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城西要隘宝盖山

宝盖山位于镇江主城西部,毗邻云台山。东至山巷底,南至牌湾头道巷,西至京畿路,北至宝盖路,其余脉风车山一直延伸至厉家塘后的何家山。山体高度为海拔61.7米,总面积38.33公顷。1983年版《镇江市地名录》载:“据清《丹徒县志》记载……即称宝盖山,下有沪宁铁路线镇江隧道。”近代镇江开埠通商之前,宝盖山还是城郊一片坟丘累累的荒芜之地。有史料记载,丹徒县尹顾如松及其弟海道运粮千户顾淙、其子推官顾严寿的墓在宝盖山。雍乾时代镇江诗坛领袖、著名“京囗三诗人”之一鲍皋(1708-1765)及其母亲和妻子,乃至鲍氏二十一世祖至二十五世祖的墓群在宝盖山。清代官府专设义葬保墓局雇工定期巡山,以保护山上的坟冢。有史料记载,光绪末年兴办沪宁铁路时迁坟,京畿岭、宝盖山无主坟茔就达53000余处。

历史上宝盖山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文献记载,1853至1864年,清军与太平军在镇江开展拉锯战长达10余年之久,城内外大量名胜古迹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驻镇太平军在守将吴如孝的指挥下,于宝盖山巅构筑工事,形成“镇江西路以宝盖山为要隘,与银山、金鸡岭、跑马山、烟墩山迤逦相连,直达高资”的城西防护屏障,以抵抗和牵制清军的进攻。清军大将吉尔杭阿曾派江宁知府刘存厚带兵攻打宝盖山,总兵田宗扬也曾带队伪装成太平军援兵偷袭宝盖山,战乱中清军守备陈绍业阵亡。1861年,清军占领了镇江城西一线,在宝盖山设大营,并配合水师阻隔了天京太平军对镇江城内守军的增援。此后太平军虽多次试图夺占镇江,但在冯子材等将领的指挥和江上水师的策应下,清军还是守住了城垣,太平军被迫放弃争夺镇江城。此后,京口八旗炮队长期驻扎宝盖山上,直到铺设沪宁铁路时宝盖山还被称为“炮台山”。甲午战争时期,左宗棠曾亲自率军驻守宝盖山,以防不测。1907 年11月,江南武威新军要塞标巡防第1营驻防宝盖山,将山顶整平成一片椭圆形营地。1893年,后来成为军阀的徐宝山抢劫了江都仙女庙,案发后潜回镇江宝盖山下,后被丹徒县主簿张焕文发现擒获。1913年8月3日清晨,驻扬州的徐宝珍(徐宝山弟)所部500余人悄然过江,急不可待地夺占了宝盖山。镇江军在象山炮台炮击宝盖山,扬州军指挥官申标阵亡,被迫撤至高资。

1905年沪宁铁路开工建设,原设计完全可以不从宝盖山挖隧道,但担任“镇江工程司”的英国人巴克里为了使火车站尽量靠近英租界,有意而为之。同年7月16日宝盖山隧道开凿,从两头向中间同步掘进。1907 年 11 月,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塌方事故,造成20余名民工死亡。1908 年1月27日隧道工程完工,总长406米,矢高6.5米,洞宽7.95米,按双轨设计。洞体全部用青砖封砌,两端洞口浇筑混凝土,下山的弹石道路和排洪明沟相继完善。牌湾洞口南侧至头道巷是铁路镇江电务段、工务段所在地,北侧至京畿岭一大块领地是铁路镇江站的员工生活区。

宝盖山隧道的安全一直是沪宁铁路的命脉所在,淞沪铁路局在隧道东西出入口各修筑了一座碉堡。1937年11月为阻滞日军进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拆毁了镇江以东的铁路线。日寇占领镇江期间也曾多次发生过火车停运事故。1949年8月2日上午,一军列从上海驶入镇江宝盖山隧道,尾部两节车厢遭到国民党飞机的尾追轰炸。隧道东入口连同山体被炸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炮兵十一团29名战士光荣牺牲,沪宁线再次中断运行。工兵团和民工们在隧道东线组织紧张的抢险施工,10多天内共挖除炸弹坑内塌陷的土方石块10万多立方米,最终隧道口向里缩进72米,只留下1905至1908的一堵“门脸”墙伫立在铁道线上。随后由军管会接管了隧道守卫重任,在山顶原隧道施工竖井周围砌筑了两排部队营房,东西两端洞口瞭望哨由解放军日夜站岗看守,以确保隧道及线路行车的绝对安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市政供水管道通达山下,泵房将自来水输送到营区。全民义务植树,满山种植马尾松,护坡间披上绿坪,防止水土流失,美化了周边环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同意市民在宝盖山余脉太古山上搭建了一排排茅屋,命名劳动新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宝盖山西麓的地藏庵、西大院、东大院和北缘南缘山腰的住家户也日益增多。

宝盖山山体表面被黄土所覆盖,黄土层以下为闪长岩、灰岩等风化岩层。“文革”期间“深挖洞”,山上家家户户在院内开挖防空洞,破坏了山体结构,给日后的地质滑坡灾害带来了隐患。1970年,市采石公司在宝盖山西麓探得铁矿,随即就地打井开采。但是没几年工夫矿井废弃,沦为棚户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镇江城市中心东移,大批老城区人口东迁,城西发展一度出现停滞,宝盖山周边开始冷落。2004年底铁路老三线拆除,百年隧道随之被弃用,违建增多,宝盖山环境变得破旧不堪,成了被遗忘的“城中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三教交融宝盖路

同治三年(1864),英国人为了建造镇江领事馆,提出废弃被太平军焚毁的云台山京江节孝祠,获得批准。同治九年(1870)京江节孝祠牌坊移建至宝盖山北麓火星庙西侧、雁儿湖以东的空地之上。新的京江节孝祠坐南朝北,南高北低,规模宏大。牌坊照壁前有水井两口,总坊和祠门以南为文昌宫等庙宇建筑群。节孝祠西侧砌筑围墙时,将一块块汉白玉旌表石碑嵌在墙壁之上。光绪末年,离围墙6尺之外雁儿湖湖畔开始有了民居并形成巷道,起名节孝祠巷。40多年之后,节孝祠南侧才有了宝盖路。

为了防止宝盖山隧道和铁路线遭遇不测,1913年,本地有识之士集资在宝盖山北麓原有崎岖小路的基础上,修筑了镇江第一条砂石路。这条从西火车站经京畿岭至小孟湖的依山道路,既是市民前往火车站的重要通道,也作为沪宁铁路应急备用之路基。由于地势较高,故地下没有排水设施。

民国江苏省会迁镇后,省建设厅制定了“建设新镇江计划”,其中东西干道中山路原计划分三段实施。此中第二段由南马路广场(朝阳楼)经黑桥顺沪宁铁路至新西门,长约1700米。1930年开始,省府对黑桥以西至京畿路段的砂石路实施降坡拓宽改造。1932年底,黑桥至小孟湖新马路段的道路施工完工。路段总长1300米,幅宽8.6~12.1米,路面全部是用狗头石铺就的“弹石路”。因毗邻宝盖山,故定名宝盖路。大西路建成后,当地居民称宝盖路为“后马路”,路边的一栋栋建筑也相继破土动工。

宝盖山周边庵观寺庙教堂不胜枚举,山巷、清真寺街、杨家门一带回民聚居。

宝盖路沿线的宗教场所更是比肩接踵,是佛教文化、基督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集聚地。

东麓庄家湾的三茅庵很有名气,1958年改成红光翻砂厂。西麓京畿岭上的地藏庵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坐南朝北,大四合院内有正殿,山门、耳房、东西偏房庵舍和连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地藏庵变为云台职中。1970年庵内古建筑全部拆除,古树被毁,房管所在原地建造了两排红砖黑瓦的单层空斗公房,以解燃眉之急。地藏庵隔壁还有一座安息堂,专门收殓无名尸体,新中国成立后改造成民居。

原宝盖路320号是同治十年(1871)重建的定福寺,寺院建筑坐北朝南,天王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11檩,天井内有古柏两株。新中国成立后定福寺内香火消失,寺产被改为民居。定福寺对面牌坊巷内的福寿庵,上世纪六十年代改为朝阳楼幼儿园。

宝盖路151号巷口的清代都天行宫,是每年都天庙会都天大帝出巡至宝盖路时的休憩之处,平时香客不断。新中国成立后都天行宫破败,1958年成为雕刻厂车间。

宝盖路商会操场对面原来是伏羲寺,大门朝南,新中国成立初期改成伏羲小学。1957年,敦本学堂与商会街初级小学、伏羲寺小学合并成立宝盖路中心小学。

宝盖路127号的真道堂为美国基督教会传教士王茂真等人于民国二十年(1931)兴建,俗称耶稣堂。砖木结构,青砖叠砌墙体,尖拱形制门窗,小瓦屋面,歇山式大屋顶,四面飞檐昂翘。新中国成立后真道堂被从中分隔成民居。改革开放后,堂里的住户分别重新安置,真道堂恢复了宗教活动。

宝盖路154号四合院是建于清末的白衣庵。迎面是小青砖砌筑的二层小楼,门额上有一方楷书“白衣禅林”石刻。大院内三面是佛堂。抗战时期白衣庵曾经是中共长江工委的秘密活动点。民国三十一年(1942)6月8日,和尚洲自卫团副团长赵承章叛变投敌,指使其心腹暗杀了中共秘密党员陈安义,妄图取得团长职务。为防止躲到镇江城内的赵承章继续作恶,9月19日,长江工委领导人凌菲(女)坐镇白衣庵指挥锄奸工作。指派赵安愚、刘扣根等4人携带匕首和利斧,于当夜在宝塔巷赵家门口杀死了这个汉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白衣庵内香火日渐式微,直至最后一位老尼姑去世。1958年,“退庵为居”,白衣庵成为房管部门管辖的居民大杂院。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