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农历八月,中秋佳节渐近。与亲朋好友赏月、品美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温馨场景。而提及中秋美食,不得不提青白江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糕点——双麻酥。在城厢镇的园香园食品厂中,双麻酥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在继承传统中不断改进工艺

双麻酥之所以得名,源于其制作工艺的匠心独运。在金黄色的表皮上,均匀撒满了黑白两种芝麻,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诱惑,更赋予其独特的香气。而馅料中的花椒、花生仁、肉粒等调味品,则是袁玉明先生多年改良的结晶,它们巧妙融合,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鲜麻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玉明是园香园食品厂的负责人。1984年,他进入城厢供销社食品厂学习糕点制作技艺。90年代后,随着企业转型,袁玉明决定自己创业。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小作坊,晚上在家做糕点,白天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起初销量不好,基本上白天挑多少出去,晚上就挑多少回来。”但是很快,袁玉明找到了问题所在——传统糕点甜味突出,而本地人的口味以麻辣为主。

袁玉明潜心研究,不断改良配料,将开发的新品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品尝,收集大家意见。“好吃!”全新配方的双麻酥一经推出,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存货很快销售一空,周边的小卖部争相“带货”。

随着双麻酥的口碑一天天建立起来,2004年,袁玉明开办了城厢镇园香园食品厂。厂子在保留老味道、老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品种、新口味,使双麻酥成了青白江家喻户晓的美食。

#02

标准化厂房注入新活力

走进园香园食品厂,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传统手工作坊的喧嚣,包装、搬运、原材料的清洗和烘干等多道工序,都可以通过机器“代劳”。“这样,既能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袁玉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创业之初,袁玉明就十分关注标准化生产,曾专门拜访烘焙设备生产厂家以求合作。但由于作坊规模小,厂家怕投资有风险,就拒绝了袁玉明。但袁玉明毫不气馁,一次不行,就来拜访第二次,这家不支持,就换另一家……终于他凭借过硬的产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获得了设备生产商的支持。现在,厂子每天可以生产2000余袋双麻酥,基本达到供需平衡。10个一袋的双麻酥,已成为青白江商超和各销售网点的常见畅销品。

在追求标准化的同时,园香园并未忽视对核心工艺的坚守。“馅料调配、品质检测等关键环节仍由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手工完成,确保每一个双麻酥都能达到最佳品质。”袁玉明说。

#03

瞄准时机开拓新版图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园香园食品厂迎来了又一年的销售旺季。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专门开启了月饼生产线,推出了牛肉、莲蓉、豆沙等多种口味的月饼产品。同时,结合城厢古城的特色文化,他们还定制了精美的节日礼盒,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节日体验。

“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为了拓展品牌影响力,园香园食品厂同样不遗余力。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美食博览会、食品展销会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双麻酥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随着“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不断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突出,双麻酥的生产技艺也被列入了“四川省第三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和“第四批青白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青白江区的一张闪亮名片。

对于袁玉明而言,传承传统记忆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责任,“只有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才能让老城厢的味道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因此,他积极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园香园食品厂中挥洒汗水,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双麻酥传奇。

作为青白江名小吃

不仅深受青白江本地人喜爱

同时也俘获了一群外国人的心

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双麻酥购买 地址

青白江供销社门市部,城厢会客馆、城厢镇西街、粮站等地均可购买

来源:成都青白江

编辑:豌豆儿

责编:杨 铠

审核:吴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