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

展览现场

Tong Gallery

2024

编者按

8月盛夏,董大为最新个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在北京798艺术区Tong Gallery 举办,艺术家以个人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比喻这一思维机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艺术形式的探索,更是对人类认知机制、特别是比喻思维本质的哲学性审视。

展览通过一系列跨越绘画、图片、文本、影像、装置及现成品等多种媒介的作品,展示了比喻如何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驱动力,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与深度。这些作品虽无严格的叙事线索,却共同体现了比喻思维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联想与启示。

其中,《直男》与《下厨的女孩》这两件作品分别以重塑的大卫像和跨时空融合的场景,展现了艺术家对经典形象的独特解读与再创造。而多媒体影像作品《凝视》则通过阿布拉莫维奇的经典行为艺术作品《对视》与街头网红直播的并置,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的界限,引发观众对经典与艺术性的深刻思考。

董大为看来,艺术创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比喻则是这一活动的重要手段。比喻作为认知工具,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帮助艺术家构建想象世界,更在于通过隐喻与类比的方式,让复杂现实变得通俗易懂,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与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

展览现场

Tong Gallery

2024

董大为专访

Exclusive Interview

库艺术=库:是什么促使您决定以“比喻”为主题来策划这次展览?

董大为=董:之前我原本打算将展览命名为“联想”,因为早在2019年我就撰写过一篇短文,探讨联想在艺术当中的价值。自那时起我一直在构思这个展览,期间也进行了不少阅读,包括一本名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的语言学著作。这本书揭示了比喻与联想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比喻实际运用到的思维行为就是联想,因此我决定将展览命名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以更直接地展现这一主题。

东京都|纽约伦敦巴黎燕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都|纽约伦敦巴黎燕郊

T恤(丝网印刷,衣架,装裱外框)

87 x 70 x 5 cm (含外框)

2024

库:您是如何将“比喻”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作品的?

董:实质上,尽管比喻作为概念构建时显得抽象,但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依托于生动具体的形象。典型的比喻模式如:“此物是否像彼物?”这里的“像”直接指向了两者形象上的共通之处。因此,该展览中的多数作品非但不抽象,反而以具象的形式,通过比喻的手法展现了丰富的形象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凝视

网路视频(4K高清,双声道)

时长1’47’’/2’20’’

2023

库:此次展览作品跨越了多种形式和媒介,包括了绘画、图片、文本、影像、装置、以及现成品等等,这些作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或叙事线索?

董:这些作品并未遵循严格的结构性叙事线索,但它们与展览的核心概念相契合,均是通过类比或比喻这一思维方式的运用而诞生的。换言之,它们各自独立,却又共同体现了比喻思维的魅力与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男

雕塑(大理石)

48 x 33 x 28 cm

2024

库:能否挑选几件代表性作品,分享一下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想要传达的比喻意义?

董:比如我身后的这个雕塑作品《直男》。在传统艺术教育尤其是考前和学院教育中,大卫的卷发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我突发奇想,若将其卷发变为直发,雕塑的形态会如何演变?于是,我尝试重塑了几款直发大卫像。另一件作品《下厨的女孩》的灵感来自李子柒与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疫情期间,我被李子柒的视频吸引,发现其场景与名画高度相似,便构想将两者跨时空融合,创作出这组作品。至于展览前言《Start Word》,起初并未当作作品来做,但受《星球大战》开篇字幕启发,我决定打破常规。该字幕虽违反好莱坞规范,却因导演坚持科幻氛围的营造而成经典。我借鉴其特效,结合中式英语“start word”与“star wars”的谐音联想,让前言成为展览的独特开篇。

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视频(4K高清,双声道)Video (4K, stereo)

时长 2’10’’

2024

库:这种并置产生了非常有意思效果,展览中另一件多媒体影像作品《凝视》也采用了这种手法,将阿布拉莫维奇近年来最著名的行为艺术“对视”与街头网红的直播并置,这形成了一种对经典或艺术性的消解,您在做这件作品时是怎样想的?

董: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我们常采用比喻手法,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他人理解深奥内容。艺术创作中,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源于其与日常事物的微妙差异及背后的深刻文化意义。

《内循环》这件也是如此,甚至更特别一些,它根植于近年来中国社会对于“内循环”的探讨,即在全球化的经济分工当中,各国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以保障经济与安全。这一理念也延伸至文化领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电影与艺术上建立自主的完整体系。《内循环》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创作的,同时它也解构了原始的好莱坞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莱坞 内循环

摄影(收藏级微喷、铝塑板)

110 x 176 cm

2023

库:您如何看待比喻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它如何影响艺术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感知?

董:我们通常赞誉艺术家的创作源自其浩瀚无垠的想象世界,颂扬他们那不受拘束的想象力与构建出的瑰丽幻境。然而,深究“想象”一词,其本质或许并不全然如我们所直观感受的那般纯粹。我所质疑的是,是否存在一种完全脱离现实基础的纯粹想象?

以梦境为例,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弗洛伊德等学者早已揭示其背后的机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的素材多源自当日的生活经历,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被视作完全虚构的梦境,也非凭空而来。同样,当我们谈论神话与文学中的想象世界时,这些宏大的叙事往往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土壤,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映射或联想,它们拥有各自的素材与原型。

因此,我回归到了联想这一基础概念,它贯穿了我过往的诸多创作,始终根植于客观现实与物质世界。所以我更倾向于强调联想的力量,而非艺术家的想象世界。这一思维始终是我创作的基石。

明式脚⼿架子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式脚⼿架子床

家具(木头上漆、藤编)

200 x 190 x 110 cm

2023

库: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吗?

董:我不确定,但逆向思维在教育等领域颇为常见。如果从创新与社会文化视角审视,它其实蕴含反抗与反叛精神。面对既定概念与思维模式,逆向思维促使我们反思并挑战既有框架,推动边界的拓展与重构。

库:艺术是否总是在创造一个“比喻的世界”来映射或反思现实世界?

董:在创作实践与展览筹备中,让我思考和意识到一个之前或许未曾清晰洞察的观点。正如我在前言中引用的孔塞多的一句话:“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比喻,每一个短语都是一个比喻。”就是说,语言作为认知工具,其诞生并非专为文学或艺术,而是通过词汇模拟现实。同理,艺术在现代主义前,核心在于塑造形象,这些形象的创造,本质上是对现实的隐喻与类比。它们不仅是视觉的再现,更是对复杂现实的一种通俗化诠释,帮助人们理解和交流。

艺术从其根源上讲,是一种认知手段。随着技术进步,我们拥有了多样化的认知途径,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的认知功能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因此,我当前的创作实践,旨在回归艺术的初心——即作为认知活动的本质,不单是回到我们日常当中的一个简单的行为方式去创作,也是回到艺术的缘起,探索艺术形象创造时那份纯粹的认知驱动力。

统⼀⽂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字

摄影灯箱(数码微喷、LED)

94 x 130 x 10 cm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BCD

摄影(收藏级微喷、铝塑板)

70 x 165 cm

2024

库:在这次的展览中有借助人工智能(AI)创作出来的作品吗?您如何看待AI生成图像与绘画(艺术)的关系?

董:构思《内循环》这件作品的时间较早,真正的创作实践始于2023年下半年。那时AI图像处理工具已经开始普及,但它们的一个显著局限是无法有效处理文字,特别是英语或拉丁语系的文字,中文处理更是力不从心。我看到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意识到这件作品恰好处于AI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如果我的创作时间再晚一年,那么我或许能够完全依赖AI技术,而无需再借助传统的PS技术或3D建模与PS的结合来完成它。

在筹备此次展览的过程中,Midjourney发布了V6.0版本,该版本最重要的更新就是大幅提升了处理文字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个人也可以使用这个AI工具来完成《好莱坞》的创作。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大多并不直接依赖于AI技术,尽管我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了AI,但那更多是因为它提供了便利,而非必需。AI技术的优势在于显著提高了创作效率。以《好莱坞》为例,从资源投入、精力消耗和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使用AI进行创作无疑比传统的手动PS方法更加高效。在当今社会,AI技术已经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产品图片的生成上,已经完全可以由特定的AI工具来完成,无需再聘请模特、进行布光和找摄影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复的时间

时钟(ABS树脂、无反光亚克力、石英钟芯)

30 x 60 x 5 cm

2023

我采用AI技术,一方面是因为它确实为我的创作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更重要的是AI促使我深入思考并反思整个图像创作的历史,特别是艺术史的发展。我认为,AI技术将对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会重塑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还可能会重新定义艺术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是从一个特别严肃的角度主动去了解AI、使用AI,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

四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象

镜框(⽊头,铜箔,镜⾯亚克⼒)

58.5 × 70 x 6 cm

2023

库:《下厨的女孩》这组作品其实是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的,在您看来这算一件绘画作品还是观念作品?

董:我倾向于认为我的创作介于两者间。创作本质上是对个人想法的实现,过程中需技术与媒介的精准匹配,以最佳方式呈现构想。我选择绘画作为媒介,源于对图像与绘画解构的深思。通过绘画,我将通俗图像转化为经典风格,利用油画这一承载经典的媒介,与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并置,不仅解构了原作内容,更触及了其作为经典媒介的本质,实现了双重解构。

下厨的⼥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厨的⼥孩

纸面油画

60 x 90 cm x 2

2024

库:观念是您主持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当代绘画中的“图像、媒介、物质与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观念在当代绘画中为何如此重要?

董:谈及观念艺术,索尔洛维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创作的核心动力源自观念。当你对某事物或艺术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时,便会驱动你创造某种形式化的艺术来表达这一想法。回到绘画这个媒介来说,它并非仅仅是平面上的记忆再现或图像复制,也不仅仅是个人经验和情感的简单投射,这些视角都显得相对局限,且难以支持个人在绘画上走得更远,或者有更好的结构性的思想。当我们询问“你的画在表达什么?”时,实质是在探究你是否拥有独特的观点或思考,这些思考促使你通过绘画这一媒介进行表达。所以其实这些表达的源头都是你关于一件事的观念和想法。

在绘画领域,强调观念的重要性或许被视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趋势,但实际上,观念与绘画的结合源远流长。绘画历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画家们对绘画本质和可能性的不断重新认识和探索。每一次绘画的更新与迭代,都伴随着画家们对绘画观念的深刻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

书、木质展台

35.5 x 26 x 5/115 x 35.5 x 26 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辩证

装置(书架、书)

200 x 300 x 26 cm

2023

库:那么带有观念的绘画与观念艺术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董:比如刚才讲到的《下厨的女孩》即可视为观念性绘画,因绘画是实现该想法的适宜媒介。对许多艺术家而言,绘画不仅是创作工具,更是他们深入探索的媒介本身。此时,绘画媒介的问题即构成绘画艺术的观念部分。简而言之,若绘画为实现想法的媒介,则为观念性绘画;若绘画媒介本身对艺术家意义重大,涉及对媒介本身的深刻思考,则其中的观念为绘画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我展示

现成品贴纸(不干胶贴纸,卡纸)

100 x 120 x 5 cm

2024

库:您期待观众如何与这些充满比喻性的作品互动?他们能否从中发现新的解读角度?

董:我所期待的不仅仅是某件具体的作品有可能对观众产生某种启发,更在于观众踏入艺术领域时,怀揣着探索艺术家个人世界的渴望与预设。观众期待的是奇幻多彩的想象世界,而当他们发现这仅是源自基础联想与思维活动时,反差油然而生。我追求的正是这样的反差体验: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普通观众也领悟到,日常联想竟是艺术创作之源。整个展览旨在从这一总体的角度启发思考,而每件具体的作品则是这一整体构想的具体展现与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大为与大卫(作品“直男”)

展览相关信息

About exhibition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2024.8.17 - 2024.9.15

艺术家:董大为
Artist: DONG DAWEI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
Venue: D06, Middle 2nd St., 798 Art Zone, No. 2 Jiuxianqiao Rd, BJ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30-18:30
Opening hours: Tuesday-Sunday 10:30-18:30

艺术家简介

Artist Resu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大为

Dong Dawei

1981年生于大连

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获国家造型表现学位及评审最高嘉奖。

部分个展

2023年,“分形”,三远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22年,“重返山水”,Tong 画廊+Projects,北京;

2021年,“元素和像素”,飞地艺术空间,深圳;

2020年,“风景画像”,HDM画廊,北京;

2019年,“背面”,今格空间,北京;

2018年,“现成写作”,雏声初引艺术中心,深圳;“现成写作”,飞地书局艺术空间,深圳;“背面”,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视野单元,杨画廊,香港;

2017年,“可见之光”,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台北;“尘归尘”,HDM画廊,北京;

2016年,“普通读者”,杨画廊,北京;

2015年,“云的理论”,空间站画廊,北京;“奇点”,贝浩登画廊,香港。

当代绘画中的

“图像、媒介、物质与观念”

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

(第二期)

Images, Media, Matter, and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ainting

讲授导师

董大为

特邀嘉宾

王光乐、彭玮、Freeman(楚思贤)

课程开始时间:2024年10月12日

课程时长:为期三个月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艺术创作并重

线上+线 下+展览

课程亮点:从认知、创作再到最终的展览,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线下举办地:北京

招募:小班制15人

成员特别福利

于北京798\草场地艺术区空间举办成果展+媒体推广+后期持续孵化

策划方:库艺术教育

主办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报名微信:kuyishu001

报名电话:010-8478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