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广富

在美国纽约有一座高三米的林则徐铜像,是由美国林则徐基金会发起树立的。林则徐头戴清朝官帽,身穿一品官服,呈站立姿势,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目光直视前方,表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冷眼看世界的胸襟,这是屹立西方世第一尊世界禁毒先驱的铜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少年苦读,栋梁之才

提起林则徐,华夏子孙何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抵御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靠教书为生。林则徐从小聪明伶俐,四岁时便被其父带进私塾旁听,六岁可以学作文章,七岁能熟悉文体,八九岁时,居然能写出“海到天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了老师和同学们,断定此生长大后必是国家栋梁之材。

林则徐十二岁,参加府试,获第一名;1798年参加院试,中秀才;1804年,参加乡试,中举人;1811年,26岁的林则徐一路过关斩将,高中进士,被朝廷录用到翰林院研究清文,从此步入仕途为官。

1823年,林则徐被提升为江苏按察使,离开京城。在任期间,他澄清吏治,改革审判程序,对案件明查暗访,亲自裁决案件,被江苏百姓称作“林青天”。灾荒年,他打开官府粮仓,放粮赈灾,鼓励百姓度过难关,深受百姓的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虎门销烟,名扬四海

1838年,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入广东查办禁烟。他调查走访,摸清了烟土的来源,让英国商人交出鸦片,英国商贩们只交少量鸦片敷衍,林则徐义正言辞,逼迫英国驻华商义律和鸦片贩子缴出全部鸦片,总计234万余斤。

为销毁鸦片不造成危害,林则徐采用化学反应的销毁方式,在海滩挖池予以销毁。不留任何污染,为国为民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虎门销烟使林则徐闻名中外,道光皇帝赞誉他“可称为大快人心的事。”在林则徐五十岁寿诞时,道光帝亲笔题写“福”“寿”的大楷横匾赐送林则徐,以示嘉奖。

然而,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帝国的利益,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向大清王朝宣战。林则徐动员军民抗击英军的侵略,加固海防,在海岸上安装炮台,击退了英国人舰船,使其无法靠岸。

英国战舰看在广东占不到便宜,移师北上,攻占定海,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京城,软弱无能的道光皇帝,不敢调兵遣将,组织抵抗,却被英军吓得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找英军“议和”,又派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

这些投降派、软骨头勾结一起,向道光禀报说:“英军的进攻是因虎门销烟引起,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即可撤兵。”他们把“屎盆子”扣在林则徐头上,道光皇帝偏听偏信,是非不辨,出尔反尔,竟然抱怨林则徐“误国误朕”,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新疆伊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革职查办,发配伊犁

林则徐禁烟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的打击、诬陷。他忍辱负重,于1841年7月,踏上了发配新疆的征途。一路上,头顶烈日,冒着酷暑,黄沙弥漫,鸟鸣凄厉,荒草萋萋,林则徐心情凄凉悲愤,对天长叹“落后就要挨打!”

鸦片战争以清廷失败而告终,英帝国强迫清廷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广东巡抚黄恩彤随同耆英、伊里布参与签订条约。然而,弱国无外交,英帝国早已拟好文本,岂能容你战败国讨价还价,道光皇帝同意该条约。耆英、伊里布这两个老狐狸。怕落骂名,指派广东巡抚黄恩彤签字,面对皇帝和上司的妥协,谁敢抗旨不遵,黄恩彤在《南京条约》签字,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落了一生骂名,他急流勇退,辞职归养,年仅49岁。

林则徐、黄恩彤都是清廷的栋梁之材,遗憾地是都充当了清王朝的临时工、替罪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平反昭雪,收拾残局

1846年,林则徐重新被清廷启用,任陕西巡抚,来收拾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省内盗匪猖獗,官兵都不敢剿匪。林则徐恩威并施,鼓舞士气,一边剿匪,一边对灾民赈灾,安抚百姓,号召有钱有粮的人家帮扶穷苦百姓,陕西的匪患得以控制,百姓生活有了着落,使陕西局势出现稳定。

林则徐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充分认识到朝廷及国人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他努力改变“文武大员不了解外国”的状况。他收集外文报刊书籍翻译成中文,让国人了解西方国家,让有志之士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制造先进武器,才能巩固国防。他的脑海里萌生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也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抵抗外国侵略。

这在夜郎自大的清王朝,能有如此高远思路的官员,可谓是凤毛麟角。林则徐的前卫思想,直接影响了此后清政府内部发起的洋务运动。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一生的杰作,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宣告了中华民族不屈服外国侵略者的决心。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称赞林则徐说:“中国政治家最卓绝的人物,是爱国志士的骄傲,他不会被国人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