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主笔:乔艺

少年家事庭法官助理

(更多风采见文末)

“今天七点半我回老家了,谢谢你们对我的事费心了,没有很好的感谢,但会永远记在心里,祝福你们今后工作顺利,万事顺遂!”上海市妇联驻二中院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岑华春微笑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念着当事人王阿婆在回老家的列车上发来的短信。承办法官王江峰和我相视而笑,一件让我们三人揪心数月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上诉人王阿婆已经84岁了,在厘清案件的法律关系之余,如何保障王阿婆老年生活的安稳,让我们格外挂心。

老伴去世引矛盾

王阿婆和李老伯原本各自都有一段婚姻并育有子女。后因丧偶,二人在经人介绍相识后于1992年再婚

婚后,王阿婆告别子女,从老家来沪和李老伯共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双方偶尔会因经济安排等原因拌嘴斗舌。特别是对婚后共同居住的登记在李老伯名下的这套公房,李老伯有意在百年后留给自己的子女,王阿婆却也有自己的想法。为此,双方特意以书面形式约定实行婚后财产分别制。李老伯还以自书遗嘱形式,对这套房屋和存款等进行了安排,明确表示将房屋和存款留给自己的子女,同时写明保留王阿婆在该房中的居住权利。

2022年,李老伯因病去世。尽管留有遗嘱,但王阿婆和李老伯的子女还是因遗产分配问题起了纠纷。

李老伯的子女认为,希望根据遗嘱安排,继承父亲名下的房屋和所有的存款。王阿婆则主张,她和李老伯之间的财产分别制协议都是由丈夫一手策划的,并非自己真实意思表示,要求将丈夫名下的房屋和存款等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

法理之外存心结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王阿婆与李老伯签订的婚内财产分别制协议应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根据协议约定,被继承人李老伯名下的房屋、存款等均属于李老伯的财产,也即遗产,且夫妻双方互不发生继承。

此外,双方当事人对李老伯所立自书遗嘱的真实性都没有异议,且该遗嘱的内容、形式也都符合法律规定。据此,一审法院确认遗嘱有效,并判决支持了李老伯子女的诉求。

王阿婆对这一判决不服。她满腹委屈,觉得在这场三十年的婚姻中,自己一直对李家辛勤付出,可到头来却宛如一场泡影。于是,她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了上诉。

在二审法庭上,王阿婆彻底宣泄了自己被压抑了多年的情绪,倾诉了心中的委屈和不满,要求合议庭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理上来说,一审的判决结果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维持一审判决,李老伯的子女虽然可以继承父亲的房产和存款,但因王阿婆在房屋中有居住权,子女们一时无法对房产行使占有权和使用权。而王阿婆一人独居在该房屋内,生活起居及安全问题都令人担忧。如何能寻找到一个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化干戈为玉帛呢?我们陷入了思考……

有情调解化纠纷

庭审后,了解到双方都有调解意愿。我们借助上海二中院与上海市妇联的合作机制,将案件委托至上海市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由调解员岑华春对案件展开调解。

我们也和岑华春一起,多次与王阿婆及李老伯子女进行了谈话,希望双方能打开心结,说一说各自的真实想法。

李老伯的子女们表示,由于这套房屋承载着他们的成长记忆,因此希望早日收回房屋全部权利,并愿意以所继承的数十万元存款作为代价,与王阿婆在房屋中享有的居住权作交换,从而彻底解决双方的纠纷。

而王阿婆这边,她的亲生子女对母亲一人独居在沪放心不下,希望母亲能回到老家,在子女的身边安享晚年。王阿婆虽然表示不愿离开案涉房屋,但言语中,却也不时流露出叶落归根之意和与晚辈共享天伦之乐的期待。

在了解到双方的真实想法后,我们全力展开了调解工作。期间,双方就价款金额、钱款支付方式及违约条款等意见不一,几经反复仍僵持不下。考虑到王阿婆年事已高,我们两次上门倾听她的意见,努力弥合分歧。从深冬到初春,2024年2月,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并约定了交接房屋的时间。

案件有了圆满的结果,王阿婆专门委托媳妇送来“法律无情人有情,排忧解难为民行”的锦旗,对大家表达谢意。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再次上门。在王阿婆所在社区居委干部的见证下,双方在和乐融融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房屋的交接。

当王阿婆坐上回老家的列车,并发来短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时,我们都由衷地感到开心。

法官心语: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案件中,往往因当事人之间积怨已久,对我们的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事案件的调解过程中,可以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提前了解掌握案情,对当事人之间的人物关系、感情纠葛、矛盾争点等进行梳理分析,找到调解的着手点。

第二,换位思考,体他人所受,感他人所想。在家事案件的调解中,要耐心细致,聆听当事人的内心所想,找到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关键点。

第三,调解是优选,但以案释法也不能忽略。在家事审判工作中,要注重对案件当事人进行释法答疑,让当事人在感受司法温度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

总而言之,家事无小事,唯有做好细节,才能法暖人心。

更多风采

乔艺

华东政法大学全日制法学硕士

更多作品链接:

责任编辑 | 翟珺

人像摄影 | 施蕾

版面编辑 | 周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