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战役:为何我军伤亡惨重,敌军却总是打不死?原因令人讶异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纵由北向南进攻,7纵司令员邓华指挥7、9纵由南向北进攻。9日,解放军各路大军开始清扫敌人的外围据点,13日,敌外围据点全部被扫清,锦州裸露在野战军眼前,但锦州前还有“两座大山”,分别是锦州城北的“配水池”和“大疙瘩”
配水池原是一个真水池,后守军把池水放干,在水池修建了一座超级大堡垒。“配水池”与东边2里远的“大疙瘩”相呼应,“大疙瘩”原本是古烽火台,后被日军用钢筋水泥筑成了一个大堡垒,它们一东一西,控制着锦义公路。
想要从北进攻,我军必须拿下这2座大堡垒,对此,韩先楚有意将这2个最难打的“活儿”交给3纵的两个王牌师:7师负责打配水池,8师负责打大疙瘩。7师师长-宁贤文-和8师师长-邓岳-接到任务后,美滋滋地回到部队安排作战方案。其实,韩先楚这样安排,明摆着是让两个师去“比试”,两位师长谁也不服气,暗中较起了劲,果断拿出手中的“王牌团”来作战。
12日早上6时,两个师的“王牌团”同时向“配水池”和“大疙瘩”发起进攻。7师20团1、3营反复发起猛攻30余次,但配水池的的火力太猛,我军连“边”都无法靠近,20团团长王振威急了眼,举起手枪就带头冲锋,但敌人的火力太猛,他没冲出几步就身中数枪,当场牺牲了。这时,1营600余人仅剩下26人,他们再一次发起了进攻,结果全部牺牲。好在20团愈战愈勇,后于黄昏时分拿下了配水池。
“配水池”拿下来了,可“大疙瘩”还在战斗。8师师长宁贤文又急又恨,因为“大疙瘩”太难打了,他把24团1营派上去攻打,伤亡大半后,宁贤文又调2营发起猛攻,又损失过半,再调1营上,结果伤亡更大。24团发起了多次进攻,可敌人的火力一点也没减弱,好像敌人都“打不死”似的,总是那么多人。
这仗打了一天还没攻下来,眼看明天就要发起总攻了,宁贤文还是没拿下“大疙瘩”。司令员韩先楚得知后,立即将宁贤文臭骂了一顿:“这个宁贤文, 我看就是不像话!”虽然嘴里这么说,但韩先楚明白7、8师平时作战的实力不相上下,这次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呢?韩先楚疑虑重重,觉得里面肯定有问题,于是亲自跑到前线上用8倍镜观察具体战况。
一看吓一跳,只见“大疙瘩”后面有条“暗沟”直通锦州城,怪不得7师一直拿不下来,怪不得敌人一直打不死,原来“鬼”在这里啊,打死了又添,所以总是这么多。因为明天就要总攻,所以暗沟是来不及处理了,韩先楚决定:从配水池和“大疙瘩”的中间冲过去攻城。
14日,在帽儿山前的东北野战军总部前线指挥所,东野司令员披着大衣屹立不动,参谋长刘亚楼手执话筒,看到手表一分一秒地走向10点时,大声吼道:“开始。”顿时,近千门大炮同时发射,飞向锦州城,直至15日下午,锦州城解放。3纵拿下锦州城之敌后,再反过身来收拾“大疙瘩”,这次攻打“大疙瘩”变得易如反掌,宁贤文跑到“大疙瘩”一看,才发现几天前“大疙瘩”就堆满了尸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