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的秋天,英法联军已经从天津一路挺进至北京近郊,准备与清朝政府进行一场决定性的谈判。这场谈判原本旨在落实《天津条约》及其相关条款,以期结束战争状态,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然而,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它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之间的激烈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判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关于觐见礼仪的问题。联军代表巴夏礼提出了一个在现代看来似乎合乎常理的要求——按照国际惯例,由联军总司令额尔金伯爵晋见清朝皇帝,并当面交换国书。此外,他还建议派遣一支由1000名身着红衣的仪仗队陪同出席签约仪式,意在展示欧洲国家的军事力量与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对清朝天朝观念的一种挑战。这一举动的背后,是西方列强试图以“威斯特伐里亚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来替代清朝传统的“天下秩序”。

然而,对于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而言,这个请求无异于一种侮辱。在他看来,这些“洋夷”不仅拒绝遵循中国传统的三叩九拜之礼,还企图通过大规模的仪仗队来炫耀武力,这无疑是对清朝尊严的严重挑衅。咸丰皇帝甚至将其解读为类似于古代“鸿门宴”那样的阴谋,认为这是西方列强企图削弱乃至颠覆清朝统治的一个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9月14日,咸丰皇帝下达了一道诏令,要求逮捕所有参与谈判的英法代表。到了9月18日,共有39名英法谈判代表及护卫成为了清廷的人质。这一极端措施导致了局势进一步恶化,使得本已紧张的中西关系更加岌岌可危。

面对人质危机,英法联军总司令额尔金伯爵采取了强硬态度,他警告清朝必须在限定时间内释放所有人质,否则将面临军事打击。与此同时,恭亲王作为清朝政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巴夏礼从狱中送出的一封信的帮助下,额尔金同意暂时搁置攻击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据传,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时再次改变了主意,打算处决所有人质。在这关键时刻,恭亲王决定抢先一步,于正式命令下达之前,将存活的人质与已故人质的遗体交还给了英法联军。这一举措虽然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冲突,但也未能平息英法联军的怒火。

为了报复,联军决定摧毁清朝皇帝的心爱之物——圆明园。额尔金伯爵认为,此举既能惩罚清朝皇帝,又能彰显西方力量。尽管法军对此有所保留,但最终还是英军执行了这一计划。圆明园的熊熊大火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同时也标志着这段文明冲突达到了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再次提出以西方礼节觐见清朝皇帝的要求,直至1872年同治皇帝举行婚礼为止。而咸丰皇帝本人则因恐惧联军卷土重来而滞留在热河,最终在那里去世。他的逝世为慈禧太后提供了机会,使其能够掌控朝政,并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