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无声” 执法有情

——武夷山监狱用心搭建聋哑服刑人员的“新生之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0日讯“整整三年,若不是监狱民警和司法所干部的尽心尽责,我们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儿子。”近日,在办理完刑满衔接手续后,聋哑刑释人员席某及其父母向武夷山监狱民警深深地鞠上一躬,而后怀着团圆的喜悦踏上回家之路。

以独创手语为桥

畅通沟通渠道

席某原为武夷山监狱一监区二分监区服刑人员,今年初因犯盗窃罪被判入狱。进监初期,因身体缺陷、文化水平低且手语词汇匮乏,与他人的沟通障碍使席某一度消极改造。

因材施教是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关键。对于席某的情况,分监区结合其实际情况及性格特点,经全面分析研讨,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方案,为席某构精心搭建起一座从“无声世界”通往新生的桥梁。

鉴于席某特殊的情况,改造初期,分监区民警通过网络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手语,但经过与席某的交流,民警发现他的手语多为自创,难以与其建立有效沟通。对此,民警及时调整策略,轮流对其进行个别谈话。谈话主要通过运用简笔画、符号等方式,反复与其确认想表达的意思,待产生共鸣后,将相关的符号转化为方便记忆的手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摸索,分监区民警与席某提炼出一套涵盖日常改造用的“特殊手语”,并组织其身边及同号房服刑人员学习,搭建席某与他人沟通的渠道,也为后续改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文关怀为轴

构建改造关系

在对席某的转化过程中,分监区民警多以引导加鼓励的方式,关心和肯定其日常改造表现。同时,教育引导其他服刑人员不歧视、不孤立席某,在相处与沟通中多一些耐心和帮助。

今年7月的一天,在分监区组织的夜间一小时教育过程中,席某反映身体不适。见席某头出冷汗、手捂肚子,分监区民警随即将其带至监狱医院诊治,并陪护其近5个小时,直至症状缓解。

从民警疲倦的面容上,席某真切感受到了关怀,用“谢谢”的手语向民警表示了感谢之情。自此,席某逐渐打开心扉,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改造生活。

以协力寻亲为线

铺就回归之路

席某下队初期,分监区民警就通过阅档发现,根据判决书内容,席某极有可能为“三假人员”(假身份、假地址、假社会关系人员)。为落实好席某刑满释放后的安置帮教工作,降低其再犯罪风险,分监区民警及时将情况上报给监区和监狱刑法执行科。

得知情况后,监狱领导高度重视,抽调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席某的身份开展核查。今年8月初,在监狱、当地司法所及公安部门的多方配合下,通过对席某相关身份信息的大数据比对,四川省平昌县司法所传来消息,通过综合研判,席某高度疑似一名四川籍失踪人口。

分监区民警随即通过公安部门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上席某家属。在通过家属照片比对及席某本人确认,席某确为四川籍人士席某某的儿子。

在调查中得知,席某3年前因与家人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失散的几年内,席某父母因工作原因长期未在四川家中,深感内疚。其间,他们怕儿子回家找不到家人,也曾向派出所报案,同时托付亲朋好友四处打听儿子的消息,却一直无果。

得知儿子在武夷山监狱服刑、改造表现不错,而且即将刑满释放,席某父母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立即驱车到武夷山接儿子回家。

改造“无声”,执法有情。此次特殊的教育转化,既保障了聋哑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又彰显了监狱民警执法的文明与温情。下一步,武夷山监狱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教育改造质效,让教育改造工作有法度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曾凡星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