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节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我国的教师培养体系不断健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各级各类教师达到1891.8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每日清晨,还在沉睡的华坪女中,张桂梅校长打开教室的一盏盏灯;开学季的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带着新生冲出了起跑线。

人生暮年,于漪带着学生为600万字的教育著作殚精竭虑地做着修订版;屠呦呦念念不忘和博士生讨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他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风范品格践行着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从40年前将新学期开始的9月10日确立为“教师节”起,我们就有了向老师表达爱意与敬意的特殊时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这个教师节,让我们用4封情真意切的“与师书”,致敬教育家精神,致敬所有的老师。

与师书

那一年春风桃李,您一堂《海燕》振翅教坛,您不仅是 “人民教育家”,也是三代人民教师的师者之师,我何其有幸成为其一,跟着您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述/陈军(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1977年,我15岁,在安徽老家上高一。离我600公里之外的上海,48岁的人民教师于漪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上海讲了一堂语文公开课。那天,全城轰动,男女老少都成了她的学生,围坐在电视机前聆听她讲授《海燕》。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声音迅速传遍全国,同样抵达的还有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夜春风吹醒大江南北。

1982年,我从安徽芜湖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宣城寒亭中学教语文,并被委任为教研组长。20岁的教研组长对教学工作一筹莫展时,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了于漪老师的联系地址,写了一封长信倾诉自己的迷茫。

没想到20多天后,居然收到了回信,对我说:“不要走偏锋,视野要开阔一点,博采众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漪和陈军一起参加特级教师评审工作

自此,我开启了和于老师多年不间断的书信往来和面传心授,她看到我的成长为我点赞,为对我说:“当老师不仅要有技能技巧,还得有宽广的胸怀,这才是新时代的大先生。”

解释大先生的“大”,她比划着说:“大就是人生了两个翅膀,拥抱祖国、拥抱民族、拥抱世界,大先生就是要有这种情怀。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育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

探求于漪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原因就会发现,教育家是优秀的人和杰出的教师的合成。于漪老师家里有一幅书法作品:滋兰树蕙。

她说每个孩子都是宝贝,国家的宝贝、家长的宝贝,你要把每一个孩子教好,她还总对我说: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

与师书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这首情歌的歌词唱出了我们的师生情,也是我最想对您说的话。原本,我只想走出高山,是您让我知道,我本是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述/丁王英 (西藏军区某旅女兵、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桂梅:“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在云南丽江华坪县一座傈僳族小村庄中度过。张桂梅老师在一次家访中看到我们这群在破旧校舍学习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获得的30万元“兴滇人才奖”奖金全部捐出。“我一定要考上女高,当面感谢张老师。”最终,我如愿考入了华坪女高。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入学时,我跟随张老师一同喊出了女高的誓言。

高三那年,张老师拖着病痛的身体接连去我家做了三次家访,前两次都扑空了,第三次才找到我。这次家访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回学校后,我加倍努力,一直坚持到最后冲刺的时刻,拿到了云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或许是在一遍遍朗诵女高的铿锵誓言时,我就已经种下了参军入伍的梦想,大一第一学期临近结束时,校内的一块征兵宣传栏吸引了我。

来到重庆歌乐山下的新兵训练营,我喜欢这里,因为山上长眠着张老师最崇敬的“江姐”,开满了张老师最喜欢的红梅花。 我在新兵旅比武竞赛中取得了两个第一、两个第三的成绩,全副武装手榴弹投掷成绩还打破了新兵旅女子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桂梅和丁王英

考上军校的消息我也第一个告诉了张老师。当我回到华坪女高,张老师牵着我的手,把穿着军装的我拉到女孩们中间:“你们的师姐回来了,你们看,穿着军装多精神!”听到张老师的话,我不由得更加挺直了身板。

成就我的是在大山里沉淀的性格,支持我前行的是张老师永远追随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桂梅: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与师书

无数个躬耕实验室的日夜,无数次以身试药的冒险,您给我辈留下了情系苍生、淡泊名利的“青蒿素精神”。如今,您鲐背之年依旧心心念念着中医药的创新,作为您培养的唯一博士生,定当守正创新,不负您薪火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述/王满元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院兼首席研究员,共和国勋章、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我是恩师屠呦呦带的唯一博士生。2002年,我博士刚入学,老师就十分郑重地把“523”项目的笔记本赠给了我。

32开深绿色的本子里洋洋洒洒记载着老师归纳整理的各种中药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相关信息。在那个科研资源极为匮乏的年代,很多中药信息只能从各地学校革委会的传阅材料中收集。每每获得,她就抄录其中,纤毫必录。

20多年跟着老师学习,她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她身上,我学到了执着、坚定、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研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王满元博士毕业和导师屠呦呦合影

1967年,我国启动“523”项目,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老师临急受命,她从历代医学典籍、本草和偏方入手,进行实验研究,经过不懈努力,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等多个青蒿素类抗疟药才得以诞生。

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2011年,老师获得拉斯克奖,打破中国第一。4年后,又登顶诺奖,成为首位获医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比起名利,老师更在意的是“在这座科学高峰上,她还能攀登多久”。 青蒿素用去了她大半生时间,直到今天,她仍未把自己纳入退休人员行列,给我辈留下了“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的“青蒿素精神”。

老师常说,中医药是一座博大丰富的宝库,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而今,我们尤其需要发扬“青蒿素精神”,合集智慧,再攀高峰。

与师书

与师书——从清华园到西子湖畔,我跟随您踏上了真正的科学之路。您广撒智慧,我如沐春风,您是生命科学的守望者,也是我探索未知的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述/万蕊雪(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施一公: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一公: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

八月初的晨曦中,西湖大学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典礼前跑步是学校的传统项目,师生集合,校长带队,大家一起出发。不少网友说,羡慕能和校长一起跑步。何其荣幸,我曾亲历这一场景,带队领跑的校长就是我敬重的导师施一公

大四那年,我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的面试,兴奋极了,因为我的偶像施一公老师在这里。2012年底,我鼓足勇气给施老师发去了邮件,希望能去他的实验室做毕业设计。一天、两天、三天……邮件石沉大海。 但我不死心,又发去了第二封。

第三天,我的电话响了:“你好,我是施一公,你是万蕊雪吗? 我看到你的邮件了,你想来我的实验室? ”我机械地回答:“是是是”“对对对”。简单几句询问后,施老师以“清华见” 结束 通话 。 我 放下手机, 又蹦又跳,欢呼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蕊雪和施一公

后来,我如愿正式成为施老师的博士生,并赶上了结构生物学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机遇。博士三年级时,我的课题RNA剪接体的结构研究接连取得突破。

那时我还不太懂写文章,施老师就带着我写。 从确定文章内容、作图、成文到最后的投稿,他辅导我一边讨论一边写,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2015年,《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施老师实验室两篇论文,被认为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我是两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在施老师的指导下,博士后期间,我和团队拿到了整个RNA剪接过程的所有结构,在国际科研竞赛中完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大学的实验室里,万蕊雪在做实验

随后我加入了西湖大学,2022年,开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启了独立的科研生涯。回首20年前,我许下的前半个梦想(成为科学家)已经实现了,而今,我在为后半个梦想(为患者解除病痛)努力拼搏着,就像跟着施老师跑步一样,5公里、10公里、半马,只要一直在路上,就离目标不远了。

来源:中国妇女

编辑:张裹裹

声明: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