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的技术创新来源、营销核心概念是如何“傍上”生命科学的?
来源| 聚美丽
作者| @夏天童鞋
不管是最新的护肤理念,还是下一代功效活性物原料的筛选与迭代,抑或由人体衰老机制等前沿研究的突破带来的革命性功效创新等,化妆品行业都与生命科学有着越来越紧密的的关系。
生命科学除了上游技术的层层渗透与溢出,持续推动了化妆品行业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成为化妆品行业重要的技术创新来源。而依托生命科学而打造的品牌核心营销概念、产品说理内容的大行其道,也让化妆品这个营销灯塔行业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
下周五(9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最新一届大颜值产业年会的主题“美妆的生命科学变量”发布后,我们收到一些反馈,有美妆人认为,生命科学与化妆品产业其实相隔甚远,化妆品行业的主流仍然是营销的行业,技术创新更多只是落在原料的开发与迭代上,如此“鼓吹”生命科学对化妆品行业的重要意义似乎有点武断而绝对。
伴随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深度访谈了多位知名生命科学教授、行业技术专家、头部品牌创始人等,并且把问题进一步细化,以期解答如下“灵魂提问”:
一如既往地,本文是多位行业顶级大脑的思想精华,很多都是首次在该领域做全面的梳理,多次精简之下,仍有超过1.3万字的篇幅,请多多支持聚美丽深度内容,记得点赞和转发。也建议先收藏,在完整的时间细细研读。
参与访谈的几位生命科学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和名科学家,也都与全球知名跨国集团、国内头部美妆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上海九院”在中国整形外科、医美领域是泰山北斗。前九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姚敏教授师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皮肤激光之父”Dr. Rox Anderson,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不仅担任大学讲师,还参与及主持了多项前沿课题的研究,她率先在国内开展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技术,也是多家国际知名美妆集团的专家顾问,合作着多个前沿研究项目。目前担任亚太医美学会APAMA主席。
姚敏教授认为,生命科学对于美妆行业的影响,肯定是越来越密切越来越紧密。皮肤抗衰、维持皮肤健康的状态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属于比较直接且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正体现在护肤领域。而美妆行业追求的皮肤健康本身的研究,也需要生命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支撑。
如果看国际美妆巨头们,它们的研发重心逐渐围绕化学工艺和生命科学展开,甚至化学工艺也往往以生命科学为核心主题。例如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跨国集团,其研发体系也都是围绕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设定方向。
国际集团首先会提出针对皮肤健康的生命科学问题,在实验室里做出研究成果后,再将这些成果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可以说,目前护肤品的演变已经是围绕着生命科学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和使用的了。
比如早些年份的抗氧化、抗糖概念,近年的新理念如简化配方等,都是基于从生命科学的认知的延伸刮起来的护肤浪潮。简化配方的背后是减少过多的物质带来的不必要的对细胞或者对肌肤的伤害,担心这些物质长期使用仍然还会有很多可能损害细胞功能而导致的一系列的对肌肤的影响。
化妆品的传统成分多源自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更多关注的是皮肤表面的改善,或者以肤感和外观上的改善为主,基于皮肤的遮盖、屏障的需要。生命科学的引入,则从本质出发,从皮肤的内在机理出发,为化妆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今,我们所谈论的各种功效,实际上都是基于生命科学对细胞功能的认知而设置的围绕它功能的保护,或者是围绕对破坏这个功能物质的消除,而产生的一些新物质或者原材料来进行,应该是现在的一个主流。
姚敏教授以资生堂为例说明企业与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资生堂与麻省总医院(MGH,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CBRC保持着长期合作,双方在皮肤科学领域持续深入研究,包括对皮肤功能、结构和代谢的正确认识。此外,他们还专注于亚洲人皮肤特征及健康特征的研究。MGH早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名为“水油比”。该实验揭示,单纯使用油脂可以软化皮肤,但速度缓慢且效果不持久;而仅用水且没有油脂的情况下,也会影响皮肤结构。水油比实验发现,水和油脂需要达到一个合理比例,这一成果成为了许多化妆品基质理论的基础,资生堂早已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多款产品中。
除了资生堂,Coty科蒂的研发部门也在生命科学领域深耕不辍。还有帝斯曼,他们在质膜和水通道方面的研究论文,通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姚敏教授认为,生命科学的特点在于其研究周期较长,因为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回到起点进行验证,这也意味着需要时间的积累。姚敏教授没有太过关注企业层面,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研究出一个被大家认可的真正的好产品。因为这个才是最快捷的,才是真正的弯道超车。
作为国家重点科学研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金岩教授认为今天讨论生命科学和化妆品的关系,其实应该”算晚了“。
皮肤本身就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人体是系统性的,皮肤是免疫性系统代谢、内分泌非常好的预警和表征的部位。皮肤通过长痘、红疹、干燥或者其他症状来发出信号,这样可以较早发现系统的疾病,这对人类进化也非常重要。
所以不管是人体内的其它器官还是各种系统,其健康与否都能在皮肤上充分表现出来。很多重大疾病在皮肤上都有表现,除了长各种斑之外,还有很多传染性疾病、还有像糖尿病等,都是这样。除了皮肤本身自有的功能之外,它也是研究人体、器官、系统的一个非常好的部位。所以皮肤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包括今后研究整个人体生命、系统和器官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金岩教授认为随整个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大家对自我的保护及健康诉求越来越高。化妆品往皮肤上抹,那它本身就扮演了两方面角色,一个是看上去更好看,另一个就是使皮肤更健康。
而为了解决对皮肤的呵护、修复、抗衰等一系列问题,就只能靠生命科学。因为信息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二十年,生命科学发展特别快。例如干细胞、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都是这十几二十年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些都带动了生命科学,也带动了护肤领域的发展。
事实上,以前大家并不重视这个领域,护肤和真正的科研也划不起等号。如果说在整个生命科学界,医药和科技是挂钩的,但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说护肤和科技挂钩的。因为以前更多的是讲故事,现在才是真正引起大家关注了。而且随着研究发现,皮肤在生命科学中可以扮演更好的角色,可以快速验证一些科学理念与成果。这样,两者的结合在未来还会越来越紧密。
外在因素会加速局部的衰老,像抽烟可以加速肺部还有其他相关的部位衰老、纤维化;喝酒,会加速肝脏的衰老,由此来引起全身加速衰老。皮肤也一样。皮肤衰老,也会影响到其他内部器官、其他系统的一些衰老,都是会相互影响的。所以皮肤的衰老问题一定是综合性的生命科学问题。
像衰老是人体整体的系统性变化,免疫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你通过免疫系统监控,不管是皮肤、身体的各个器官健康与否,包括细胞衰老、肿瘤细胞、其他外来物质侵入,所以免疫系统下降了,那其他地方衰老了,皮肤当然也是这样。
皮肤的健康和衰老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生命科学的本源,才能系统性地解决它。
具有将近15年生命科学研究经历的何旺骁教授,是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一直从事新药研发与药物递送研究,且在药学方面的一些成果已经成功转化在了化妆品领域。在他看来,对比全世界的化妆品产业,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和生命科学的联系,实际上已经比欧美更加紧密了。
何旺骁观察到,欧美化妆品一如它们的制药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是非常成熟的体系,但也正是这样也打上了明确的精细化工的烙印。欧美化妆品企业对前沿的生命科学等虽然一直比较重视,但两者的深度融合恰恰做得不那么深入。这有点类似中国互联网电子支付的发达,就因为传统支付方式如信用卡支票等并不普及,反而让中国拥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欧美化妆品成分目前更多的还是依托传统精细化工,做的往往是简单肽分子,或者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近年化妆品行业如胶原蛋白、合成生物等,这些新的生命科学的技术,都是国货在引领。再比如国内不少企业做环肽等创新,这在欧美也比较少见。化妆品行业不仅是精细化工加生命科学,现在还要加上皮肤医学,甚至跟生物、医学、药学等也都直接相关,并由此形成融合的态势。
何旺骁认为与生物制药产业非常类似,化妆品也非常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就像当你研究解决一个疾病的药物,背后一定是多学科的联合。解决皮肤健康的问题也不仅仅从皮肤医学角度来研究,比如皮肤微生态,早已完全超出了传统皮肤病的的看法,需要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一定是多学科的融合创新。
另一方面,就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某一学科的优势,从而成为自家的长板。比如有再生医学起家的,比如研究干细胞的,还有生物学起家的,做多肽药物方向起家的等,每个亚专业学科可能都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绽放。今天的化妆品行业,跟目前新的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感觉是一样的。
现在一瓶功效护肤品的背后,一定是多学科交叉的成果。何旺骁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家化妆品企业如果缺乏足够的科研实力,缺乏对生命科学的认知的话,有可能即使拿到一个有效果的技术,都没法把产品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出去。
甚至出现企业意识不到自己拿着的这个成果到底有怎样的优点,哪怕消费者用了感觉还不错,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比如市面上就有企业拿着颠覆于传统美白文案的草本提取物,但仍然沿用传统的概念故事在做宣传,消费者根本听不明白。
这个时代消费者实际上愿意为创新买单,因为媒体时代大家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他们听腻了没有科学细节的概念故事,需要真正突破性的创新真技术。而且当监管和合规成为常态之后,行业的创新也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当创新能带来更好的效果,消费者是更愿意买单的。
巨子生物是目前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巨子生物首席技术官段志广看来,人类从化妆到生产护肤品,最早从纯天然的矿物中获取原料,后来又从动物、植物中获取,都是从身边可以触达的一些物质中去寻求。到了近现代,对人类护肤行业影响最大的还是化学,不管是石油冶炼提取还是动植物提取,都是过去几十年人类开发和使用化妆品非常重要的方向。
而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很重要的就是生命科学,将会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生命科学包含的范畴很广,比如医药、医疗、生物。其中生物包含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态学等等,医药医疗需要研究药理、药化、代谢、免疫等等,这些全属于生命科学范畴。
生命科学会成为下一阶段护肤发展的基石,首先是生命科学能搞清楚肌肤问题、衰老问题,甚至其他疾病问题的发生机制到底是什么,发生在哪个位置,关键在哪个靶点,以及我们发现靶点以后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包括是用糖还是用酶,用蛋白还是用肽,可以找到针对这个靶点的核心物质。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包括化妆品成分的演绎、演变,人类对某一个物质或者某一个功效的需求,它一定是基于对这个物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而这一切都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
姚敏教授认为化妆品行业与生命科学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早年,当生命科学界在抗糖、抗氧化方面取得研究成果时,这些课题在功效护肤领域引发了巨大的风潮,甚至延续到现在。大宝SOD蜜持续数十年的热卖,就是例证。再如玻色因、白藜芦醇等功效原料,也都是为了针对细胞功能或者分子功能如何发生影响而开发出来的。
实际上过去这些年,功效护肤品界大多新成分都含有生命科学的特点和特征,除了抗氧化抗糖,褪黑去黑、美白、抗衰等功效,都是围绕着生命科学的特征来研究的,化妆品始终离不开生命科学。
姚敏教授认为,对化妆品产生持续影响的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将落在蛋白组学、分子组学、基因组学上。
基因组学揭示了不同人种的遗传特征,进而决定了不同的皮肤特性。欧美高加索人种的遗传特征跟我们就很不一样,这就导致两者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也有所不同,中国应该开发跟我们自己的遗传特征相符合的理念、话题、产品,才会更有市场。而这背后就离不开基因组学的研究。
蛋白组学,是因为生物体内一个物质从基因到转录以后,表现出来的大多数功能都是由蛋白来完成的。我们所听到各种各样的肽,这些肽类物质也最终要转化成蛋白来行使具体的功能。所以相关研究都离不开蛋白组学。
而分子组学研究在更细微的层面如何干预细胞的功能,研究如何切实影响皮肤这个器官本身的状态、健康、老化以及疾病的状态。
以皮肤衰老为例,研究人员不仅在基因层面努力探索逆转衰老的可能性,还在蛋白和分子层面进行各种实验。例如,有实验室在研究与衰老相关的分子,实验表明,将这些分子应用于实验鼠,发现可以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皮肤的质地也能变得更好。如果这样的研究有了关键突破与落地,像这样的成果未来是不是可以放到护肤品里面去?
1、多肽和蛋白
姚敏教授比较看好蛋白领域,以及相关的多糖、多肽。因为如果看最后的功效层面,无论是多糖,还是多肽也好,这些物质最终维持的都是蛋白的功能,蛋白是人体各项生理作用的主角。
皮肤需要蛋白质作用及多糖类物质维持,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是皮肤中天然存在的细胞外基质,能够提供持久的锁水和保湿效果,满足最基础的护肤需求。因此,这两者在护肤品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许多新材料也集中在与皮肤相关的重要物质上,如弹力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等,这些成分对皮肤功效起着关键作用,前景广阔。
何旺骁认为胶原蛋白能成功更多的还是市场接受度高。多年来,大家已经接受有皱纹及衰老,很多与胶原蛋白的流失直接有关,所以把胶原蛋白作为抗衰、抗老的成分,消费者很容易接受。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胶原蛋白是最没有营养的蛋白,因为它里面所有的氨基酸都是人体自己可以合成的那几种。但我觉得无论谁都不要在自己的角度上固步自封,说不如做,先做出来了,往前走着走着才会发现更多的新理论新东西。比如后来发现,外源胶原蛋白的补充并非直接弥补内在胶原的缺失,而且去刺激体内的细胞去分泌内源性胶原,从而实现胶原再生。因此,在技术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只要做到守住一个底线,那就是对数据不要造假,好的不要去夸张,坏的如实交代,这样一定能取得进步。
何旺骁也认为除了胶原蛋白,还有会更多蛋白未来可能出现在化妆品领域,比如肉毒素也是一种蛋白。因为真正构成人体的基本组成分子,主要是蛋白跟核酸。所以能用的蛋白非常多,就跟现在的药品一样,不管是蛋白药物或者是小分子药物,最后都是用来调控体内的蛋白,由此影响很多东西。皮肤领域的研发,肯定会往药品的方法和方向去做。
金岩教授也认为肽是生命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单位,是蛋白质重要的构成的部分。
其实更多的药物开发中,肽的前景就非常好,但是也还是有很漫长路要走,新事物都是这样。像抗体研究了几十年,早期抗体是不能用在人身上的,它的人源化、靶向、如何携带药物、安全性等,经过很多科学家研究,而今天抗体药物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体系了。
肽其实比抗体要简单,不管是环肽还是球肽。但是肽在使用过程中要透皮,透皮被降解了也不行,如果太短没有反映出蛋白质的发挥作用的那部分结构也不行。这些都需要靠实践、时间去证明,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性需要靠不断的实践去证明。
环肽是一个单肽把首尾弄到一起,在透皮、抗降解待方面确实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一个球肽里头可能有上千万个肽,透皮效率不一样。而且球形可以做载体,可以把胶原蛋白肽或者其他肽整合到里面,一起来发挥作用。
段志广介绍说,我们生命活动时时刻刻在发生,它里面最重要的一类物质就是蛋白质。段志广提到,大学教材《生物化学》上册从氨基酸讲到蛋白再讲到酶,全书大概500多页,300页左右都在讲蛋白质相关的知识,作为对比,讲糖的是75页,脂类和维生素和核酸都是几十页,原因是蛋白质对我们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结构和功能也更加复杂。
多肽可以看做是一个短的蛋白质,它的作用也是很好的,但是比较单一。单一并不意味着不对,只是说明它只干一个事。但蛋白就可以同时干多件事,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小生态”,可以把功效做得既温和,又具备可持续性。可以把多肽和蛋白,看作是研究的不同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肯定能了解更复杂结构的原理。
2、多糖:HA迎来第二春
对于多糖类物质来说,玻色因、玻尿酸(HA,透明质酸)是其中最知名的两大代表,也分别是欧莱雅与华熙生物的主打核成分。
华熙生物占据了全球玻尿酸市场近50%份额的巨头,华熙生物个护研发资深专家朱益锐介绍说,HA从最开始被发现到现在,其实已经差不多快100年了。HA是人体里面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功能性多糖,不会造成人体排异,而且结构非常清晰,就是葡萄糖醛酸加上乙酰基葡萄糖的二糖的组成的重复单元。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HA呈现出更复杂的表现,比如不同的流变特性对应着不同的肤感;不同的分子尺度,影响了渗透的深度及速度;然后分子量的大小分布搭配不同的结构,会影响着它在我们皮肤里面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的功效。所以今天的HA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结构性的材料,也可以作为功效活性分子,这方面研究的还在不停的往横向和纵向拓展。
我们大家通常都认为,分子量从小到大的话,分子的渗透力就由深到浅。但有非常有意思的是,随着HA分子量的减小,可能会引发皮肤一定的炎症,但如果继续减少到一个程度,炎症又会消失。所以说在某一个特定的分子量链段,是促炎的;但是在超过或者小于这个程度的时候,它又不促炎,反而会发挥其他的功效。而且促炎不一定是坏事,要综合看待。
我们最近发现,低分子量的HA在不促炎的分子量链段分布的时候,可以显著的调节皮肤上面各种关键蛋白的表达,比如基底膜上的关键蛋白层黏连蛋白332和511,就是laminin 5和laminin 10这两个CP蛋白,HA对它俩有着非常显著的上调,这一块就对于我们的皮肤再生和伤口的修复,有着非常显著的、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在基底膜上,HA可以协同胶原蛋白,使整合素beta有着非常好的上调作用,可以通过上调整合素的表达来实现胶原的上调,这和干细胞之间的通讯是有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
所以说,HA不仅仅只是保湿,它其实着有无穷多种组合和搭配,以及不同的功效与表现。最近我还看到了一篇文章,它甚至可以通过调控TRPV1的通路,来降低敏感。因为在敏感肌里面,TRPV1都是过量表达的,如果说你下调TRPV1的话,你的敏感肌的不适症状就会在短时间内就有很明显的改观。
人体内的很多的细胞,对于玻尿酸都有非常强大的需求。比如当你添加了合适浓度、合适大小的玻尿酸之后,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长和生长。除此之外,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大小对于细胞调控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说,HA是一个被证明非常安全的物质,而且如果把HA进一步用好了,仍然是能够促进物质,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物质。HA不但没有过时,反而随着糖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可能。
3、线粒体
姚敏教授提到,之前我们谈抗氧化,实质上是在谈如何提供一个良好的细胞内环境,让它的能量满满。类似的研究还可以扩展到维持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的结果中,线粒体功能相关的课题中标率极高。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源,维持着细胞的活力,研究它的功能对理解皮肤健康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线粒体的手段日益丰富,能够对这一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深入探索。所以它本身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这个热点很快会蔓延到护肤品领域。
4、再生医学
再生医学也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热门领域,这是一个从概念出现到现在不到20年时间的新学科,但发展非常快。
金岩教授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介绍说再生医学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但其导向非常清楚,那就是解决疾病问题、创伤修复、让机体再生,研究如何延缓人体的衰老。研究如何造组织,造器官,到研究干细胞技术等,这些都属于再生医学;从研究开发药物,开发产品,到开发诊断的工具像类组织、类皮肤,类角膜等,还包括做检测,器官芯片等,这些都在再生医学的范畴内。
再生医学的概念是在组织工程之后发展出来的。组织工程是在实验室、工厂用工程学的方法把组织和器官生产出来。皮肤和再生医学关系非常密切,世界上组织工程领域第一个重大研究成果,作为产品上市的就是组织工程皮肤(人工皮肤)。要在实验室或工厂里做出含有活细胞的皮肤,就需要对皮肤有深度的认识,尤其是对它发育的过程,衰老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都要研究透,才能建立相应的工艺。
人工皮肤在实践上,最早期就是为了烧伤治疗,包括治疗像糖尿病足溃疡这些皮肤缺损。当时美国最早,我们国家第二个做出了组织工程皮肤,是中国组织工程领域划时代的里程碑,所以我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这个成果有关系。
人工皮肤产品要和真实的生理皮肤几乎一样的,所以组织工程要“养”皮肤细胞,但皮肤细胞不是简单的叠加。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的扩增方法、质量控制、大规模培养等,都为干细胞技术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让我们认识清楚皮肤在体外经历了怎样发育成熟的过程。因为在实验室里,培养皿提供的不光是营养还是一个环境,培养液就是模拟皮肤的环境,不管是在发育的时候分化成多层、还是成熟的时候表皮要角化,不同阶段提供的培养液是不一样的,生长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这对皮肤的认知提供非常好的一个模型。所以这个后来发展到像它用这个皮肤弄成类器官模型,做化妆品的功效评价。还有动物替代,因为有政策法规的要求,全世界发展也非常快。
有了人工皮肤,还可以对原料评测等各方面做到更客观。因为它的质量控制标准更严苛,而且获得的这种信息,检测指标会更多。
现在通过对皮肤类器官发展到器官芯片。而且站在再生医学的角度,不光要看皮肤,还是要看皮肤和全身的关系。再生医学不光是研究机理,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两个就让这个科学家,地既要认识研究,又要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丁可是华熙生物海南分公司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再生医学再生医学业务负责人。他补充说,目前研究的许多高分子材料和化学药物,越来越多地从细胞和基因的角度来审视人体组织、器官及生命本身。因此,党的二十大将生命科学作为中国要坚定快速发展的两个最重要方向之一(另一个是量子力学)。
再生医学致力于修复、替换或再生损伤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恢复其正常功能。通过多种有效物质的最佳组合,实现对细胞水平的调控,相关技术可以应用于护肤品领域,实现对皮肤组织的细胞级修复和调控。进一步扩展,还可涉及医美,研究如何修复组织。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研究皮肤类器官的构建,以此修复或替换人体受损的皮肤。
护肤的调控不仅要关注干细胞,还要重视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状态。这些细胞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皮肤的整体质感。例如,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量多或者少,可以直接决定了面部和身体的衰老程度。所以我们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化妆品中的成分,还要考虑不同成分组合对细胞的协同调控效果。如何促进细胞更好地生长,延缓衰老,提升皮肤细胞的活力,激发细胞内生、刺激更多胶原蛋白的生成,都是实现对细胞精准调控的重要方向。
细胞是极其复杂的组织,往往需要多达40种、50种甚至更多物质共同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HA玻尿酸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的生长,但当浓度增加一定幅度后,反而会抑制这些细胞的生长。通过大量实验,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物质组合,能够优化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状态,提升它们的活力。同时我们也要研究HA与其他几十种物质的关系,找到最佳的协同作用点,才能对细胞实现精准调控。
这使我们不仅关注单一物质本身,而是从整体上考虑细胞所需的营养、刺激,以及如何通过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来优化细胞状态。从再生医学的角度,我们深入研究到微观层面,包括信号通路和RNA的调控。因此,我们成功地将再生医学技术应用于护肤品领域。通过激活我们的基因和细胞,达到了自我修复的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细胞的形态,健康的细胞轮廓清晰、饱满。
传统的化妆品研发,大家都在差不多的上游“原料池子”里挑选,国际原料商提供当前成熟热门多款核心成分,上游供给相对同质化,品牌间更大的竞争是在营销侧市场侧。
今天,来了这样一批选手,TA们发现化妆品不就是解决功效的问题嘛?!那就跳出传统企业的配方研发路径,直接从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入手,比如针对某个常见的皮肤问题,把临床问题变成科学问题,这时就可以用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个科学问题。
何旺骁教授介绍说,这时候的研发路径,就变成了找到解决科学问题的靶点,然后在基因或蛋白层面研究机理,再在分子级别搞明白指挥调控机制,寻找关键的起效物质,这也就相当于用开发新药的思路来解决皮肤问题、来研发护肤技术。想象一下某天有企业创新做出这样的一款彻底且精准高效地解决或抗老、或美白的产品,这不就对传统企业的产品带来了颠覆性的竞争嘛!这才叫跨界打劫。
当然,这样做最难的是上下游“研发产业链”的结合与协同创新,因为这不是公司内部拍脑袋决定就可以做出来的产品,需要与外部大脑有体系有组织的创新。
这样的视角来看,跨国集团就成了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比如雅诗兰黛很早就设立了科学顾问委员会,很早的时候就在临床筛选各种有效的成份,比如他们家的五肽就是试出来。所以他们比较早就有比较前沿的东西,再加上本身在精细化工做得好,产品品质、肤感就是能和竞品拉开差异,过敏率又低,自然卖得好。
但有一个反常识的认知,像雅诗兰黛这样的跨国公司,虽然有着追踪最前沿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又有传统化妆品企业的精细化工积累,但这个抗城河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创新的颠覆者,往往没有传统体系的包袱,直接用新时代底层新科学的方法解决老问题,可能比传统行业巨头更容易获得时代的新红利。正如中国电动车产业走过的路类似。
还有另一个反常识的认知,那就是我们普遍就会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其成果肯定优先用在药物的研发上面,然后才会慢慢渗透到化妆品产业。那我们做化妆品的,等上游创新者把东西做得差不多了,我再拿来主义,也不晚,这是否是更明智的选择?从何旺骁的观察看来,并不完全是这样的。甚至有的时候,同样靶点的成果,会首先用在化妆品上。
比如何旺骁与其导师陆五元教授团队在研发的一个创新成分,叫防御素,实际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里面的一种抗菌肽。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它的作用很明确,能帮助人体抗菌,并调节免疫。
中性粒细胞它抵抗细菌的方式是广谱性的,所以调动的很快。中性粒细胞往往是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重要防线。如果在表皮上形成痤疮,或者有口腔溃疡,说明中性粒细胞的含量不够,或者是它的活性被抑制,免疫防线被突破了。
何旺骁的导师陆五元教授一直想解决肿瘤病人的口腔溃疡问题,因为肿瘤病人化疗放疗了以后,身体里的中性粒细胞很少或者已经没有活性了,所以就开始产生口腔溃疡。同样很多产生痤疮的人,实际上也是因为免疫力比较低。一个免疫系统极其健全的人,他是几乎不会产生痤疮的。因为你皮肤如果发生一个伤口感染的话,理论上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应该立刻过来把感染的细菌清除掉,然后再把炎症消除掉。然后这个时候别的细胞开始再生,去愈合这个伤口。
中性粒细胞里面3分之1的蛋白都是防御素,所以既可以抗炎,抗菌,也可以抗病毒。在陆五元教授的指导下,何旺骁团队用防御素做了很多的小样,实验室内部也在做测试,做痤疮的产品可能会最先上市;同步布局的才是消费品,就是解决口腔溃疡的漱口水;最后才是抗感染的吸入式药物。
大多数药物一期进不了二期,二期进不了三期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它的临床效果太差,然而对单一产品而言,这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淘汰周期。但有了妆品这个竞争白热化的赛道,很快就会淘汰没有功效的成分。所以化妆品市场实际上成了很好的前沿技术的试验场,它可以立刻让你看见它的效果,很好地帮助后面药物的转化。
HBN创始人姚哲男非常认同化妆品行业正在被生命科学所影响迭代的观点,他认为今天的化妆品行业已经是多学科跨界协同的行业了。
姚哲男认为,护肤是一个特别综合的东西,一定要去借助多学科的视角来启发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货在全球真正赢得尊重。
今天中国的市场确实卷,产品在卷、价格在卷,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卷的另一面,那就是研发也在卷,对科学的高质量要求也在卷,这些方面的卷是有意义的。
当然,目前中国还是缺乏真正的创新者,我们行业特别需要生命科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还有药剂师、设计师、不同的产品经理,包括与AI等的跨界协同创新。
姚哲男认为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确实要考虑降本,但企业在产品和研发上的投入不能省,必须一边打仗一边筑高墙,经济再不好也要坚持继续投入。
HBN一直在做技术研究,光论文这一年多就发了十几篇。传统企业的研发部门可能会更希望直接贴近应用端,但我们更好奇背后原理,想要找到其中最底层的答案。比如我们前段时间在《Angew》上面发了一篇氢气修复的论文,这实际上是医疗器械领域类似氢氧仓修复的一个方式,这就是来自我们对于这个修护物质的好奇。
在中国,我觉得真正缺的是时间,非常着急的在营销上寻找新的建树。市场已经卷到极致,大家讲的比较多的就是一定是当下。但技术投入不是当下就能有成功和回报的。
HBN想做一个跨学科的功效研究的LAB,这里面就涉及到特别多的不一样的学科人才一起工作。但知识的累积需要更多的时间,它还不只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有时候产品的竞争到最后就是打口水仗,你说你好,他说他好,你说这个原料好,他说那个个原料好,其实还是打用户的认知不对称。但是在科研界不一样,在纯科研界大家是实打实的,我们得把真成绩放到台面上来说话。HBN时间实在太短了,相信再过更多时间之后,会形成一些更高的门槛。
金岩教授认为今天的护肤领域迎来了春天。关注的人多了,人才进入也多了。
但客观来讲,目前真正的顶级科学家,顶级的科学研究,还不在护肤这个领域里。国货企业要敢于和顶级科学率先建立联系,建立合作,开展真正的科研。
目前不管各个品牌也好,还是国内国外,更多的是利用科学家或者科学界对皮肤研究的一些成熟的或者已经确认的成果,比如皮肤的衰老表现,包括色素沉着、微损伤,导致的一些像炎症过敏,皮肤屏障等的问题,看哪些基因通路在影响它,找到靶向,用核心原料去解决它。
当然这已经能解决一些问题了,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但可作为的地方还特别多,因为很多真正的深入研究还不够,不管是皮肤衰老,哪怕对过敏的研究。其实敏感肌很多不是局部的,而是全身因素导致的。有的人今天不敏感,十年不敏感,突然又敏感了,全身因素会加速和促成身体过敏。
皮肤还有很多附属器,像汗腺、毛囊这些,我们研究的也非常少。通过加深对皮肤的认识以后,你才能找到核心原料去调控它。
不像以前,弄一个原料配方,都是靠原料本身宣称带有的这样那样的功效。比如抗炎原料有上一百种,不能说是有个万能原料,它有抗炎作用,就对皮肤一定有抗炎。它究竟为什么起效,有效性、功效性,或者靶向,到底怎么样?这些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这样的实验室还不是特别多,这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因为单纯按研究配方的思路去开发原料,这不太可行;或者只是研究一种原料,想其他原料的问题都解决掉,这也不太可能。
何旺骁认为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欧美的很多品牌,更多的像巴斯夫这样的原料企业在背后给他们做绑定,所以很多核心技术都是精细化工领域的。这些老品牌的成立与大发展,都是建立在化学大发展的时代,距今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国货与他们的差距,可能是在品牌积累、品牌效应上。
生命科学真正开始兴旺发展,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像国内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化妆品公司都是21世纪以后成立的,我们就应该抓新学科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快速的缩短东西方差距。就像金岩教授,他研究的再生医学等,哪怕国际大牌也很难在快速地依托再生医学这个新技术和新理念去做自己的产品。这就是我们的机遇。
导致目前差距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企业还在太初期,别看现在一年几十亿的销售额,但实际上真正赚到的大钱还不够多不够久。等他们真的变成old money的时候,一定也会走这条路。这是所有的企业的必经之路,原始积累足够了以后,去真正做有门槛的东西,做有行业壁垒的事。刚开始的壁垒就是产能的壁垒,然后品牌的壁垒,现在这个时代最终的壁垒,肯定是通过专利等构建的科技壁垒。
在经济下行的这个时代,既要能活下去,也要坚持把科技继续投入下去。中国政府也保持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也明显的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对研究所、高校是没有降本的,投入还在增长。去年高校的办学经费还在增长。清华大学已经一年大几百亿了,西安交通大学也已经从前年刚破百到去年的160亿。
所以这个时候,企业们如果想获得很多新的成果,应该加速跟高校的联系,而且是系统化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买一个专利,做一个横向课题。更应该是全方位的联系,这不仅仅是销售级别联系,应该企业实验室和高校实验团队之间的联系,甚至是一种绑定。
今天这个时候,企业反而更容易去影响一些高校教授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思维,一起做一点事情,相对来讲就把很多研发成本摊给了高校,就更高效地利用了社会的研发资源。最后还需要设计商业模式包括分成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设计,企业完全可以把当期的研发成本降下来。
今天的生命科学、新科技发展得这么迅猛,才是化妆品行业可以助力的助推力量,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夺得头牌,成长出真正的世界头部企业。何旺骁如是说。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高高
第十二届聚美丽大会经过升级迭代,主题为“美妆的生命科学变量”的2024大颜值产业年会,定档于9月20日在上海召开。
寻找经济下行期的上升动力,找到撬动流量的技术杠杆,从行业技术图谱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差异化定位、核心技术概念,获得超越同时代表现的市场回报。
2024大颜值产业年会流程正式公布,扫描下图二维码,立抢优惠票:
在最难的2024,一起探未来,寻出路,共建健康的行业生态。大会票价正在阶梯涨价中,并将在售罄后关闭票务通道。也欢迎添加下图企业微信,可在会议第一时间免费获取大会资料及相关报告。
看完不妨给个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