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周围的人群,你会发现有的人,拼尽全力了,还是走不出穷困。
也有一些家庭,个个都很努力,任劳任怨,到头来连房子都买不起。
努力也不能致富?这会让你怀疑生存的逻辑。
《财富自由》中写了一个定律:“一个人之所以越混越穷,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赚钱的秘诀。”
不能拔除穷根,也找不到致富的方法,折腾就变成了瞎折腾,空耗力气。
通常,以下几种家庭,根本不会变富。
01
低认知的家庭,钱在手里也看不到。
战国的庄子写了一个故事。
一个漂洗衣服的人,为了防止手掌在冬天开裂,发明了一种膏药。只要把膏药涂抹到手上,就是大冷天把手放入冷水里,也会完好。
此后,他把药方给了子孙,并且交代:“一定要保管好药方,便于持续漂洗。”
一家人依靠药方,努力漂洗。
可是漂洗的收入很低,他们始终没有摆脱贫困。
一个生意人,出价一百金,买走药方。这一家人就同意了,毕竟这笔钱,是他们十几年都赚不来的。
生意人拿着药方,去了吴国。此时,恰逢冬天,很多士兵都冻裂了手掌。
吴王让生意人把药方交出来,以一块封地作为补偿。从此,生意人变成了大富豪,大地主。
药方用来漂洗,可以得一百金;药方用来打仗,可以得无数金。不同的认知层次,带来不同的收入。
可惜的是,很多家庭,都在“漂洗家庭”。
在1963年8月,陕西的一个农民陈堆发现了一个铜器,用来装烂棉花。
陈堆的哥哥陈湖,把铜器当成废铜卖掉,得了三十元。
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到废品店的铜器,买下来,又经过人清洗一番,铜器就变成了无价之宝——何尊。
一个家庭,不怕没有货,就怕不识货。
家里本来有一个聚宝盆,但是没有人发现,更不会有人去挖掘,这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我的祖父母,留下来很多的银器。在子孙结婚的时候,就拿出一样银器,敲打成银戒指、项链、手镯。后来才捶胸顿足。
我的父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学会了修柴油机。有人拜父亲为师傅,然后在城里开修理厂,发家致富。而我的父亲,一辈子种地。
农村有句骂人的话:“你啊,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箩筐。”
是的,不读书的人,一个字写再大,他都不认得。从而只能卖苦力。
多读书,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让家里每一样东西都活起来,每一个人都靠智慧赚钱,努力就有用了。
02
低格局的家庭,富不过三代。
1513年,明代官员王献臣,解甲归田,把所有的钱掏出来,修建了拙政园。
他的子女,住在豪宅里,吃喝不愁,因此游手好闲。
他过世之后,儿子去和人赌博,一夜之间,园子就输掉了。
1749年,清代官员袁枚,因父亲过世,辞去官位,回家伺候母亲。
到老家,他修建了随园。
园子修好之后,他把围墙拆掉,欢迎外人来参观。他也顺势做起了餐饮,招待游客吃饭,狠狠地赚了一笔。
他把一部分土地,租给农民。农民种的菜,又回到了他家的厨房里。
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写了《随园食单》,把做菜的经验保存下来。并且,把生意经传给了袁通、袁迟两个儿子。
袁枚过世五十年后,太平军爆发,随园被夷为平地。子孙外迁谋生。
袁通的孙辈,到了四川遂宁定居。
第九代孙子袁刚,拿着《随园食单》,左右琢磨,研发了串串香等系列菜谱,从而在餐饮行业,成为领头羊。
有一个词语,叫“击鼓传花”。若是一个家庭没有格局,那么在某一代人,就把家业销毁了;若有大格局,子子孙孙,家业越发繁茂。
俗话说:“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往大了说,祖辈的格局,子孙的结局。
一些贪图快钱,把钱财留给子孙花的父母,会让子孙不学无术,一无所有。能够让子孙学习技能,自力更生的父母,会让家庭几代都富有。
03
低善意的家庭,永远遇不到贵人。
有的家庭,天生就坏。他们见不得邻居比自己更富有,就暗中使坏,今天推倒邻居的墙,后天套走邻居家的狗,引发无休止的争斗。
一家人聊天,开口就是仇富仇官,反正没有看到一个好心人,他们的世界里,就只有仇恨,怨气。
一家人外出,有人插队,有人赶走排队的人,互相配合,确实很威风,却弄丢了道德,终究要被惩罚。
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大家都冷漠,驱赶,这就令人不齿。
最可怕的是,有人帮助一个家庭,送来鸡鸭苗,没有一点恩情,还认为给的鸡鸭太少了。
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凭什么一个恶毒的家庭,要被人帮扶?人家都会绕着走,多看一眼,都是多余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把“恨”变成家庭的常态,那就无药可救了。
任何年代,善良,是无价之宝。家人彼此善待,家和万事兴;家人善待外人,和气生财。
04
穷家庭和富家庭的区别,不是钱财多少的区别,是格局、精神、认知、道义等区别。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你家穷,就怕比你富的家庭,更加努力。”
对号入座,你的家庭是以上几种情况,一定要改。
其一,读书,实践,积累经验,抓住发大财的机会,洞察社会发展趋势。
其二,一代人,要想三代人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其三,积累德行,厚德载物,主动做别人的贵人。
翻身致富,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一家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