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0日,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由中铁隧道股份承建的宜兴铁路兴山东隧道斜井与出口正洞历经1389个日夜实现胜利贯通。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宜兴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突破,为全线的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隧道全长16.883千米,最大埋深1256米,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隧属煤系地层,以炭质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呈破碎状产出,且瓦斯突出。隧道正线需穿越7条断层破碎带,地下水涌水量大,部分区段处于极高、高地应力和复杂应力状态,囊括了几乎所有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被行业内称为“鄂西地区最难的铁路”。

“回想2020年开工之初,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做好超前谋划,来面对看似复杂的地质构造,但随着掘进不断深入,设计变更率接近50%(均为围岩变差),工程推进一度受阻。”项目总工程师王亚楠说道。由于岩性复杂,项目施工时掌子面常有多种不同地质同时出现,同时,隧道地层还存在着较高的地应力,施工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局部塌腔。除去复杂地质和高地应力的隐患,一线施工还伴随着瓦斯突涌和爆燃的风险,多重难题累加使得兴山东隧道的施工难度大幅增加。为突破多重难题和风险的阻碍,项目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构建了一整套适应兴山东隧道特点的施工体系。

面对岩性复杂地层施工难题,项目多次在复杂地质段进行工法试验,多次邀请业内专家现场踏勘,并根据地质特征,同建设单位积极商洽,合理调控预留变形量,有效防止了隧道出现围岩大变形风险。此外,项目团队还在现有支护方法和高地应力“抗放”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锚索主动支护技术,应用施工后大幅提高了周边稳定性。当前,锚索主动支护在兴山东隧道6#通已试验施工72米,变形控制效果显著。经过持续地系统试验和改良研究,项目团队已掌握相关复杂地层施工的技术要点,为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子面突遇涌水

面对大量涌水反坡抽排难题,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在隧洞中建立大型中央集水仓,以最合理、最节能的方式安装调试多台水泵,有效解决了反坡抽排难题。同时,项目创新探测方法,确保岩盘厚度满足抵御水压要求,全力防止突水事件。此外,项目团队还不断优化处置方案,科学调配抽排水设施,并对排水工作的参数进行周密计算,有效解决了困扰现场已久的涌水难题。

面对瓦斯气体环境施工难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高瓦斯隧道的相关特性,将设备设施全部更换为防爆型,并设置止风墙,筑牢安全生产基础防线。采取“正洞快速反打出洞”的施工方案,同时分阶段设计通风方案,利用双洞结构搭建巷道式通风体系,将作业面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0.3%以内,有效避免了瓦斯爆燃风险。此外,项目还建立了远端瓦斯通风检测数据监控中心,结合防爆视频监控,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建立应急联络通讯制度,多措并举保障了在高瓦斯条件下项目施工的安全稳步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端瓦斯通风检测数据监控中心

兴山东隧道斜井至出口段区间贯通后,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已超过70%。下一步,项目将引领参建人员铆足干劲,锚定目标,以激昂斗志,加速推进平导关键线路施工,为早日实现兴山东隧道全面贯通勇毅前行。

宜兴高铁即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长10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起于宜昌东站、经夷陵区、兴山县接入郑万高铁,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与郑万铁路万州至兴山段共同形成川渝地区东向高铁新通道,彻底解决现有宜万铁路慢速短板,大幅缩短铁路运行时间。(中铁隧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