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多岁的张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威海市文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一进门,张先生就一脸痛苦地介绍自己的症状,说自己“站着是好人,躺下就是病人!”一躺下就出现眩晕,天旋地转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

张先生的家属介绍说,她们也曾到其他地方就诊过,吃药打针效果不明显。听闻我耳鼻喉科有专门的“眩晕专科”,治疗“眩晕”效果很好,随即前来就诊。

听了张先生的介绍,接诊医师孙彦杰耐心安抚了他的不安情绪,立即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排除了脑内实质性病变,结合患者的描述和症状体征,考虑耳石症的可能性大,便为其进行“平衡试验”,确诊为“耳石症”,考虑为双侧水平半规管结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彦杰让张先生躺在床上,经过耐心的手法复位后,他的症状很快减轻,整个过程只用不到半小时。张先生不禁感慨,“晕了好多天了,太难受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好了,真是厉害!”

以上就是耳朵里的一颗石头引发的眩晕病症。如果您有因体位变化引起的短暂的“天旋地转的、地动山摇的、摇摆不定的、晃晃悠悠的、云山雾罩的、神魂颠倒的”状况,请及时来院就诊。

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针对耳石症手法治疗经验丰富、疗效确切。

什么是耳石症

其实,张先生得的病并不怪,与他有类似经历的人还不少。耳石症——医学上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在人内耳有一器官,叫耳石器,主要功能是感觉直线加速度的刺激,引起位置的感觉而调节体位运动,耳石器内有二块胶状膜,上粘附有许多微小的耳石,就像一块布上镶缀很多钻石一样,用于调节胶状膜的运动。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下来,它就会沙尘一样漂浮在内耳之中,当其飘浮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时,一旦出现体位的改变这些耳石就可能引起眩晕,这种眩晕持续时间约小于1分钟,天旋地转。但当头部固定后,眩晕即好转,这就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部分患者可能会主诉头晕、跌倒、头重脚轻、漂浮感、振动幻视等。

耳石症的症状——“三字方针”

“短”丨当患者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位置时出现的短暂旋转性眩晕,一般不超过3-5分钟,大部分只有不到1分钟。

“动”丨头晕发作与头位变动有关,患者最多见的主诉是床上坐起、躺卧、床上左右翻身、屈身或仰视时出现眩晕,平躺不动或坐立不动时不发作。

“床”丨大部分患者天旋地转的头晕发作一般与床有关,在床上起床、躺下、躺下左转或右转时发作。

耳石症的病因

导致耳石症的诱因有哪些?如头部外伤或某种剧烈的运动、病毒感染、疲劳、睡眠差、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等,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因为雌激素的减少,容易患骨质疏松,这也会导致耳石脱落;还有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的内耳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另外耳石器的老化,都可影响到椭圆囊,导致耳石脱落;耳部其他疾病,如中耳及乳突炎、耳部手术后的药物性耳中毒、梅尼埃病、特发性突聋等。

耳石症的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耳石复位,不用吃药打针,也就是说通过手法复位将位于某一特定位置的耳石移走,使其无法引起眩晕。 一旦出现“短、动、床”的临床特征,需要到医院进行临床诊断,影像学排除脑源性疾病,需在检查床上做几个“手法动作”来确诊,我们称之为“变位试验”。

常见的变位试验包括针对垂直半规管的Dix-Hallpike test和针对水平半规管的Roll test。变位试验如考虑为耳石症,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常见的复位手法有Epley法与Semont法、Barbecue法与Gufoni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