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办了多少个展览,对于艺术展馆而言,数字越大,意味着越努力进取?换展率越高,意味着越值得炫耀的KPI?

近年来,人们的视线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这固然与美术馆数量的上升息息相关,但与此同时,很多展览的展期也在变得越来越短。放眼国内形形色色的艺术展览,笔者发现,半数以上展期不超过一个月,展期为十来天或半个月不在少数,还有些仅办三四天甚至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观众并不真正需要这样一些展览。然而,它们之所以存在,自有被需要的理由。

某些艺术家需要这样的展览。通常是那些不大出名的艺术家,希望以办展给履历贴金。他们大多自筹经费办展,涉及场租,自然是租场时间越短,花销越小。其所办展览通常是自娱自乐的游戏,请来好友、专家、藏家站站台。更有甚者,无所谓展览被多少人看到,"制造"这么一条可供履历表书写的办展记录即可。

某些协会、团体需要这样的展览。不少艺术类协会、团体汇报、总结,彰显社会存在感或者消耗资助经费的一大途径,就是举办艺术展览。但这样的展览多半是没有太多学术逻辑可言的拼盘展,将协会、团体成员的作品生硬凑成一桌。展览开幕,KPI就算完成,至于展览办得好不好,不在其关心的范围。

某些艺术展馆同样需要这样的展览。租场展览越多,意味着越发可观的收入或者越多可以置换的作品。更何况,可观的数字,营造出一种看上去很美的光鲜感,是很能够唬唬人的。

在笔者看来,展期越来越短的艺术展览以及换展率越来越高的艺术展馆,带来的都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当然,展期长短并不构成衡量展览优劣的标准。但事实上,通常展期短的展览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无效展"。挂挂画,摆摆作品,写段模棱两可、大而化之的前言,就凑成一个展。应付KPI是够了,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对于大众而言,却谈不上有什么获得感,更别提感动甚至心灵的震颤了。这样的展览多了,将艺术展馆的档期排得满满当当,将导致一些真正优质的展览展期不得不反被压缩,不免让人觉得可惜。

作为文化产品的艺术展览,日益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选项。真正办一个展览非易事,不说前期策划、调研,单单展览现场布置、展品运输,都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KPI而匆匆办展,其实是对于各种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真正让人们记住、喜爱,甚至愿意为之二刷、N刷的艺术展览,展期通常在三四个月,这也是国际上一些权威艺术展馆举办展览的"行规"。不妨看看本年度迄今上海颇受欢迎的几个艺术展览,西岸美术馆"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特展展期近五个月,浦东美术馆"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特展展期近四个半月,中华艺术宫"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展期近四个月,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期更是超过一年。这些重磅展览的前期策划通常在半年以上,甚至更长。在相当长的展期内惠及更多的观众,才可谓让优质艺术资源物尽其用。全国近千家登记在册的美术馆里,真正在大众心中叫得响的名字屈指可数。少数头部美术馆,全年举办的展览就那么几个,但每一个都让观众可以"盲冲",能够无条件信任。

并不是说艺术展馆都应当卯足了劲,只举办重磅展览。但业内应当形成这样的共识:艺术展馆不必忙着"换展",艺术展览的质量远比数量来得重要。对于非营利属性的美术馆而言,尤其需要减少"无效展",避免沦为仅出租空间、任各色展览来来往往的"艺术停车场"。

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美术馆立flag的事,还有赖于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合力。例如,美术馆艺委会应当落到实处,发挥起有效的监督作用;美术馆应当在运营方面没有后顾之忧、经济压力,或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或需要获得自我造血的能力。

作者:月白釉

文:月白釉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