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已经忘了抽盲盒的初心。”90后白领青青(化名)曾是一名狂热的盲盒爱好者,家里的一面墙和卧室床头都曾摆满盲盒娃娃,不过现在它们已经所剩无几。

排队抽签、争相抢购、溢价转售……以盲盒为代表的潮玩(潮流玩具)因“惊喜经济”和“收藏经济”点燃了“Z世代”的购买热情,不断有人“入坑”。但在盲盒“热浪滚滚”的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逐渐冷静。

那些当初像青青一样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年轻人,为何想“退坑”?

图为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的盲盒娃娃。(图片源自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的盲盒娃娃。(图片源自小红书)

“真的很想抽当时无脑冲的自己”

“起初只是想买几个玩玩,但随着对盲盒的逐渐狂热,我的消费上限越来越高。疯狂上头的时候,为了冲隐藏款,我会拼命选自己喜欢的IP,一天就能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也会为抢不到心头好而特别心烦和焦虑。但其实对于买的大部分款式,我都不是真的热爱,买回来就摆着,甚至都没有细看。”谈及自己追盲盒的心路变化,青青说,“从只要合眼缘,抽到什么款式都能乐呵呵地欣赏,到打开一个盲盒,先要搜索一下是不是热门款,如果不是,心情立马变得不美丽。”

当理智“回归”之后,青青觉得自己只是“收集癖”在作祟,也被拆盲盒的“赌徒心态”裹挟了:“如果提供情绪价值的东西已经无法带给我更多正面情绪,那就是时候远离了。”

青青口中的盲盒,是潮玩的一种“玩法”。潮玩因注入了设计、潮流、绘画、雕塑、IP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收藏属性。雕像手办、盲盒公仔、BJD(球关节娃娃,指的是关节处由球形接头连接起来的、可活动的娃娃)玩具,都属于潮玩。

根据广东省玩具协会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发布的《2024全球潮玩产业发展报告》,主要面向14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具备潮流文化元素或时尚创意设计的玩具,即为“潮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消费者在北京王府井apm购物中心生活方式集合店番茄口袋选购盲盒。(中国商报记者 涂瀚文/摄)

和青青一样,家住北京的丫丫(化名)也“退坑”盲盒了。

“290元顺丰包邮。”丫丫不久前打包出售了自己收藏的最后11个盲盒娃娃。“这11个娃娃,当初买的时候,最便宜的一个也要59元。”丫丫告诉记者。

让丫丫决心“退坑”的原因,是惊觉自己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最初入坑只是因为喜欢,享受着盲盒的因‘未知’所带来的惊喜和快乐。但慢慢地,(我)就变成了盲目跟风,一味购入新品,花了不少钱,也占了很多空间,家里都快没地方摆了。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买一个塑料制成的小娃娃,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丫丫说。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送除了盲盒以外的其他快递。”当听到快递员说出这句话时,95后的宁宁(化名)才发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买了那么多盲盒。“

入坑盲盒之后,我已经很久都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了。69元、79元、89元、99元、129元,这些都是盲盒的价格,这些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买护肤品、买衣服、吃美食,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盲盒热’退却之后,真的很想抽当时无脑冲的自己。”宁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一名网友分享的“退坑”经历。(图片源自小红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更想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是受访对象“淡坑”“退坑”盲盒乃至潮玩的主要原因。

上海的95后阿皮(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也是一名资深潮玩爱好者,家里的各式手办、盲盒摆满了好几个柜子。

现在阿皮打算“退坑”,她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售自己曾经的收藏品,其中不乏已绝版的款式。有网友表示不解,在其账号下评论说:“都好好看哦,居然要退坑。”阿皮则回复道:“我有大宝宝了,要换点奶粉钱,以后玩儿她就行了。”

“黄牛当道,抽不到好东西”

目前究竟有多少人“退坑”,并没有具体数字。

但是,像青青一样,的确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退坑”经历。

小红书平台上,记者以“盲盒退坑”为关键词搜索看到,有5万多篇笔记;搜索“盲盒退坑怎么处理”,则有9万多篇笔记。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钱不凑手”外,“退坑”盲盒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黄牛炒盒”、售后体验不佳、质量参差不齐等。

“之前我去一家潮玩店抽盲盒,看到摆放新品盲盒的台面上空了四五个盲盒的位置,就等着店员补盒。当时有一名店员时不时看向我,来回转圈,店里除了我还有一名男性顾客,他徘徊在新品盲盒摆放区附近。我看店员没有补盒的意思,就假装离开。那名店员看到我转身要走,立刻拿了一整盒出来要补,我又转头进了店,店员立刻就不补盒了。过了一会儿,我又走出了店铺,看到我真走了,店员又立刻拿了一堆补盒过来,给了那名男性顾客。我顿时对盲盒‘下头’了。”家住北京的蕾蕾(化名)讲述了自己遇到“黄牛”的经历。

已“退坑”一年的资深玩家小严(化名)说:“‘黄牛’通常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几个人簇拥着在几款热门IP旁蹲守着,尤其是在每周五上新品的时候。一方面,这让真正喜爱盲盒的我们很难抽到所谓的热款;另一方面,店员会禁止普通顾客捏盒(捏盒是为了根据手感大致判断盒中娃娃的形状和款式),而对‘黄牛’捏盒的行为则不闻不问,这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宁宁也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去潮玩店买盲盒,拿起一个盒子,发现四个边都被捏得软软烂烂了。她刚刚捏了一下已经软塌塌的盒边,立刻就被店员告知不能捏。“这也是我后期直接在线上买盲盒的原因,有‘黄牛’的存在,线下抽到好东西的概率真的不高。”

图为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准备低价转让的盲盒娃娃。(图片源自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准备低价转让的盲盒娃娃。(图片源自小红书)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品行业分析师表示,不排除会有一些专门“炒盒”的情况:“黄牛”大量购入盲盒,以获得更多抽到隐藏款的机会,再高价卖出进而获利。

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看到,某款原价为89元/盒的系列盲盒产品,其中的隐藏款二手价格为1400元至1.6万元不等。

二手隐藏款盲盒价格一路走高,激起了一些玩家的“逆反”情绪。

“事实上,高价买未必能高价卖。我收过的一个二手隐藏款盲盒,在‘退坑’转卖时亏了一半。市场是波动的,盲盒的热度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在,我那些还在‘坑’里的好友也不会追高收二手盲盒了,大家都在逐渐回归理性。”青青说。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二手潮玩高溢价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供需失衡、炒作行为和品牌效应等。热门或限定款式的潮玩往往供应有限而需求持续增长,结果导致价格飙升。同时,一些投机者也会利用市场热度进行炒作,进一步推高价格。然而,这种高溢价现象并不健康,容易导致出现市场泡沫和风险。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潮玩时需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潮玩的炒作并不少见,不过每次炒作的选品不太一样。但凡炒作都会出现高溢价,否则就没有炒作的必要。通过高溢价实现投资的过程其实就像击鼓传花,最终看鼓声什么时候落地。在落地之前大家可能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可是鼓声落地的时候就要有人买单。”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说。

“售后体验不好、感觉心累”

令不少年轻人头疼的还有潮玩品控和售后体验问题,这也是一些人“退坑”的重要原因。

“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个大娃娃,收到后发现有很多明显的裂痕。向客服反映,解决措施就是赔偿80元的优惠券。我不接受,要求退货退款,客服表示48小时内回复我,但最后的结果是不支持退货,只能维修。”家住天津的小洁(化名)说。

图为两名小朋友在自动售卖机前挑选盲盒。(中国商报记者 杨宏生/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两名小朋友在自动售卖机前挑选盲盒。(中国商报记者 杨宏生/摄)

在门店购买盲盒,换货后仍有瑕疵,最终被拒绝再换货的情况,也在潮玩爱好者中时有发生。

“我不是‘显微镜’玩家,但换货两次,到手的三个娃娃确实是瑕疵一次比一次明显,感觉很离谱。第三次要求换货时,直接遭到了拒绝。”家住山东的薇薇(化名)说。

“已经返厂四次了,历时一个月,现在完全不想要了,只想把娃娃退掉,还要跟客服扯皮,特别心累。”同样家住山东的小艾(化名)表示。

不仅如此,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物流记录称,自己在收到盲盒的当日发现有瑕疵,立即联系客服退货,经协商后于当日寄出瑕疵盲盒。但在物流信息显示快件已代签收(仓库)后,商家拒绝退款,拒绝理由是仓库并未收到货。

此外,商家以没有录制开箱视频、退回盲盒没有使用原包装盒等理由售后拒收,也是网友发帖避雷的“重灾区”。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潮玩盲盒产品质量不过关,商家要承担退货、换货责任,确保消费者购物无忧。若换货后问题依旧,商家应主动承担进一步的责任,如全额退款或提供补偿方案,体现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同时,商家需积极自查产品质量控制流程,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积极保护品牌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詹军豪表示,商家以未录制开箱视频、未使用原包装盒为由拒绝售后服务,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不利于品牌形象的维护。这些要求若未在售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同意,则不能作为拒绝售后服务的依据。商家应优化售后服务流程,减少不合理障碍,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如果消费者遇到维权问题,首先应尝试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合理补偿或提供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消费者可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自身经历,促使商家正视问题并改进。在此过程中,消费者要保持理性沟通,避免出现情绪化行为。”詹军豪说。

“已经上瘾了,特别难戒断”

未来智库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潮玩市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90后和00后。年轻人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创新意识,对于潮玩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意愿。他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高频次的特点,不仅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创意性,还追求产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专家表示,也正因部分潮玩产品具有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不少年轻人沉迷其中,动辄花费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图为几款盲盒娃娃。(中国商报记者 杨宏生/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几款盲盒娃娃。(中国商报记者 杨宏生/摄)

近年来,大量的玩家入局潮玩。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相关潮玩企业约有17800家。不可否认,我国潮玩已经迅速打破小众圈层走上普及化道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中国潮流玩具持续普及的情况下,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零售额达到763亿元,2026年达到1101亿元。

显然,潮玩市场的高速发展势不可挡,虽然有一些像青青一样的年轻人逐渐“退坑”,但还有年轻人像小洁一样心生悔意却难戒断。

“每次开盲盒的时候都很兴奋,就好像赌徒在赌桌上一样。喜欢的热款拿到了,还想赌隐藏,结果越买越多。实在抽不到隐藏,就到二手平台上溢价收。计算下来,不到两年时间,我已经在买盲盒上花费了几万元,心里很后悔。也想‘淡坑’或者干脆‘退坑’,但买盲盒已经上瘾了,特别难戒断。”小洁说。

也有网友发帖称,自己花数万元购买的一堆盲盒娃娃,转卖后回款不到1万元。

“上瘾难戒,主要是潮玩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所导致的。”产业观察家洪仕宾对记者表示,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购买潮玩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追求潮流和个性的方式。

王鹏表示,年轻人如果发现购买潮玩只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跟风心理,那么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避免过度消费。此外,也可以寻找其他更有意义的爱好或活动来替代购买潮玩,从而逐渐摆脱这种“上瘾”状态。

“不要追逐高溢价的二手潮玩,不是所有的潮玩都能被炒起来。喜欢潮玩无可厚非,但盲目追逐高溢价品类可能会出现投资亏损。”刘春生提醒,任何购买和收藏,如果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都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年轻人要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安排,谨慎购买这些产品,不盲目追逐热品,这样才能够既获得收藏的乐趣,又避免承受投资的风险。

图为番茄口袋销售的潮玩盲盒。(中国商报记者 涂瀚文/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番茄口袋销售的潮玩盲盒。(中国商报记者 涂瀚文/摄)

(记者 王彤旭 马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