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与朋友们携娃进行家庭聚会,在全天的欢乐声中也会夹杂着孩子们的吵闹声,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其中两位年龄相仿的女性朋友(暂且称呼为朋友A和B),她们分别育有一儿一女(翰翰和琳琳)和一个儿子(彬彬),几个孩子很投缘,一见面就打成一片。他们在餐桌上吃各种零食,弄得一片狼藉后,就转头奔向玩具区去了。
A一边整理着桌面,一边对着自己的孩子呼唤:“你们就丢下这个残局让我收拾吗?”
这时两个男孩子正忙着争抢对方手中的乐高积木,你追我赶,而正在静静拼图中的琳琳回应:“妈妈,我来帮你。”
B看到此刻此景,不免发出感叹:“还是女儿好啊!”
话音刚落,彬彬终于抢不过人家而投降了,他低头安静了下来,默默地走向了洗手间,然后关上了门。
一瞬间,在场的大人和孩子们都面面相觑,琳琳关切地走到洗手间门外,听到彬彬在抽泣,大家都停下来在观察和思考: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了?
A马上拉着翰翰在一旁对他教训道:“平时不是都教你要跟朋友分享的吗,你让一下弟弟不行吗,看现在搞到人家都哭了......”翰翰沉默地玩弄着手中的积木,一脸羞愧又不甘。
B为了缓解这尴尬的场面,只好去安抚自己“受伤”的儿子:“没事哈,哥哥不是故意抢你玩具,他是跟你开玩笑的,宝贝不要生气难过了......”只见彬彬马上开门出来,站在妈妈跟前两眼死瞪着她,气鼓鼓地甩开妈妈想搂他的手。
02
直到此刻,当大家都以为他是因为与小伙伴的矛盾而导致的情绪失控,还苦恼着这娃怎么哄也哄不好时,我把B拉到一角落悄悄告诉她:
“或许你可以尝试对孩子表达这些感受——‘无论他怎么样,你都觉得他很好很棒’。”
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疑惑,但她还是走过去真诚地告诉彬彬:“我的好孩子,你知道吗,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非常棒的宝贝,无论是做了什么或是没有做什么……”
彬彬听到这话,眼角又开始泛起泪花抬头问:“那妈妈你还爱我吗?”
B虽然深感诧异,为何儿子此时会无端端有这样的疑问,但她还是坚定地回应:“当然,妈妈非常爱你,而且会永远爱你!”
“可是……刚才,妈妈你不是说女儿好吗?”他歪着脑袋继续问。
终于,B恍然大悟了,她怎样都没想到,原来是她自己对他人事件不经意的一句感叹,却重重地冲击到孩子的内心去了。
她马上耐心地跟孩子沟通:
- “阿姨家的琳琳妹妹的确很贴心,主动提出分担家务,妈妈心里对她是赞扬的,但这不代表彬彬你作为男孩子就是不好的,妈妈就不再喜欢你了。
- 你一直都是妈妈心中引以为傲的男子汉,当你做得好时,我会为你而感到高兴,而当你犯错时,妈妈也会理解你鼓励你,相信你支持你。
- 你只需要永远知道和记住,妈妈对你的爱就像一座大山,在你背后默默驻守……”
在话语萦绕之际,彬彬双眼早已恢复明亮闪烁之光,撒娇般投进妈妈的怀里,接着笑逐颜开地又跑去加入小伙伴们的阵营里了,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似的。
反而是大人们还没缓过神来,各自陷入若有所思中。B感谢我的指引,解决了这场让她懵逼的母子关系小考验。
03
大家都发出疑问,我是如何洞察到彬彬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让我想起某个来访者,一位妈妈,描述她5岁女儿经常问她的场景:“妈妈,今天我的表现怎么样”,“今天我是不是个好宝宝呢”,“妈妈你会不会讨厌我啊”,“你会爱我吗”……
她经常被问得很烦,想不通为何女儿时不时有这样的疑问。
她自从娃出生就辞去工作,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难道她对待女儿的方式还不足以让孩子对她心存肯定吗?
我也挺好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非常需要被父母肯定,但这个孩子问得如此频繁,一定有重要的原因。
直到后来,我看到她和孩子在咨询中的互动,才发现了一些真相。
和孩子在一起的她,心不在焉、目光游移。表面上,她的确和孩子在一起,嘴里也说着配合、讨好孩子的话,但她的身体语言和微表情,却写满了对孩子的嫌弃和不耐烦。
这位妈妈,虽然经历了孩子出生带来的欣喜,内心充满了感恩和珍惜,但同时也面对着一系列的丧失,身材走样、放弃事业、缺失自我空间等,潜意识里会产生很多对孩子的厌烦和愤怒,即使她极力控制自己不发脾气,但这些情绪总是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了孩子。
儿童是最敏感的,孩子内心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只好一次次地问,希望从妈妈一次次肯定的回应中得到确认——妈妈是爱我的。
其实,也许我们每个人,无论在3岁,13岁,或30岁,甚至更长的岁月里,都渴望深切的感受到来自重要客体(例如妈妈)的积极回应——自己真正的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被包容、被肯定。
倘若一直未能获得此满足,尤其于生命的早期中,屡屡挫败,我们会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求他人(父母)的认同。
往往生活中让人苦笑与无奈的是,已经成为父母,作为母亲、父亲的我们,深谙其道,却“有心无力”。
毕竟,曾经经历孩子角色的我们,也许都从未被充分地滋养过,缺乏照顾自己并照顾他人的能力。
这造成了许多父母热切想喂饱孩子但自己却饥肠辘辘拿不出任何食物的状况。
就像上面这位来访者,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认为作为妈妈已经在竭尽全力地去爱孩子,眼里心里都是孩子,但其实,她这种为了孩子丢掉自己、牺牲自己的选择,才是她没能让孩子获得稳定安全感受的根源。
妈妈充足的自我照顾与滋养,对自己情绪的充分理解与接纳(如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另一部分的恨),这才是一个真正爱孩子、与孩子进行真实链接的开始。
万幸的是,现在我们有各种能力与条件,可以自主选择,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中去重新体验、收获这一切,让我们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伴侣,更好的父母。
图片 |《以家人之名》《小谢尔顿》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谭素怡老师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