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一首秋日小诗,写透生命的真谛,不愧是唐朝著名诗人

古人以秋为题的诗文有很多,其名篇也数不胜举。可是不外乎作者抒发的悲与喜两种情怀。

悲秋之名篇,最早当推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诗人描绘悲凉的秋景,借此抒发的是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被誉为“鬼才”的唐诗诗人李贺,也有名篇《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声音,使人惊心动魄。

一反悲秋题材的也不乏其人,李白就曾说:“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唐诗刘禹锡笔下的秋,也非常令人振奋,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始闻秋风》,一起寻找生命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首联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悲喜交织的情绪也成为整首诗的底色。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飕飗(sōu liú),指风声。

次联是说,五更时分,秋风乍起,诗人于床上飒然惊醒;起身揽镜自照,镜中颜面形状已非昔比。两句诗里含了多少“人何以堪”的无奈感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四句是全诗的精华。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眄(miǎn),看。

诗句写骏马在秋风中思念边塞茂密、肥美的牧草,开始昂起头来,抖动身上卷曲的毛;大雕也睁开了睡意朦胧的双眼,顾盼着辽阔的万里云天。

这两句诗,充满着一种箭在弦上的张力和动感,人们仿佛能看到骏马昂首嘶鸣,大雕展翅欲飞。

当然,诗人写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种心境。

刘禹锡的性格爽朗而倔强,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员,他从不因一时的失败而消沉,始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愿意同一般的文人一样,一味地吟唱伤春悲秋的思绪,而是每每用时节的变换,激发自己的壮心。

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难能可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一联饱含辽阔悲壮之感。

作者于萧瑟秋风中扶病登台,仰天俯地,但见四野肃杀清旷,能不心惊?

作者的眼界心境、音容形貌于两句中仿佛可辨:

既有“念天地之悠悠”的喟然长叹,又有不甘沉沦的高风亮节。

读者至此,不仅要为作者创造的诗歌意境惊叹叫绝,也要为他表现出的人格精神而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很值得玩味。

我们在诗中感受到的既不是欢快的呻吟,也不是抑郁难展的不平之气,而是一种清新又苦涩的韵味。

这一点,对照刘禹锡的另一首《秋词》和杜甫的《登高》,会有更明显的感受。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细细体味,便会感觉到:

《始闻秋风》不同于《秋词》的诗情华美、豪迈昂扬,也与《登高》里那浓得化不开的郁塞悲愁不同。它的风格恰恰是介于二者之间,又兼而有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思想内容来说,它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呢?

是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愈挫愈勇、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永远乐观豁达的精神。

这一点,是刘禹锡的《始闻秋风》 最想要告诉我们的。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