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振奋人心的两弹一星工程,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等两弹元勋,但事实上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也少不了一众解放军将帅的奉献。这些解放军将帅中,就包括了开国上将张爱萍。
张爱萍上将的性格非常耿直,甚至还因为经常和同事辩论,向上级提意见成了部队里公认的“刺头”,成了很多人眼中“不好相处”的人。
1954年组织上安排他离开南京军区,去北京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时,南京军区便连忙给中央打了一份报告,说他骄傲自负,自以为是,难以合作,看不起其他领导同志。
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南京军区党委给北京打这样一份报告呢?
说起这件事前,有必要看看张爱萍将军的革命生涯。
张爱萍出身四川一个贫农家庭,15岁的时候考入了县城中学,成为了学生会主席,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
三年后,他正式入党,积极组织学生和工人开展运动,组织上很看重他的能力,派他去上海闸北区担任书记,但上海的情况远比县城复杂,很快他就被敌人盯上,被捕入狱。
在监狱里,他顽强斗争,坚决不说任何对同志不利的话。出狱后,他参加了红军队伍,从小队长起步,逐渐成长为指挥员。
由于张爱萍有文化,所以他曾被委派担任过苏区的宣传部部长,可以说是苏区里少见的文武全才,毛主席等领导也对他十分欣赏,安排他去红军大学学习,培养他成为高级将领。在长征期间,他参加了四渡赤水和娄山关战役,表现神勇,赢得了全军干部的一致好评。
长征胜利后没多久,全面抗战爆发,毛主席安排他去浙江担任军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的游击战争。
之后他又陆续在新四军和八路军任职,可以说是天南海北到处跑,虽然很辛苦,但足见毛主席对他的能力高度信任。
1942年,他带领部队在盐阜地区发起行动,击败了2万多日伪军,之后担任了师长,长期在徐州一带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打响后,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肩上的担子相当重,不料他在战斗中头部负伤,被紧急送到苏联接受治疗,因此错过了三大战役时期。
直到1948年底他才伤愈回国,随后参加了渡江战役。如果他没有负伤导致错过了三大战役,是完全有机会在1955年入选大将的。
张爱萍将军不仅擅长陆战,而且对空战和海战也有研究,1954年他到总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时,指挥了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一举攻占江山岛,为其他将领指明了一条渡海作战的基本思路。
战争结束后,张爱萍开始领导新中国的国防科学事业,为国防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无论是在两弹一星工程中,还是火箭军的建设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爱萍将军的能力有目共睹,没有一个人敢说他能力不够。但对于这位老将军的性格,许多数人却都有点小意见。毛主席曾评价他:“爱犯上”,邓小平评价他:“军中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陈毅元帅曾评价他:“你看得上的没几个,看得上你的也没几个!”叶剑英元帅评价他“浑身是刺”,就连张爱萍的老战友彭雪枫也评价他:“你看人,鼻子都是朝天的!”
这么多高级领导都说他性格有些傲气,中下层的干部们自然对他的脾气感受更深刻,于是就有了他调往北京后,南京军区党委给北京打报告,说他骄傲自负的一幕。
这么多人之所以说张将军有些自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以合作。
张将军的儿子张胜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叫《两代军人的对话》,书中回忆了一些张爱萍将军当年的战斗经历。
在长征时期,他和陈赓在如何对付军阀马步芳的问题上发生了很大分歧,最后陈赓没办法,只好让步。后来两人在总参共事的时候,在关于设立防化兵的问题上,两人分歧也很大。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面对蒋军的大举进攻,粟裕提出在华中打运动战,他不同意,两人发生过激烈的争执,但所有这些争论不影响同志之间的友谊,都是一心为公。
他几乎和所有的合作搭档都发生过分歧,是同志眼中除了彭德怀、林彪和彭雪枫外,部队里第四大“难合作”的人,于是毛主席直接安排他和彭雪枫搭档,这两位性格独特的将军在合作的时候也没少吵架,成了战争年代的一段趣闻。
虽然张爱萍将军可能有点自傲,但他的性格很正直,敢于说真话,能力毋庸置疑,这也是为什么总参在收到了南京军区《党委常委对张爱萍同志的意见》后还毅然决然选择让他走马上任总参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以我们后人的角度来看,党内干部一如彭老总、黄大将、张爱萍上将,在当时波谲云诡的局面中能坚持如一、说真话真的值得后人学习、敬仰。
张爱萍将军也做到了他的座右铭“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中所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