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不懂得节俭,塑料瓶子就应该留着二次利用,扔了多浪费呀……”

许多家庭里都有这样一个勤俭持家的父亲或者母亲,他们舍不得把饮料瓶、矿泉水瓶子等扔掉,总是觉得洗干净了还能拿来装装油、大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正是这些自以为是的节俭“害”了一家人,那些一次性的塑料瓶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长时间使用会危害健康,甚至能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2010-05-27《长期使用同一矿泉水瓶致癌?》

每天都在用“毒瓶”?

塑料瓶子是我们现在频繁接触的东西,尤其是夏天,很多人都喜欢买一瓶冰镇饮料解暑,而装饮料的瓶子就是塑料瓶,样式不一、颜色不一。

如果是年轻人,饮料喝完后大概会直接把瓶子扔掉,少部分人会拿回家当废品卖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是父母辈、奶奶辈的人,大概率是不舍得扔的,基本上都是把瓶子洗干净了再次使用,比如放在灶台上装调料和油,比如放在阳台上装大米豆类等。

他们会觉得几块钱买回来的东西,洗干净了能发挥着几十块的作用,自认是个勤俭持家的小能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偏偏就是这些塑料瓶,他们正是会致癌的“毒瓶”,长时间用它喝水,喝的就是“毒水”。

要明白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塑料瓶都能直接接触食物,它本身的成分很有可能携带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就要问了,饮料瓶既然能装饮料,那就说明可以接触入口的东西,难道它也会有有害物质吗?

答案是很可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细心的话就能发现,塑料瓶的瓶身上会印着对应的标志,有带箭头的,有写着数字的,不同的瓶子标志也不一样。

一般的饮料瓶的标志是三个循环的箭头围着数字“1”,这个箭头不是说买家可以循环使用瓶子,而是它能被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说只能拿去卖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则表示它的材质是PET,也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意味着瓶子不能装70°以上的液体,不然就会变形、溶出有害物质

“PET”表明可以接触食物,但不能长时间接触食物,尤其是开水等高温液体,同时也不能装酸性、碱性液体,不然也会溶出有害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乐不就是碳酸饮料吗,是不是装了可乐的瓶子也会存在有害物质?”

碳酸饮料中的某些成分确实会有轻微的腐蚀性,但是饮料瓶的生产会考虑到这一点,它的材质足以承受这些微弱的腐蚀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饮料都会标注保质期,这个保质期不只是说饮料本身的期限,有时候也是饮料瓶本身的使用期限。

所以商店里的饮料瓶不建议二次使用,如果只是拿来应急,偶尔用那么几次倒是没关系,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阿联酋一位12岁的女童就曾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塑料瓶而患癌,虽然她致癌所用的瓶子不一定是饮料瓶,但也给我们做了一个警示——

严格按照瓶子的要求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2010-05-27《长期使用同一矿泉水瓶致癌?》

一次性的瓶子就是一次性的,如果能重复使用的话,为什么要叫“一次性”瓶子呢,家中的长辈这时候也不要“犟”,如果真的舍不得,就用瓶子装一些不入口的物件。

既然塑料瓶子有隐患,那么平时应该怎么选择、怎么使用呢?

标准就是标准

拿一般的饮料瓶来举例,如果盛放热水、酸碱液体的话,瓶身就会析出化学元素“锑”,这是一种本身就带有毒性的物质。

有人就要问了,瓶子生产商为什么会把有毒的物质用在饮料瓶上呢,直接从源头杜绝不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含有“锑”的物质本身就不是生产材料,它只是作为催化剂存在的,而且成品符合国家的质检要求,能在一定时间内盛装饮料,并标注了使用方法。

如果要装高温的液体,比如热水、热汤等,则应该数字“5”表示的“PP”材质,也就是聚丙烯,这类材质能耐得住130°的高温,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包裹食物的保鲜膜、塑料膜、塑料袋等也不耐高温,它们往往是“LDPE”即低密度聚乙烯,耐不住110°以上的高温,是不可以直接装着食物进微波炉的,否则会遗留塑料制剂。

泡面盒、快餐盒的材质一般是“PS”,即聚苯乙烯,它可以接触食物,能耐受冷冻和高温,但是不能盛装有腐蚀性的液体,比如酸性的橙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腐蚀性高的洗漱用品则使用的是“HDPE”,也就是高密度聚乙烯,能耐110°高温,它可以重复使用,但一定要把之前残留的洗漱用品清理干净,否则建议直接丢掉。

还有那些根本就没有标注任何标志的塑料制品,用来短时间盛放一些非入口的物品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尽量不要碰,连标志都不敢写,很可能是“有害物质聚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可以循环使用的标志是两个相反的箭头,只有带了这个标志才能放心拿来二次利用,它与可回收再利用的标志天差地别。

其实这些标准很多年轻人和部分中年人都知道,大家已经在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摸索了很久,也形成了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明网2022-08-24《你还在这样使用塑料瓶、塑料盒吗?小心是在给自己慢性“投毒”!》

主要还是老一辈的人要尽可能的改变观念,塑料制品确实有一定的二次使用价值,但是一般是卖废品带来的,并不是亲身使用带来的。

比如有人喜欢在阳台上放置透明塑料瓶装着的大米、豆子等,中午的阳光照进来打在瓶子上,升高的温度就存在着析出有害物的可能。

如果你还在意家人的身体健康,那么就尽可能规避掉错误使用的陋习,有时候省钱节俭,并不是你所认为的那么健康。

结语

你会怎么处理平时的饮料瓶,扔了还是卖废品,或者是重复使用呢?

参考资料:【1】新京报2010-05-27《长期使用同一矿泉水瓶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光明网2022-08-24《你还在这样使用塑料瓶、塑料盒吗?小心是在给自己慢性“投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绍兴质检院 2015年07月21日《塑料瓶底上的标志和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