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八月,丽江的空气中便悄然弥漫起一股独特的香气,那是月饼的香甜与古老技艺的交织,轻轻传递着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的喜悦。在束河古镇旁,荣华、街尾等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炊烟中,都藏着对这份传统美味的执着与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9日,一个平凡却满载期待的晨曦中,街尾新村的一隅,纳西族嬢嬢和金清与家人携手,拉开了今年月饼制作季的序幕。晨光初照,她家的小院里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和面、拌馅、塑型、炭烤,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古老传统的敬畏与延续,如同编织着一段段温馨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式月饼争奇斗艳,但丽江纳西族手工月饼“班涛”依旧独树一帜,供不应求。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连接民俗记忆、亲情与“家乡味道”的桥梁。每一口“班涛”,都是对过往纯真岁月的回味,是母爱的温馨再现,家的温馨港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涛”的制作,无他,唯用心尔。和嬢嬢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从未有丝毫懈怠。从和面到炭烤,每一步都力求精益求精,不容丝毫差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炭烤环节,它是对制作者技艺与耐心的极致考验。火候的微妙调控,决定了月饼的最终品质。和嬢嬢凭借深厚的经验,让三只炭火炉仿佛拥有了生命,将一块块饼坯幻化成香气扑鼻、口感酥软的“班涛”,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选材,和嬢嬢同样一丝不苟。每当中秋节过后,她和家人就会上山预定次年制作月饼所需的原料,如菜籽油、核桃油等,只有亲眼监督榨油的过程,她才能够放心地将其用于月饼的制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嬢嬢的手艺,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和家族传承的结晶。她回忆说,自己从小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制作月饼,这门技艺似乎早已融入了血液之中,无需特意去学,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河古镇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起,和嬢嬢一家就开始经营起了农家乐,那时制作的月饼大多数是为了自家享用或是赠予亲朋好友,偶尔也会让来游玩的客人品尝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手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订单也逐年增多,年复一年打响了“清花”的月饼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月饼的质量,和孃孃始终坚持用传统的炭火烘焙方式,虽然这样会更加耗时耗力,但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月饼的风味。每当节日来临,全家总动员都不够,还需要邀请亲戚邻居帮忙,才能完成逐年增长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本地市民和古镇商户,还有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向和嬢嬢预定月饼,希望能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尝到家乡的味道。无论是内蒙古的草原,还是海南的海边,每年都有数百个月饼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每一个思念故乡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秋节前夕,纳西族有分送“班涛”给亲友或近邻的习俗。这不仅是一种物质的交换,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小辈们带着月饼、水果到老辈家里拜节,而“班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它承载着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也传递着邻里之间的和睦与友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和嬢嬢还特意用木糖醇制作无糖“班涛”,以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这一创新之举,不仅体现了她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更展现了她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敬畏。在她看来,无论是传统口味还是创新口味,“班涛”都应该是温暖的、甜蜜的、充满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秋将至,丽江的空气中再次弥漫着那熟悉的“班涛”香气,它承载着对传统的坚守、对亲情的珍视。若你恰好在丽江过中秋,不妨亲自品尝这地道的纳西大月饼“班涛”,让那份独特的“家乡味道”与“妈妈的味道”温暖你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