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1日讯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渴望独立、被尊重,同时情绪也变得不稳定,被形象地称为“狂飙期”。与儿童时期相比,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跟屁虫”一样整天围着父母转,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和想法,更愿意与同龄人分享,而非家长。为什么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凤霞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一、过多的唠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出于关心和担忧,常常会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反复的叮嘱和说教。比如,不停地提醒孩子要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个人卫生、早点睡觉等。这些话语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当它们过于频繁和重复时,在孩子的耳中就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唠叨。

二、讽刺的语调

有时,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可能会不经意地使用讽刺的语气。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可能会说“哟,就你这成绩,还想考个好学校”,这种讽刺的话语,就像一把尖锐的刀,深深地刺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

三、语言的暴力

沟通中更为严重的是语言的暴力。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有些父母会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声呵斥、责骂,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词汇。“你就是个废物!”“这点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这样的语言暴力会严重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对与父母的交流产生恐惧和抵触。

四、贬低的态度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持有贬低的态度。总是强调孩子的不足,而忽视他们的优点和努力。例如,“你这性格,将来在社会上肯定吃不开。”这种持续的贬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失去与父母沟通的意愿。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