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传俞敏洪也出国了,这是他的自由。
当然,他并没出国,好好的生意不做,有钱赚多美好的生活?我相信,俞老板倒是更有出家的可能,这哥儿们太崇拜李叔同了。
俞老板是一个有佛性的人,话语之中,经常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让人有隔世之感;在一次企业家的演讲中,他的情绪又偏离了主题,突然冒出了一句人生感慨:“如有下一辈子,宁愿去过流浪汉的生活”。
这句话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一下刺到了中国一大群底层老百姓的痛点。
这年头大家正在猜谜,未来中国经济是通缩,还是通胀?管它什么通,对富人来说都没所谓,压力大的注定是穷人,千千万万个小家庭都要愁生计;通缩了找不到工作,通胀了不涨工资,那就要坚决地放弃生二胎的权利。大家愁的都是生计,哪里会有这种去当流浪汉的富人苦恼?俞老板感慨的真不是时候。
连马光远也忍不住出来要挖苦几句:“真那么想过流浪汉的生活,哪里还要等到下一辈子?明天就可以实现了”,斯诚然也。
当然,俞老板也就这么一说,并不是真想去做什么流浪汉。
他只不过是倾述自己的生命学感受:为了赚钱,将人性扁平化了。这是没有经历过商战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记得很早一次栏目上,做外语的李扬很看重股权,老俞也是随口一说,你想要,可以给你;李扬惊吓了下巴。如今看来,还真不是场面上的戏语。
企业做到一定的份上,股权越大,压力也越大。
任正非有一个时期沉静不下来,一闭眼就想到一天要发出去多少工资,会不会有一天发不出去?俞老板的感慨一定更多,新东方一纸文件灰飞烟灭,股东这时要有担当,要对得起五万员工,退守的干干净净,这股权也是责任。
李叔同是他一生最崇敬的人,也是他最不理解的人,这位弘一法师,好好的人生,挺光鲜,怎么就突然入了佛门?太太守了三天也不出来见。
俞老板已经有了流浪汉的感叹,怕是也快了。
人生的很多感叹,不可以咬文嚼字地追究,要看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结,这完全不是错与对、好与坏、是与非的事。没有经历过创业的人,可以轻飘飘地一句话,说资本家的钱哪来的,不都是剥削吗?这显然不是一个辩论的事,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创业有多恐怖?
俞老板的感受,坐在书房里论楼市的马光远永远也理解不了。
一个民营企业者的内心磨难,真的非常非常残酷,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经历过的人一百个有一百个会说:如果你跟谁有仇,就让谁在这个充满了仇恨的时代去创业吧。
当然,人与人的境遇不同,所以大众总是没有共同语言。
我非常接受庄子的是非观,不,应该说是无是非观:此一是非,彼一是非,如果来个道德家做裁判,那么,他又多了一是非,实际上都是立场。人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忘记是非,就像《人世间》的蔡晓光,论是非,周蓉的很多做法太不招人喜欢了,可蔡晓光永远站在周蓉一边,只问立场,不问是非,这就对了。
人也就是这么矫情,你不缺什么,也就不在意什么,俞敏洪最不缺的是钱,所以和马云犯了同一种富贵病:对钱没感觉。
人各有所缺,也就各有各的在意和不在意,价值观的差别就是这样形成的。
问题是,中国有十三亿人缺钱,当然受不了俞老板对钱的风轻云淡。但是,俞老板说的道理,我认为很有道理,这道理是:人不会因为有钱,就一定比没钱的人幸福,人的痛苦是公平的,都一样多。
这个说法,我信。
当然,我没那么高的佛性,也没资格去感受一下钱太多的那种奇葩式的“苦恼”,相反,每当我为钱所困时,太太总是劝慰:
“你不遇到这样的事,也会遇到那样的事,人生本来如此”。
没错,太太说清楚了,没有钱上的事,也会遭到别的事,人生无常,太太说的是真理。
太太的这句话令我坚强。
既然上帝这么公平,管它遭遇到了什么,我们都要过好每一天。
虽然如此,俞老板的人生感慨还是刺激了我,特别想经历一次那种腰缠万贯的流浪汉生活。
那会是什么感觉?有点好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