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一座让人感到美丽和幸福的城市!”“这个(脆秆)水稻竟然能两用(即‘一稻两吃’:稻米给人吃,秸秆喂牛羊),太妙了!”9月11日至13日,来自的13名“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合肥市考察学习。尽管行程密集,他们仍沉下心来拜师学技、访企下田,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合肥的友善,体会这座创新之城在农业领域付出的努力。

这些海外留学生来自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塞拉利昂……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上写着坚毅和自信。因为对中国的喜爱,以及对农业的追逐,他们也格外钟情华中农业大学。来自巴基斯坦的拉曼·阿帝夫自称 “巴铁”,而来自塞拉利昂的巴里·阿尔法则心系自己的国家,希望学成归国后为自己国家粮食生产作出贡献。据了解,此次他们组织来合肥,一是感受合肥打造中国“种业之都”的信心和底气,二是筑牢国际班校企合作的新优势,聚焦共建共融共享,以教育夯实海外合作的民心根基。

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将中国的稻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到更多国家,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目前,合肥有6家种子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额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合肥正全力推动现代种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用心用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在端稳中国饭碗、维护粮食安全上争取更大作为。(通讯员 陈群 图/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荃银高科展厅,学生们关注数字合成技术还原的作物生长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取新知识,学生们听得十分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学生为荃银高科实验室严谨的种子检测标准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农业的双向奔赴,让彼此走得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里的味道好清香,我如何能带走?”一名学生打趣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人员为学生们讲解田间种植管理技术及自主研发的多抗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4名学生又返回田里,要求与中国的水稻再近距离拍一张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桌上“洋学生们”对筷子运用自如,几年学习下来,他们慢慢融入了中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老师在教学生用移液器吸取试剂,体验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老师为学生们讲解种子发芽试验中对于正常幼苗的判定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子净度分析试验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学生用数粒板装100粒种子。动作虽然有些生硬,神情却十分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希望很快能再来合肥。”“洋学生们”在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合影时对着镜头“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