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实习记者 张瀚允)“你们当中有人亲眼见过麻风病的病例吗?稻田性皮炎呢?”

执医55周年纪念仪式上,郑志忠这样问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们,意料之中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这些是我刚从医时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以感染性皮肤病为主,包括儿童头癣、脓疱疮,现在都较少见到了。”

9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皮肤科主任郑志忠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时表示,与过去相比,皮肤病的常见病种、病例都发生了改变,如今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白癜风,以及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免疫性疾病。

从不可治愈到治愈率超过90%,近年来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人们对皮肤病的认知也逐年提高。自2009年以来,复旦大学每年发布《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华山医院皮肤科连续14年居专科排行榜第一,支撑其在变化中不变的,是皮肤科医生们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和医者仁心的代代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皮肤科主任郑志忠、主任医师项蕾红共同出席活动。受访者供图

技术引领全国,皮肤病治疗手段迭代创新

医生,求你救救我女儿!救了她就等于救我们全家!”十多年前的特需门诊病房,一对母女进门后扑通跪地,惊得郑志忠从椅子上弹起。

女孩年轻的面庞上布满了白癜风,这让她失去了工作,生活、婚姻也处处碰壁,几度欲轻生。从医多年,郑志忠见过太多这样的患者,因皮肤疾病受到社会歧视,几乎被毁掉了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白癜风在我国尚缺少有效治疗方法,病人主要通过服用中药、涂抹外用药缓解症状。1992年,郑志忠首创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疗法,即把白癜风地方表皮用吸疱去掉,再把正常皮肤上的表皮移植上去,疗效显著,成功率超过90%。目前这一疗法仍在临床使用,已成为国内外的白癜风常规治疗方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郑志忠的指导下,项蕾红主导开展黑素细胞培养及异体移植治疗白癜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该研究在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和教育部科技成果,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奖一等奖。

回忆起最初接触科研的那段日子,项蕾红称,是郑志忠教授的鼓励给了自己信心和方向。“郑老师总是说,你感兴趣什么就做什么,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才能长久地做下去,还教导我们科研问题来源于临床,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

近年来,项蕾红及其团队致力于白癜风的再生医学疗法,即激活真皮或者毛囊隆突部位的干细胞,诱导其分化成黑色素细胞进而移植到皮损部位,从而帮助恢复白癜风患者的肤色。“想恢复或是重建白癜风患者的黑色素细胞,还需要持续投入长久的研究。”项蕾红说。

治愈疾病,也为患者祛除“心上疤痕”

“皮肤科医生看门诊,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做心理医生的工作。”皮肤病的表征外显,患者往往因此承受来自社会、心理的多重压力。有时,郑志忠接诊一个病人要花费半个小时,其中多数时间用来开导患者。

郑志忠介绍,很多皮肤疾病是心身疾病,但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面镜子。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紊乱,诱发相关皮肤疾病。”

“我现在要诱导你皮肤里的干细胞,让它动起来。干细胞也有惰性,慢慢唤醒它,它分化成黑素细胞后,再合成黑色素,运输到角质细胞……整个治疗过程就像播下一粒种子,等它长成一棵树。”

如今,这是项蕾红医生在治疗白癜风患者时最常说的话。治疗期间,不间断地陪伴、鼓励患者,让患者坚持配合完成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公众对皮肤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提高,皮肤保护意识增强。在门诊中,项蕾红发现,以前来看痤疮的病人,往往已经到了发出脓疱、病情较重的程度,现在大多数患者在轻度痤疮时就已前来就诊。“人们更在意皮肤健康了,这是一个好现象,多数皮肤疾病越早就医治疗,预后越好。”

不过对于蓬勃发展的皮肤美容需求,郑志忠提醒,护理皮肤要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项蕾红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委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上也表示,希望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与公立医院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郑志忠、项蕾红这对师徒又一次碰面了。在交流中,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希望自己的学生和他们的学生,未来能超越自己,勇攀高峰,推动中国皮肤科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