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村民高洪明正在自家的人参果田间忙碌。“尝尝,我们这里种的人参果水分足、甜度高,口感好。”他热情地抓起几个人参果,递到到访者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洪明采摘人参果。熊召贵摄

37岁的彝家汉子高洪明,祖辈居住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后来搬迁至泸西县水塘村。初来乍到,由于环境陌生,且当地山高路远、水资源匮乏、农作物单一,经济状况一直不理想,年轻力壮的高洪明只得外出务工以谋生计。然而,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顾,他又不得不回到老家继续务农。

转机出现在2013年。这一年,泸西县烟草专卖局投入600万元资金,帮助水塘村修建地边小水窖、蓄水池、烤房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条件,确保村民增产增收。

“以前什么都不敢种,现在不同了,地边有了小水窖,雨季可以补水,旱季可以用水。”高洪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参果长势喜人。熊召贵摄

2018年,高洪明从石林县的亲戚那里得知种植人参果能赚钱,便开始心动并付诸行动。第一年,他种植了3000棵人参果,赚了1万多元,种人参果让他尝到了甜头。

去年,高洪明种人参果赚了5万多元,加上种烤烟的收入,一年下来挣了10多万元,这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凑了一些钱,当年高洪明家便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现在交通条件好了,我只要摘好人参果,就有商贩到地边收购。”高洪明笑着说。

近年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引导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实施烟后轮作套种模式,不少村民种植了万寿菊、人参果、辣椒等作物,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解决了部分土地闲置的问题。

眼下,水塘村今年种植的100多亩人参果已陆续收获,预计能够为每户村民增加纯收入3万多元。(熊召贵、达孔永)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