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这是《三国演义》中赞美刘备的诗句,刘备虽是一国之君,但是待人宽厚仁慈,爱惜人才,善于用人。在三位君主中,刘备是最得人心,也因为拥有独特的魅力,一直被人们赞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其他两位君主,刘备出身卑微,刚开始时以做小生意为生,从一穷二白到一国之君,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刘备的军事能力并不出色,也没有太大的智谋,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识人才,宽厚待人,不像其他的君王一样,动不动就大杀四方。仁慈,是刘备能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刘备是假仁假义,但是在当阳一战中,刘备四面受敌,形势严峻,加上有很多跟随军队一起逃难的老弱妇孺,更是拖延了行军的速度,对他们很不利,几乎无路可走。有人便劝说刘备,为了保证行军的速度,建议舍弃百姓轻装简行,这样被追上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刘备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本就是贫苦出身,更能了解那些百姓的苦难,他宁愿选择全军覆没也不愿抛弃百姓,尽显仁慈之心。反观曹操,他身上有的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气概,在攻占城池之后,很多时候他都会选择屠城,殃及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和刘备比仁义,曹操差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一生不主张杀戮,即使攻占城池后,也并未屠过城。不过这样一个仁慈的人也有过犯下大错的时候,他登基之后杀了一人,从此蜀国也走向了灭亡之路。刘备本来就是打着“匡扶汉室,恢复中原”的旗号征战四方。但是在公元220年的时候,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而刘备曾经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了。

汉献帝退位,而刘备再发兵,就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但是这时,刘备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以汉朝“继承人”的身份登基,在曹丕登基的第二年,刘备也正式称帝,国号仍旧为大汉,来延续汉朝。但是刘备的这一举动在内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刘备刚开始时的人设形象也开始坍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刘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来实现自己称帝的梦想,这让很多朝中大臣很是不满。刘备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发展壮大,这和汉室的旗帜脱不开关系,因为“匡扶汉室”,为他拉拢了大批的汉室旧臣,雍茂就是其中之一。他率先进谏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刘备放弃登基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雍茂的进谏将刘备置于不仁不义,让他很难堪,因为雍茂这一举动就像是揭露了刘备的伪善面目,刘备实在是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于是便将雍茂杀了。而很多贤者之士误以为刘备是一个假仁义的人,也不敢去投奔了。渐渐地,朝中的大臣已经老去,剩下可用的人才不多,蜀国开始走下坡路,雍茂之死为蜀国灭亡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