铁饭碗了。

就教育来说,未来改革的重点是就业和分配问题,难点是分流和观念转化。说实话,暂时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