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蒋兆珩在进行花艺项目比拼。 本报特派记者 占悦摄
鸣笛声响彻欧洲展览中心,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呼声、掌声。这两天,各国技能好手在里昂世赛赛场内竞技,拿真本事说话。
此次中国代表团参赛项目中,有这样一组"新老"搭档:我国传统优势项目花艺,以及首次进入世赛较量的工业4.0。这两个项目的参赛选手均来自上海,选手们表示:"好好较量,不留遗憾。"
传统花艺,"一定要获奖"
中国花艺项目有多亮眼?成绩说明一切:上海选手先后在第44、45届世赛上蝉联花艺项目冠军。
连续担任4届世赛花艺项目中国裁判,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朱迎迎说:"大家都很强,我们要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据她介绍,此次花艺项目分9个模块,比赛首日便进行了3个模块。"第一项试题,开盲盒。"选手在比赛当天进入工作间,打开"神秘盒"后,才能得知当日考题,这需要他们自行读题,不能和教练交流,独立完成。
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线索。其中,比赛首日下午,选手们以位于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为主题,进行植物设计;在第二天上午,根据卢米埃尔兄弟电影胶卷进行切花装饰。朱迎迎剖析,花艺项目难度非常大,以次日考题为例,要求进行黑白搭配以表现黑白电影,"这是一场脑力与创意的大挑战,他们还得在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差错"。
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是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三年级在读学生蒋兆珩,今年刚满18岁。一张稚气的娃娃脸,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冷静。朱迎迎介绍,平时他已经进行了100多个模块的训练,"早八晚十",手上全是伤。比赛首日结束后,保障团队给他准备了西洋参片补补劲,小伙子开玩笑说自己"有劲得都能翻墙了"。
巧的是,蒋兆珩的师傅名叫蒋孟良,两人都姓蒋。"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得奖。"
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台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市人社局供图)
新兴工业4.0,将"推动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教企业怎么用智能化工厂生产个性化的产品。"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闽洲如此概括工业4.0项目,得益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对制造和生产过程的影响,这被视作"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项目正是对"智能制造"的考核。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该项目首次进入世赛舞台。本届大赛是中国队首秀,"如果能取得成绩,会是历史性的突破"。
训练中,中国队参考了德国工业技术与工业体系进行培训。参赛的两位上海选手谢辉铉、卢俊威进行了两三年培训,在相互磨合中取长补短,"一个擅长计算机,另一个擅长网络控制,慢慢地对工业生产流程制造摸索出了门道。"李闽洲说。
两个小伙子坐得住、沉得住气,在赛场上默契配合、游刃有余。这是"一生一次"的比赛,但对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上海,将产生深远影响。
李闽洲介绍,绿色工厂、智能工厂需要大量懂得工业互联网、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人才。"世赛关注技能本身,也因此研究出了许多实际应用的方案,但需要人才成为链接技术与应用的桥梁。"比赛过程中,中方根据自身与世界其他选手的技术切磋,看到各国的技术应用水平,"这都将为我们提供‘参考答案’,取取经,也推动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本报里昂9月12日专电)
作者:占悦
文:本报特派记者 占悦 图:占悦/市人社局供图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