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他的老师徐特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他的老师徐特立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那时开始,民间对于教师节日期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到了2006年教师节的时候,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已注意到民间要求教师节改期的呼声。

到2013年09月0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时,其中有关教师法的部分,序号排第一的就是“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拟修改为“第六条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

为什么对于教师节的日期存在争议呢?这主要是因为9月9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将教师节定在这个特殊日子的第二天,很多善良人士认为不妥。比如,很多人都这样说:我赞成在社会上提倡尊重教师,但反对教师节设在这一天。

这种观点其实不无道理。旧中国设定过教师节、新中国初期也设定过教师节,为什么这些日子都不选、偏要设立在9月10日,这样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日子呢?

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吧,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教师节的前尘旧事。

教育部称注意到教师节改期的呼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部称注意到教师节改期的呼声
2013年9月5日,“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9月5日,“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最早提议设定教师节是在1931年,京、沪两地的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当时并未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直到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教师节。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曾考虑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不过,后来考虑到教师也已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所以1951年、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

但是,将教师节和五一节合并在一天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节日缺少了教师的职业特点。结果就是,这个节日慢慢地淡化了下去、后来人们就把它给忽略了。

1981年3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即“民进”)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教育部党组书记)和方明(全国教育工会党组书记)共同签发恢复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到了1983年3月的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方明和民进的18位政协委员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

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表示同意恢复教师节。12月,由教育部长何东昌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到中央宣传部。当时的中宣部长邓力群将报告报送给胡总,胡又向邓做了汇报。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2013年9月9日的某大V微博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9月9日的某大V微博内容
2013年,“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拟改教师节的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拟改教师节的日期

当时,时任总书纪是胡,总理是赵,委员长是彭真;属于邓为核心的执政时期。教师节的设立,并没有提升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很多教师说:有了教师节,自己并没有感受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更多尊重;与此相反,反倒感觉教师职业越来越不被尊重。

这种诡异的情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很简单。设立教师节的提议是为了让国民尊师重教,可是当将他们的节日设定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日子,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对人民导师的不敬,非常不合适。

试想,连人民导师都不敬的人,又怎么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从这个节日出台之后,不只民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也不断有人提议、要求更改教师节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