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8届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已经于9月8日上午举行。浙江省共评出一等奖180人。其中,化学奥赛强队杭州二中共有33人获得省一等奖,占比约18.33%,排名全省第一位,一马当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获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浙江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总体情况

(一)获奖规模与分布

1、获奖人数与学校数量

在 2024 年第 38 届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浙江省)中,共评出 180 个省一等奖。这些奖项分布在 32 所高中,这表明化学竞赛在浙江省有一定的参与广度,多所高中都有学生在化学竞赛方面展现出优秀的能力。

2、头部学校的集中性

然而,获奖情况在学校之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其中获得省一等奖 10 人以上的高中仅有 5 所,这 5 所学校在竞赛成绩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突出的群体。杭州二中以 33 人获得省一等奖占据首位,占比约 18.33%。

温州中学 20 人、杭州学军中学 18 人、温州育英实验学校 14 人、温州市乐清知临中学 10 人依次排在全省的第二到第五位,占比分别约为 11.11%、10%、7.78%、5.56%。

这显示出竞赛成绩在少数学校的高度集中,也反映出这些头部学校在化学竞赛人才培养方面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区域特征

1、杭温两地的优势

从地域角度看,在排名前五的学校中,杭州有两所(杭州二中、杭州学军中学),温州有三所(温州中学、温州育英实验学校、乐清知临中学)。

这说明杭州和温州这两个地区在化学竞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能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教育理念较为先进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两个地区的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可能比省内其他地区更具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竞争态势

1、学校间的差距与竞争各学校获得省一等奖的占比存在明显差异,从最高的 18.33% 到最低的 5.56% 不等。这种差异体现了各学校在化学竞赛领域的不同实力和竞争力。

排名靠前的学校在竞赛培训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拔与培养等方面可能具有更为成熟和有效的模式,而其他学校则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提升在化学竞赛中的成绩。

这种竞争态势也有助于推动浙江省整体化学竞赛水平的提高,促使各学校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温州三所高中进入全省前五强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与投入

1、教学设施

这三所温州的高中可能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特别是在化学学科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方面。现代化的化学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

例如,配备高精度的化学分析仪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前沿的化学实验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这在化学竞赛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素养。

2、教育经费与资源分配

学校在化学竞赛方面可能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这些经费可以用于邀请知名化学专家来校讲学、购买最新的化学竞赛教材和参考资料、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化学竞赛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等。

合理的资源分配使得化学竞赛培训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为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师资力量

1、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化学教师队伍是这三所学校的重要优势。这些教师可能具有深厚的化学专业知识,他们不仅精通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还对化学竞赛涉及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有深入的研究。

例如,他们可能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专长,能够为参加竞赛的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竞赛辅导经验

教师的竞赛辅导经验也是关键因素。这些教师可能长期从事化学竞赛辅导工作,熟悉化学竞赛的命题规律、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强化、思维训练和解题技巧指导。

例如,对于有机合成题这种化学竞赛中的常见题型,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思路和合成路线设计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学生选拔与培养体系

1、学生选拔机制

三所学校可能建立了一套严格且科学的学生选拔机制。在选拔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通过组织专门的化学思维能力测试、面试等环节,选拔出真正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并且具有竞赛潜力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分层培养与个性化指导

对于选拔出来的学生,学校可能采用分层培养和个性化指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薄弱环节,教师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这种培养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长期培养规划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校可能制定了长期的化学竞赛人才培养规划。从初中升入高中开始,就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

例如,在高一年级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化学思维的初步培养,到高二年级逐渐引入竞赛难度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竞赛培训,高三年级则进行冲刺阶段的模拟考试和针对性强化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学校文化与学习氛围

1、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

这三所学校可能非常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在校园内形成了尊重知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术文化的熏陶。

例如,学校会定期举办化学学术讲座、化学科技节等活动,邀请校内外的化学专家、学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在学校内部,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和竞赛水平;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共同探讨化学难题、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等。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也为化学竞赛成绩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内部环境。

(五)地区教育协作与资源共享

1、地区教育联盟与协作

温州地区的教育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盟或协作机制。这三所学校可能在地区教育联盟的框架下,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共同组织化学竞赛培训课程,由三所学校中最优秀的教师轮流授课;或者共享化学竞赛的模拟试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料,这样可以节省各自的教育资源,同时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竞赛培训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这三所学校可能与当地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为学校提供更高级别的化学实验室资源、专家指导等。

例如,学生可以到高校的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和科研实践,高校的教授也可以到学校为竞赛学生进行专门的知识讲座和辅导,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竞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