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三四千、不要一两千,只要998,“大牌服饰”带回家——是不是以为你捡到了大便宜?等你把“大牌”带回家,却发现版型走样、质量低劣,才发现上当受骗花了冤枉钱。近日,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在小作坊内非法生产、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注册商标服饰的刑事案件,你买的“大牌服饰”可能都来自这里。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被告人付某某、石某某、潘某某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购进服装辅料、布料、羽绒和吊牌等材料后委托他人加工成白板羽绒服,后将白板羽绒服缝上该品牌吊牌和领标,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羽绒服,后通过淘宝网店对外销售,三人销售金额达人民币150余万元。

2024年1月24日,经知识产权权利人鉴别,涉案品牌服饰均为假冒该公司注册商标的产品。

禹会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认为,被告人付某某、石某某、潘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三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向禹会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审理中。

检察官提醒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服饰,不仅侵犯了相关品牌的注册商标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小作坊内生产条件恶劣,产出的服饰多存在样式走形、质量低劣等问题,部分布料、辅料未经过质量检测,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成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互联网上套路深,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正规网络购物平台选购商品,对一些优惠、折扣、低价商品要提升辨别能力,在购买到商品后,要仔细检查商品包装、标识、防伪标志,密切关注商品品质,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可以通过向电商平台投诉、拨打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报案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