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暮色笼罩下的京城,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伫立在紫禁城外。他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骆成骧,你真的要放弃吗?"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响起。

青年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不,我绝不放弃。那八个字,一定能改变我的命运!"

他迈步走向紫禁城,背后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这个清朝最后的状元,将如何书写自己的传奇?

01

01

清朝末年的四川一个偏僻小村庄说起。在这个贫困的村子里,有一位名叫李腾志的农民,他和妻子刚刚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骆成骧。

李腾志站在简陋的茅草屋前,望着怀中熟睡的婴儿,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他们家境贫寒,连温饱都难以保证,如何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骆成骧从小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他学东西特别快,村里的长辈们讲的故事,他总能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邻居们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

就在骆成骧五岁那年,一位名叫骆腾焕的富商路过村子。骆腾焕听说村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便动了收养的心思。原来骆腾焕膝下无子,一直在寻找可以继承家业的孩子。

当骆腾焕提出要收养骆成骧时,李腾志夫妇陷入了两难。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但又清楚地知道,留在村里,骆成骧很难有出息。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他们最终决定为了孩子的未来忍痛割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年幼的骆成骧离开了生身父母,跟随骆腾焕来到了县城。骆腾焕将骆成骧视如己出,不仅给了他优渥的生活条件,还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导他读书识字。

在新环境中,骆成骧如鱼得水。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诗词歌赋。骆腾焕看到义子的天赋,更加坚定了栽培他的决心,将他送入了当地最负盛名的锦江书院。

在锦江书院,骆成骧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不仅勤奋刻苦,还善于思考。很快他就成为了书院里的佼佼者,老师们都说,这个孩子日后必定能够光宗耀祖。

然而,命运再次和骆成骧开了个玩笑。就在他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骆腾焕的生意突然遭遇重创,一夜之间,他们家从富贵人家变成了穷困潦倒的落魄户。

骆成骧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四处谋生。他尝试了各种工作:当私塾先生、做小贩、给人抄写文书。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从未放弃读书的梦想。每天晚上,不管多么疲惫,他都会挑灯夜读,为科举做准备。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骆成骧经常回想起生身父母和养父母的期望,他暗自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辜负两个家庭的期望。

终于,在1895年,骆成骧攒够了盘缠,决定北上赴京参加会试,临行前他跪在养父母面前,坚定地说:"儿子此去,必不辱没家门!"

可京城的生活比骆成骧想象的还要艰难。他租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每天只能吃上一顿稀粥充饥。更让他沮丧的是,他连续几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

生活的艰辛和考试的失利让骆成骧陷入了绝望。有一天,他独自站在护城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一时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骆兄,真的是你吗?"

骆成骧回头一看,竟是当年在锦江书院的同窗好友薛渊源。两人相见恨晚,促膝长谈,薛渊源得知骆成骧的处境后,立即推荐他到一户富贵人家做教书先生。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骆成骧重拾信心,继续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他每天辛勤教书之余,都会挑灯夜读到深夜。寒来暑往,春去秋来,骆成骧始终如一日地坚持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四次参加会试时,骆成骧终于金榜题名,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当得知这个消息时,骆成骧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第一时间给远在四川的养父母和生身父母写信报喜。

02

02

殿试那天,骆成骧穿上了一件破旧但干净的长袍,怀着忐忑而坚定的心情走进了紫禁城。当他看到试题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了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